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京剧节上难忘的“眼神”
这几天一直忙着组织报道中国京剧艺术节,好多读者以为我们文化记者天天在戏院看戏。其实,我们的记者来回在各个戏院转着写稿发稿呢,根本无暇坐下来专心欣赏完一台戏。但记者们很快乐地忙着,毫无怨言。我呢,算幸运的,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开幕大戏《晋德裕》,虽是在电视上看的直播,没有现场的气氛,也知足了,因为我看到了于魁智的经典眼神,这个眼神丰富了我的欣赏阅历。
开幕大戏选新编历史剧《 晋德裕》我觉得很合适,很有代表性。这个戏编得好,反映“以儒治商、以义制利、诚信为本”的晋商“走西口”故事,具有深刻的人情物理和现实意义。我完全同意一位评论家的看法:其关于“诚信”和“开放”精神诉求鲜明,毫无遮遮掩掩作吞吞吐吐之状,这是对当下有的艺术作品满足“视觉奇观”、表达一种“情绪”或者一味搞怪乞笑等现象的有力匡正。本届京剧艺术节上入选的优秀剧目好多都如《晋德裕》一样,直面时代,生活气息浓郁,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于魁智和李胜素领衔主演很出彩,尤其是于魁智,他扮演正直的晋商常雨桥励精图治,终于将“晋德裕”品牌擦亮。当发现患难兄弟石墩子为弥补亏损,在“晋德裕”卖出的胡麻油中掺假的事实后,坚决收回掺假油,并付之一炬。在撵走石墩子前,面对石墩子的哀求,于魁智用一个眼神表达了他彼时的心情,紧锁眉头的于魁智明眸闪着欲出的泪光,先是在眼眶里左右移动,然后是来回转,随着锣鼓急促的旋律,转动速度越来越快,仿佛眸子要立刻如眼泪一样夺眶飞出,但瞬间收住,这一收,恰到好处,真是在表演尽致的同时不忘含蓄。感谢央视直播时给这个眼神一个特写镜头,让我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眼神是对掺假行为的愤怒,是面对兄弟情意爱恨交织下难以抉择的痛苦,是丢失响当当招牌的无奈,是一个正直商人撕心裂肺的无声的呐喊,眼神里喷的是炽热的火焰。揣摩剧情和人物心理,于魁智把握得很准确,很到位。一个眼神,既画出人物的神貌、性格,又勾勒出人物的骨骼。
我看完,也试着转了一下自己的眼球,结果,我的笨眼球根本不听指挥。于魁智人家那叫功夫。我不懂京剧,但观赏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真正的晋商常雨桥,我进入了角色,理解了常雨桥。剧中人因为这个眼神而变得饱满了,有气息了,活了。著名文化学者金克木先生曾言:“好演员要能使懂戏的和不懂戏的都能把自己心目中的角色合上舞台的演员的音像,把化装、背景甚至唱词、武功都看成次要以至于忘掉。演员能使接收者这样‘进入角色’,这才是真功夫,硬功夫,头等‘软件’。”
我记得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曾经跟记者讲过练眼神的经历。她9岁起受教于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为了练好一双美目四盼的眼神,刘长瑜每晚手持香火坐在暗处,眼睛紧紧盯住火头,手转眼转,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看乒乓球比赛更是她独创的训练方法。每次坐在观众席上,双眼盯着快如闪电的银球,不仅练活了眼神,还和乒乓名将成了好朋友。盖叫天的自述《粉墨春秋》我翻了好多遍,每次翻都心生敬佩。他怎么练眼神呢?眼皮上撑着火柴梗,咱不用跟着学,想想那滋味吧,肯定不好受,火柴梗一会儿就让眼泪浸透了。为了追求精气神的统一和舞台形象的美,艺术家们就是这样始终不懈地苦练着基本功。
于魁智怎么练眼神我不知道,但我想,他不下苦功根本完不成这难度系数比较高的动作。现在4000多艺术家云集齐鲁大地,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包含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正如京剧名家裴艳玲说的:“我什么都可以没有,甚至连家庭也可以不要,但绝对不能没有京剧艺术。”艺术家们到山东来,不仅仅是献艺,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精神,一种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欧阳中石先生说,看京剧让人精神抖擞。此言不虚,而演出精神抖擞状态的艺术家们首先是精神抖擞的人。
我愿意欣赏更多难忘的类似“ 眼神”的细节,我愿意看到更多能吸引眼球的京剧名角,我愿意向为弘扬京剧艺术而付出了艰辛努力的人们献上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