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家:“淘宝风波”或成互联网交易规范推手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在迎来它12岁生日后的一个月,其旗下的淘宝网“淘宝商城”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抗议”。这场风暴源于淘宝商城大幅提高入驻商户年费和违约保证金。部分不满新规的中小卖家,为宣泄不满情绪发动持续的有组织的攻击,导致淘宝商城部分店家正常经营秩序受到严重干扰,不少商铺损失惨重。
在商务部介入后,风波似乎暂时得到了平息,但针对有关互联网交易规范制定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商城里的“暴动”
10月18日,记者通过旺旺联系到了平遥冠云牛肉淘宝商城旗舰店的一位负责人,他表示,冠云牛肉旗舰店在此次风波中并没有受到影响,经营基本正常。其他几家入驻淘宝商城的山西商户也均表示,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而且没有退出淘宝商城的打算。
一位来自太原的郭姓商户在淘宝商城经营山西土特产,对于11日晚间的攻击行动,他只是表示“好像公司有人参与了”。他告诉记者,淘宝商城新规对于他这样的中小商家而言,确实是有点难以承受,“网店里的流动资金本身就不是很宽裕,好在有实体店铺支撑。虽然新规延期,但保证金和年费提高是迟早的事。其实我们之前就已考虑在其他平台开店。”
淘宝商城新规公布后的第二天,郭经理就召集公司中层研究对策。其实,此前部分中小卖家已在杭州阿里大厦前拉横幅表示抗议,但淘宝官方态度强硬。根据新规,入驻淘宝商城的卖家每年需交的技术服务年费,从原先的6000元提高至3万元和6万元两个档次,保证金也从此前的1万元提高到5万元、10万元和15万元三档。入驻商城的中小卖家普遍认为新规提价幅度太高,难以承受。
在抗议无果后,淘宝商城部分小卖家组成“反淘宝联盟”,通过网络集结商讨围攻大卖家以示不满。淘宝商城新规激起的涟漪不仅波及到了像小郭这样的中小商户,此时,远在山东的淘宝商城“韩都衣舍”负责人赵迎光也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
11日晚,小郭公司的几名员工在语音聊天工具YY中参与到攻击行动中的同时,“韩都衣舍”的赵迎光在席间收到了陌生短信提醒:有人貌似要打你们店的主意,他们决定整死一个大店。
攻击者和被攻击者都没有料到事情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在赵迎光收到短信40分钟后,针对淘宝商城大卖家的攻击队伍已经达到7000人。几分钟后,他们在统一指挥下,开始有组织地对淘宝商城大卖家进行攻击,他们或集中拍下多件商品,填写虚拟地址而不付款,或付款后马上给予差评并申请退款,逼迫这些商家终止运营。包括韩都衣舍、七格格、欧莎在内的多家知名店铺几乎全部商品被迫下架。
聊天工具YY页面传出的是攻击者的欢呼声。
12日,媒体对于“淘宝商城事件”的报道放大了攻击活动的效应。当天晚上,网友也不断加入到攻击淘宝商城的大卖家的阵营,人数一度超过4万。淘宝商城“内战”的硝烟蔓延到了整个网络。
妥协最终休战
淘宝网是国内乃至亚洲知名的网络购物平台。与集贸市场式的普通淘宝商户不同的是,作为淘宝网的一部分,淘宝商城是淘宝着力打造的“网络版王府井”。截至10月19日中午,在“淘宝商城”的60735家商家中,地址在山西的商家为89家,占比不足千分之二,其中1/3经营山西特产,其他类别的店铺大多不足5家。
普通卖家在淘宝开店并没有特殊的要求,而进驻淘宝商城则需要公司注册资质,并交纳一定费用。一位山西店主作了一个十分形象化、本地化的比喻:淘宝就像太原的服装城,淘宝中一般的店家有点像地摊和小商品市场里的商户,淘宝商城里的店家就是大商场里卖品牌的商户。
任思洁是淘宝晋商商盟(不包括淘宝商城的山西商户)的负责人,她在淘宝经营礼品的店铺,已是三钻级的旺铺。虽然此次风波仅仅是淘宝商城商户的“内战”,但她仍然很关注事件的进展。“淘宝商城商户面临的问题很可能是淘宝网普通商户下一步将要面临的。在前不久的淘宝商盟年会上,淘宝负责人希望大家能积极‘拥抱变化’。也许,用不了多久,普通的淘宝商户将不得不面对新的‘变化’。”
淘宝商城“内战”开始后,淘宝官方发布公告称,愿意接受任何建议,但绝不容忍侵害无辜商家的暴行。同时声称,绝不会因为威胁、恐吓而轻易放弃对捍卫品质和服务的坚持。
10月14日晚,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希望淘宝商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回应相关商户合理要求,并强调相关企业和个人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持续了一周的淘宝商城事件,在商务部介入后,包括小郭在内的中小卖家终于迎来了一个“不算太满意的结果”:10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解释淘宝商城收费新规细则时表示,阿里巴巴将投入18亿元扶持淘宝商城卖家,调整新规执行办法,保证金由阿里集团和卖家各出一半。“也许具体方式方法和沟通过程仍可反思、改进。我们不是没有错的,我们向大家道歉。”事件最终以马云的道歉暂时平息。“这是淘宝的缓兵之计,虽然事件得到暂时平息,但年费和保证金提高是肯定的。对于广大的中小商家而言,这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门槛。其实淘宝的初衷还是好的,但方法过激了点。新政是为了优胜劣汰,淘汰不好的商家。但‘涨租’显然达不到这个目的。‘涨租’需要双方协商,单方面提价使得很多新进商家措手不及,有店大欺客之嫌。这对于淘宝的形象也是一个负面影响。”
事件平息后,有网友将“淘宝商城事件”调侃为“淘宝伤城事件”。经历此事件后的小郭告诉记者,他们已考虑在易趣、卓越、拍拍等网购平台开店。“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成长的烦恼
其实,这已经不是淘宝第一次“内讧”了。早在2006年5月,淘宝因推出竞价排名服务引发网络口水战。数万店主签名抗议,并发起罢市倡议。马云在对此事的回应中称“没有想到事情会搞这么大”。淘宝最终修改了相关规则,同样以马云致歉收场。
此次淘宝商城事件,马云也许同样没有意识到会搞这么大的动静,甚至惊动了商务部。
从2003年阿里巴巴斥资组建淘宝网后,淘宝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网络购物平台,然而,烦恼始终伴随着淘宝网的成长,在见证并推动中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同时,淘宝也因假货以及诚信而广受诟病。
今年“3·15”前夕,广州芳奈服饰有限公司将淘宝商城“娇贵人”旗舰店及淘宝网一同起诉到广州天河区法院,要求赔偿50万元并登报道歉。该服饰公司称,淘宝上约有4000家网店销售其公司享有商标权的假冒商品,除了“娇贵人”外,还有其他数十家商城网店。
商务部等9部门随后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淘宝网、易趣网和拍拍网开展自查自纠,立即启动对涉嫌销售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网店的整改工作。
4月23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淘宝网售假、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问题。此后,“淘宝商城对入驻商家审核形同虚设”的报道见诸媒体。宣称“品牌正品,商城保障”的淘宝商城面临诚信危机。
对于媒体的报道,淘宝的官方回应显得很是委屈:“淘宝一直在大力打假,但因平台上产品门类很多,解决问题需要各方一起合作努力,所以难度比较大。”
虽然根据淘宝商城入驻的规定,旗舰店必须是“企业以自有品牌入驻”,但关于淘宝商城部分旗舰店售假的负面报道仍然不断。10月18日,记者在百度输入“淘宝商城代办”字样,仍然能搜出许多代办入驻淘宝商城的信息。记者与其中两个代办者取得联系后,对方给出了5000元的报价,并承诺“入驻商城后付款”。
假货泛滥、信用缺失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无法遮掩的“成长之痛”。也许,对于淘宝商城而言,新规正是其痛下决心的断腕之举。“淘宝商城的卖家数量超过6万,网上商铺的竞争从本质上说就是对有限流量的争夺,淘宝商城80%的中小卖家只占到流量的20%,而20%的大卖家却得到了流量的80%。淘宝商城的新规就是在驱逐商城中的中小卖家,对于打假的效果如何却很难说。”一位从事电子商务研究的业内人士指出。
网购呼唤规则
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网购人数达到1.6亿人。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498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其中近4000亿元发生在淘宝。网购日益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角色。
在淘宝网目前的601万卖家中,山西卖家数量为5.4万多家。2010年,虽然山西网购增长趋势明显,淘宝买家增长率在全国排名第二,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相对落后。
目前,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正在面临转型升级,从鱼龙混杂的集市模式更多地走向品牌化、品质化竞争时代。淘宝商城以建立诚信交易平台为出发点的战略调整虽然顺应发展潮流,但由此而起的“恶拍事件”却暴露出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监管的缺失。
在淘宝商城事件刚刚平息后的10月18日,被称为“电子商务市场最高规格聚会”的中国电子商务大会在北京开幕。淘宝新规引发的网络战成了此次大会的一个热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场对“淘宝商城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方强势,另一方弱势,这样规范出来的结果很难执行下去,需要照顾各方的利益,最后达成各方满意的结果。
专家分析,淘宝商城的调价可能会引起部分中小型卖家迁徙甚至流出,虽然这一微妙变动并不会对现有的电商平台格局造成大的影响,但如何监管像淘宝这样的行业龙头,是电子商务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针对淘宝商城事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0月19日再次表态,当前应该加快网络零售法律管理体系建设。商务部将牵头起草并尽快出台《网络零售管理条例》,形成第三方交易平台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完善市场规则,明确网络零售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管理职责,促进网络零售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淘宝商城事件,也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