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后煤老板"时代来临:那些转型煤老板的身影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09年11月21日 00:46


  “后煤老板”时代来临(中篇)——

  那些转型“煤老板”的身影

  11月11日,山西普降暴雪,原定于这天上午在太原市政府举行的一场全市煤炭资源整合推进会,因大雪被迫推迟。但是,对于全省众多即将转岗的 “煤老板”们来说,总额达上千亿元的资源补偿款,却并没有因为大雪而停下集结的脚步。这场山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额民间资本大集结,到底会流向哪里,用在何方,产生怎样的影响,实在让人注目。

  注视这些资本,必然要注视资本的所有者,透过正在转型中的“煤老板”群体,我们发现,山西煤炭资本已经向各个领域渗透,而上千亿元的新增转产资本,也正迅速蓄积能量,毫无疑问,这笔巨资无论流向哪里,都将带来强劲冲击。

  日升昌的样板意义

  唐银龙不在日升昌。

  初雪后的北京,太阳暖暖地照在南二环右安门桥南边一片深棕色的砖面建筑上。这里是榆次煤老板唐银龙投资4亿元,开设在北京中心区的一座准五星涉外酒店——— 北京日升昌酒店,因为榆次的煤炭资源整合已到了节骨眼上,唐银龙要赶回去与其他整合煤矿签协议、办手续,所以刚刚离开北京。

  进入9层高的酒店,恍若回到了深宅阔府的晋商大院:大堂灯笼高挂,元宝形的紫檀木古式柜台(前台)雄踞一方牞太原的晋祠、榆次的清虚阁、灵石的王家大院,均以琉璃壁画的形式显现……抬眼低头,总有金发碧眼的“老外”三五成群撞入眼帘,酒店办公室主任李赞有些自豪地说:“在南二环这片儿,就数咱日升昌最能吸引客人,‘国际知名度’也很高。”

  从煤老板转身,唐银龙的资本触角绝不止于此。在晋中市迎宾路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唐银龙正一头大汗地处理部下递来的各个汇报。除了和晋中市内的三个煤矿进行资源整合外,唐银龙的华晋能源公司短短几年里还涉足了房地产、酒店经营、零售业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业务,几乎囊括了煤老板转型的所有热点区域。

  榆次人对“田森”这块牌子可谓是耳熟能详,而唐银龙不仅是田森超市的东家之一,同时还通过田森的房地产公司进行项目开发。另外,唐银龙的资本也向信贷领域延伸,他的华晋小额贷款公司是榆次最早成立的几家小额贷款公司之一。

  “煤老板转型是必然的事,光靠挖煤肯定不能长久,”唐银龙说话快言快语:“现在我更喜欢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比如开酒店、做贷款;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真的感觉还是很自豪的。”

  转型后的新天地

  唐银龙仅是山西众多转型期煤老板中的一个。记者采访了解到:不管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山西省内,众多行业都能找到煤炭资本转型的身影,有的煤老板甚至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运筹资本,把企业开到了国外,以谋求新发展

  受国家及我省近期密集出台的优惠政策影响,相当多的煤炭资本已经向农业、旅游、房地产和服务业等领域加速流动。政策引导下,我省目前已有610 多个煤焦铁企业转产和兼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总额达到68亿元,其中,25家企业投资上亿元,仅一个阳泉市,今年以来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接近 3亿元,81.3%来自民营企业,而这其中大多来自煤炭产业。

  在吕梁市,煤老板车安奎出手1000万元购买专利,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投资两亿元建新型红枣加工厂;另一位煤老板田向东则投资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获得了6项专利。除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孝义禽业、运城饮料业、忻州房地产业都有“煤老板”涉足。

  作为山西煤炭资本省外投资的“高地”,北京汇集了大批山西转型煤老板,据北京山西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向东介绍,目前山西的转型资本在北京投资初步估算就有上百亿之巨,投资领域涉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酒店业、特色农业,像金海集团等企业甚至已经走出国门,把企业开到了国外。

  在北京最昂贵的写字楼——— 东二环的新保利大厦,脱胎于晋城“煤炭大王”的博宥集团占据了整整两层的空间,尽管财富倾城,但梳着马尾辫的董事长丁书苗笑脸相向,依然能让人看到来自乡村的纯朴印迹。卖煤出身的丁书苗如今在京城不仅拥有五星级酒店,同时还投资了铁路装备、铁路建设、文化影视等多个产业。今年5月,为了继续救助汶川地震灾区,丁书苗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1.5亿元,设立了“博宥基金”,转型后的财富增长可见一斑。

  新资本的投资冲动

  如果说,上述煤炭资本的转型是渐进式的,那么,进入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收官”阶段,资本转型的需求则是猛烈而急迫的。因为上千座煤矿的集中关停,煤矿主手中的煤炭资源在特定时间内集体 “变现”,这个天量资本如何使用、投向哪里,更显得关系重大。

  这两天,晋中市昔阳县红树沟煤矿的老板张根全正频繁出入太原,约见各路行业专家,目的就是想为手里四千余万元的资源补偿款找个合适的好项目。在这次资源整合中,张根全名下一座产能约12万吨的煤矿被阳煤集团整合,因为他选择了全部产权转让的方式,获得了主体企业分期支付的补偿款四千余万元,“现在是必须转行了,咱是农民出身,转行干农业可能更熟悉一些;不过,我还想再看看,如果在公路建设、房地产方面有好的政策和项目,我肯定愿意干!”张根全这样说。

  “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煤矿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到我们这里来咨询,寻找适合投资的高新技术项目。”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煤矿主像张根全这样退出煤矿,新的煤炭退出资本正在迫切寻找着转型发展的通道。

  乔海燕,太原美锦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虽然是家民营企业,但美锦集团也成为主体企业,对区域内5家煤矿实施了并购,为此,他们要向被兼并煤矿支付总额7个多亿的补偿款。乔海燕说,下边的煤老板们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为补偿款寻找出路,如果相关部门抓住机会,完全可以引导这批资金进入我省待发展的产业和领域,这对于山西的转型发展、持续发展都可谓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审视山西煤老板已经走过的转产之路,我们也不难发现,抓住时机,引导煤老板集体转型,无疑是山西目前一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发展之路。




顶:10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3 (2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3.01 (70次打分)
【已经有9人表态】
4票
感动
2票
高兴
3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