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芳感恩人生真情追梦
有一笔简单的账,咱们大家都会算,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本来能卖个两千万,当然谁都希望最好能卖到三千万,四千万,越贵越好呀,可要是有人不想着去卖高价,还自作主张少卖了几百万,你说这个人是不是有点不会算帐呀,你还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在北京就有这么一个生意人。这个人名叫李恒芳,是北京瑞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06年时他投资近两千万元拍摄了一部名叫《战北平》的电视剧,到了2008底,眼看就要播出了,他突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30集的电视剧砍成24集。电视剧当然是集数越多,卖得越贵,李恒芳一下就能算得出来自己一下子砍掉六集戏,这损失会有多大:“每一集的成本,五六十万这是必然的。那么这五六十万就花出去了。多砍出去这几集,大概就几百万出去了。”大笔的投资白白扔掉了不说,本来已经到手的收入这回也打了水漂。DVD收的也是30集的钱,砍掉6集就要给人家退钱。
身边所有的人都劝他再琢磨琢磨,大家都纷纷给他支招,提建议,目的只有一个,劝他别砍戏,可大家说了半天,李恒芳还是那句话,砍,而且少砍一集都不干。
卢学平是一个拍了二十多年电视剧的行家,曾担任过许多军事题材的电视剧的制片人,他和形形色色的投资人打过交道,像李恒芳这样的投资人还是头一回见到。原来,电视剧拍完后不久,李恒芳就把粗编完的片子拿给了许多专家去征求意见,大家看完后都有相同的感觉,就是节奏有些拖沓。这让李恒芳很着急,他想到了砍戏,不过在卢学平的眼里,这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手法是非常多。就是说剪辑点拖长一些,或者是中间一些过场的镜头,给它用一些升格的镜头。”
卢学平作为《战北平》这个剧的制片人,他一方面要向观众负责,一方面也要对投资方负责,所谓的负责,就是给人家多个剪出几集来。可是李恒芳坚持让卢学平把《战北平》剪成了24集。这么铁了心要砍戏,难不成李恒芳真是个比卢学平还有经验的行家?那你可就猜错了,他不但算不上个行家,而且在投资《战北平》这部电视剧之前,他根本就是一个电视剧行业的门外汉。在此之前,李恒芳经营的瑞图公司和电视剧根本就没任何联系,这是一家专门生产制砖机的企业。李恒芳不抽烟,不喝酒,天生就不爱玩,不要说拍电视剧,几十年来他连一部完整的电视剧都没看过。可就是这样一个对影视圈一窍不通的人,却突然有一天,跑去注册了一家影视公司,说是想要拍电视剧。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这可不是光有钱就行,这里面讲究可多着呢,有多少人因为不懂这个行业的深浅盲目投资,拍出来后播不出去,不但没赚钱而且还落得个血本无归,你说他对电视从不感兴趣,干吗非往这个有风险的行业里头钻呢?其实李恒芳之所以拍起了电视剧,都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卢学平一手策划的。
2006年卢学平所在的解放军二炮电视艺术中心接到任务,计划开拍一个纪念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的电视剧,当时离播出只有两年的时间,卢学平觉得这时间实在是太紧了。可卢学平并没有去找那些有经验的投资人,而是瞄上了李恒芳这个外行。卢学平和李恒芳认识了好几年了,他知道李恒芳生产的制砖机销路非常好,做这行比拍电视赚钱要容易得多。但卢学平觉得对投资这个戏李恒芳一定会感兴趣。你可能觉得奇怪,这卢学平为什么非要找李恒芳来投资呢,他怎么就知道李恒芳会对投资拍电视感兴趣呢?这是因为他知道李恒芳心中一个埋藏多年的心愿。原来,李恒芳当年曾经在一个军工研究所工作,并因此对军队和军工行业的职工有着很深的感情。希望在自己的生意做大了以后,一定要为展现军人和军工职工的风采做点事情。正因为知道他的这个情结,卢学平觉得找他投资《战北平》一定没问题。果然,李恒芳听了卢学平的建议后很感兴趣,说三天内给答复。
李恒芳并不是一个草率的人,虽然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他还是用了三天的时间找各方面的专家咨询了这个投资的可行性:“我不认为它单纯是个艺术,我倒是认为电视剧是个有艺术性质的商品,或者有商业性质的艺术品。有了商业,我认为我敢接了。如果单纯是个艺术品,画画,那我肯定碰都不会碰它。”
李恒芳第一感觉投资这个剧风险不大,因为这是一个有播出保障的主旋律电视剧,又改编自一部当年在电台热播过的小说《古城春色》,应该会有收视率。再加上与部队的合作让他能省去很多麻烦。经过慎重地论证,李恒芳觉得,这个剧值得投。其实啊,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和多年的军工情结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促使李恒芳做出了投资的决断,那就是他的妻子马虹。马虹和李恒芳一样都曾经是科研人员,但她又和李恒芳不同,对琴棋书画等各门艺术都很感兴趣,除此之外看电视更是她的一大爱好。李恒芳说:“我认为我爱人她是活在梦中的人,喜欢在梦境之中生活,她喜欢很多电视剧,最多喜欢韩剧、情感剧,这方面喜欢的比较多。”
有时候李恒芳觉得挺对不起妻子的,她那么爱看电视剧,自己却没办法和他交流。李恒芳觉得既然妻子这么喜欢看电视剧,要是能让她自己拍一部多好呀?他这个主意正合马虹的心意,于是他们成立了一家中融影视公司,正式投资《战北平》。而这个片名就是由马虹题写的。中融影视公司成立以后,李恒芳让马虹担任董事长,负责电视剧的事,他本人又回到瑞图去做他的制砖机生意去。本来他觉得他投资《战北平》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可没想到几个月后人们发现李恒芳又回到了剧组。因为妻子马虹生病了。因为工作太投入,她累倒了,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没法再承受繁重的工作了,这让李恒芳很心疼:“我突然醒过来,我不能为了一个艺术或者一个作品,把我太太的命搭进去。这时候我开始想办法进入到最后的制作过程。”
马虹这么一生病,李恒芳这个纯粹的外行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冲上第一线了。在李恒芳没来剧组之前,大家担心这个不懂行的老板到底有没有能力做这个电视剧。比如酬金的问题会不会拖欠,剧组的问题、播出的问题,别到时候半截撤了。卢学平一直在安慰大家,这家公司是有诚意的。李恒芳为了消除大家的担心,一上来就给剧组开了会,他承认自己是个外行,因此绝不会对大家的工作指手画脚。李恒芳所说的不指手画脚,可不是做甩手掌柜,他其实一直算计,自己应该为保障拍摄做点什么,转眼冬天来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展示了一下外行的智慧。
2008年初,《战北平》剧组的外景地开来了一辆奇怪的军车。他拉的既不是道具又不是摄影器材,那它来外景地要做什么呢?原来前不久李恒芳曾经给卢学平提了一个建议,就是能不能改善一下剧组的伙食:“因为拍摄现场都是很野外的,沙漠地带。住也不是什么条件,吃,大冷天要拿个车拉着盒饭上去,车到那儿,凉了,上面有一层沙子。”
剧组的住宿和吃饭伙食标准,基本上全国摄制组都是一个概念、一个标准。虽说卢学平他们尽可能货比三家,尽可能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订到最可口的盒饭,但是却难以保证总让大家吃上热饭。可李恒芳这个外行却说他有办法:“咱们部队有炊事车啊,你拉到现场去啊,做热乎的,这是起码的吧,不用送饭了。最后我们想办法从部队,二炮支持我们,调用了野战的炊事车,并且是炊事班连人带车让我全部给拎到现场去。伙食费没有突破,但是至少大家能吃上热腾腾的饭。”
原来开到外景地的这个车就是一辆军用炊事车,有了它人们对李恒芳这个外行有了全新的认识。看来外行真有外行的门道 。要说李恒芳除了帮助解决一些后勤的问题外,对拍摄工作一直信守着不干涉的原则,可是就在一切筹备就绪了之后,刚开拍没多久,他却突然来到剧组,下令暂停拍摄。这不是违背了自己不干涉拍摄工作的承诺吗?可是李恒芳心里知道,这所以叫停是为了信守自己一份更重的承诺。
原来,《战北平》在李恒芳心里虽然是一部有商业性质的电视剧,但他首先要讲述的是一段解放北平过程中解放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他向部队的首长曾经保证过,一定要讲好这个故事。但当时他们聘请的是一位有名的编剧,他虽然十分擅长对战争宏大场面的描写,但对这个剧的把握却一时转不过弯,因此按他写好的剧本刚拍了几集,李恒芳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剧已经开拍了, 这个时候叫停本身要耽误宝贵的时间,如果重拍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经过一番权衡,李恒芳还是果断地决定暂停拍摄,调整剧本。他找到了从美国回来的编剧——范昕,请他负责改编工作。接到李恒芳的邀请后,范昕很犹豫自己该不该接这部戏。范昕并不担心自己写不了这部戏,他担心的是留给他创作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我说一般在我这个过程当中,写一个剧本的话,至少也要12个月,甚至14个月,需要磨合、需要理解,现在这个剧本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写完的。”
但李恒芳听说范昕曾在不久前有过帮其它的剧组推翻重写的经历,他觉得范昕这回肯定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范昕本来有心推掉这个剧本,但经过交谈,他发现李恒芳虽然是个外行,但却有外行的可贵之处:“有一点我觉得我们两个人的观点特别接近,就是我认为,电视剧是一种商业行为。”
李恒芳之所以选择范昕来调整剧本,就是看中了他有过在好莱坞工作的经历,希望他能把主旋律和商业片的元素结合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觉得冒点风险是值得的。李恒芳的外行话让范昕觉得好笑,但从这些外行话里他看到了李恒芳的那份信任,范昕觉得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他接下了这个任务。
接下来剧本的调整相当顺利,出于对范昕的信任,李恒芳在剧本只完成了一半的情况下,就下令开拍了,《战北平》剧组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边编剧边拍摄,还真顺利地拍完了,后来在李恒芳这个外行的决策下,精简成了24集的电视剧,于2月6日正式在北京电视台开播了,赶上了纪念北京解放六十周年的档期。李恒芳这个外行就这样做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虽然播出后的效果如何,李恒芳暂时不得而知,但至少在圈内,人们已经不再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外行了。
电视剧做好之后,李恒芳第一时间把它放给了尚未痊愈的妻子,马虹没说片子是好是坏,但看晚全剧的那一晚他睡得特别的香。
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是李恒芳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行业,又以一个外行的眼光看出了电视剧制作的门道,并如愿以偿地拍出了满意的电视剧。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为了摸清门道付出了代价,少赚了不少的钱,但他最终为自己和妻子了却了多年的心愿。我觉得他这个外行做得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