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百年老字号“晋丰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1年7月02日 12:52



晋丰厚第六代传人谌小丰手持奥运火炬。



旧时晋丰厚大家族照片。



谌府百年老宅,晋丰厚茶行旧址。



晋丰厚百年老匾浸润晋商商业智慧。



万里茶路。
晋丰厚黑茶文化博物馆

      近年来,一种“神秘”、“神奇”的黑茶产品――― 安化黑茶(或称湖南黑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2010年,安化黑茶产地价格大幅上涨但仍然供不应求,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相传有人炒作安化黑茶,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安化黑茶是21世纪人类健康之饮,但不管是何评论,安化黑茶的确在国内部分城市迅速走红。

  自从2005年2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播出后,黑茶渐渐为人们所认识,节目展示了一篓安化黑茶,重50公斤,1953年由安化第二茶厂生产,经专家现场鉴定,估价48万元。2008奥运会由中国六大茶类做成茶火炬进行火炬传递,所有茶火炬由安化黑茶晋丰厚茶行制作,其中黑茶火炬便是由晋丰厚制成。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将“安化黑茶”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2011年中央四套《走遍中国》播出两期《安化黑茶》节目,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黑茶的历史

  安化黑茶的起源与诞生

  真正的黑茶起源于湖南安化一带,1524年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有黑茶的历史记载。“黑茶”一词,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上的奏章里。他说:“以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产地有限,乃第为上中二品。”

  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古时西北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而人们所食之物为牛肉、羊肉和奶酪,不易消化,使人易患疾病,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故自茶传入北方后,茶便成了北方少数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治病的主要物质,以至“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献记载了茶在西北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黑茶是茶马交易中主要种类之一,当时称为官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经营茶叶的商人以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为主,茶叶来自全国各产茶区,以汉川,湖南,湖北,福建最多,其中黑茶以湖南安化最负盛名。

  由于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而且产量多,价格又便宜,在明朝时期曾吸引了西藏僧人绕道来收购。同时,安化茶畅销欧美各国,茶商们竞相争购安化茶,俄英等国茶商曾有“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安化茶采用纯手工传统工艺,风味独特,山西等地茶商只认安化黑茶,邻县黑茶因品质较次都运至安化县各埠出售,称为“外路茶”。安化本县所产则称“道地茶”。

  安化黑茶与晋商的万里茶路

  晋茶商与安化茶人在明末清初就开辟了“万里茶路”,“万里茶路”真正的起点在安化,从安化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茶叶贸易路线,总长5000多公里,纵贯祖国南北方,是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一条重要国际贸易通道。这是一条湮没已久的古代商路,是一段曾经辉煌的国际商业传奇。在安化县城东坪镇拍摄到保存完好,至今有240多年历史的古茶钟,上书有“今信大清国山陕两省众商人等捐资善铸洪钟一口重1000余斤,于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十三都桥口关帝庙永远供奉,乾隆贰拾捌年岁在癸未季春月孟旦(公元1763年)”字样,这是晋陕茶商与安化茶叶交流重要的历史物证。

  晋茶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创造的安化历史品牌――― 世界茶王“安化千两茶”和精品“天尖茶”、“贡尖茶”等,是晋文化即中原文化的融入促进了安化茶文化的发展

  “茶本是草,晋商把它变成宝”。在2008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期间,来自湖南安化“晋丰厚”茶行的第六代传人谌小丰讲述了一段安化黑茶与晋商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晋丰厚”茶行是近两百年前榆次商人常万达开在安化的著名商号,由他研发生产的“黑茶”应该算是晋商的“活标本”,用实物记载了晋商在外贩茶的历史。谌小丰告诉笔者,当年晋商留下来的传统制茶工艺一直沿用至今且不断改进,自己的数代前辈都曾和晋商有过默契的合作。

  成绩榜

  2007年5月18日的湖南长沙国际茶博会上,该厂的金花花卷茶系列产品,赢得了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青睐。

  2007中国(东莞)茶文化节金花千两花卷茶喜捧“茶王”奖;在湖南省2007年第八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中”金花花卷茶”系列产品分别获“金奖”和“银奖”;2007年制作的迎奥运茶火炬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收藏的唯一火炬黑茶。

  2008年元月“金花千两茶的研制与开发”获“安化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9年通过市级科学成果鉴定获“益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南省茶业协会曹会长称该厂的金花花卷茶,是目前市场上花卷茶质量和口感最好的茶品之一;中国黑茶界泰斗施兆鹏教授也称是花卷茶中的上品。

  2009年金花芽芯这一专利产品的推出更是突破了黑茶散茶不能发花的瓶颈,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通过了省级成果鉴定。

  2009年元月,湖南省安化县晋丰厚茶行有限公司被湖南黑茶的权威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确定为“黑茶加工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基地”,并于5月23日正式挂牌

  2009年10月,晋丰厚金花天尖茶被中国茶学会评定为优质茶。

  2009年11月荣获2009年度“金芽奖”黑茶杰出品牌荣誉。

  今日之晋丰厚茶行将秉承重质量、创精品的经营之道,以加工陈年黑茶系列产品为主,致力传承发扬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百年老店晋丰厚

  安化黑茶唯一一家晋字号茶行

  如今安化只有一家保留“晋”字号,就在安化县东坪镇酉州村,谌家这座200余年历史的老宅大门口依旧挂着晋丰厚的牌匾,百年老茶号的第六代传人谌小丰依旧做着黑茶,不断创新技术在传统无金花的茶叶上做出金花,为更多的人送去即好喝又健康的金花黑茶,其口味纯正,汤色酽浓,备受茶友推崇。

  现在晋丰厚全称为“湖南省安化县晋丰厚茶行”,目前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资江河畔,其前身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百年茶号“晋丰厚”及七八十年代的湖南省安化县酉州茶行,始创于清朝嘉庆15年(即公元1810年),由山西平遥巨商常家大院,派代理主管马先生与现本行总经理谌小丰先生之已故太祖母贺老孺人联合创建。谌小丰先祖本来居住在安化黑茶另一重镇黄沙坪,很早就经营茶行,后因火灾搬迁酉州。太祖母贺老孺人时生意达到全盛,拥有4个茶行,5个字号(晋丰厚、宝聚兴、诚记、兴隆茂、美记),蔡正安、唐和平所著《湖南黑茶》一书所列《民国二十五年安化部分商号黑茶营业状况表》记载,四个酉州茶行,谌家有其三。茶行创建伊始,即以黑茶为原料,加工成”花卷”―――即今之千两茶,砖茶等类产品,年产销量以万担计,远销晋地,及西北各省,新疆、内蒙,经恰克图出口到外蒙古、俄罗斯等各国,横跨欧亚大陆,享誉海内外。名闻遐迩,生意兴隆,红极一时。

  饮水思源,大胆创新。本世纪初,酉州茶行复名为“晋丰厚”老茶号,并在祖传的花卷茶工艺上大胆创新,成功地创制出饱含“冠突散囊菌”(茯茶素A和茯茶素B)的“金花花卷茶”系列产品,该茶与传统花卷茶相比,更具有生津止渴、调理肠胃、促进消化、降脂降糖降压、增强免疫、增强人体毛细血管的韧性等作用。




顶:9 踩:1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3.13 (3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3.08 (61次打分)
【已经有26人表态】
9票
感动
11票
高兴
6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