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晋商赵一弘:隐形赛手碧生源的打造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商人网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0年6月14日 18:15


长期以来,和国内众多保健品巨头相比,碧生源似乎貌不惊人——它功能简单,价格平易近人,当很多同行改头换面之时,它还固守着面孔单一的基本形象

但事实上,这个小茶包在中国市场上所撬动的消费潜力,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它更像是个隐形赛手,在过去九年中渐次发力——仅仅依靠旗下的两款产品“常润茶”和“减肥茶”,碧生源的销售业绩一直呈现陡峭的上升曲线,每年增长超过50%,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长率更达到了70%,利润和投资回报双双破了纪录。

不俗的业绩背后,好消息还在传来:2009年年末,碧生源如愿迎来纪源资本1500万美元的投资。新资本[0.36-1.35%]的融入将使现有的一些设备 “鸟枪换炮”,齐身国际。与此同时,在多年固守“保健茶”这一领域后,碧生源的产品线将进一步延伸,为品牌融入一系列的“新味道”。

更进一步来看,长期的苦练内功以及与资本近两年的密切接触,让碧生源清晰地认识了自身的优势与软肋,从而更好地为上市的梦想磨拳备战。

看上去,董事长赵一弘正在迎来他的好时光。赵慢条斯理、井然有序的表达方式,让人不禁一再联想到他的名字——据说是信佛的缘故,才改用此名。另有媒体报道,在碧生源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办公楼五层,还立有佛堂。但这位佛教徒显然懂得如何在必要的时候,彰显自己的进取心——在赵一弘为碧生源设定的路线图中,要用五年时间,实现“税收过亿、销售十亿,独立国内上市”。而对于碧生源的未来定位,赵一弘给出的回答清晰而乐观,“我们当然会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

顶新经验

赵一弘形容十年前的保健品市场处于亢奋的“三高”状态——“高价格、高广告投入、高承诺”。他希望能跳出这一困局,规避冒险的短线思路。

这是一个有挑战的任务,他需要另辟蹊径,这首先建立在对行业未来的基本判断。“首先,未来的消费品一定要让消费者随处可以买到,其次,要买得起,否则无法长期持续购买;第三就是疗效确切,这样才能重复买”。

最终,他试图在中草药和茶叶之间选一个交集——保健茶,并由此创立了碧生源。这同时出于另一重考虑,在袋泡茶市场,尽管外来者立顿势头日渐强劲,并持续不断延伸产品线,但始终未曾涉足“保健茶”这一门类。赵一弘坚信这里的前景广阔。

在创立碧生源之前,赵一弘曾经在顶新集团工作了六年,随后又在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有过短暂的从业经历。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对消费者行为习惯深入调查后,赵一弘发现,减肥茶和饮料的季节曲线非常相近。与此同时,常润茶作为从减肥茶中细分出来的门类,和减肥茶的组合,恰好可以覆盖四季的需求。这使得产品在销售时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避免了压货的困扰。

某种程度上,“顶新经验”让他从一开始就为这间公司赋予了务实和谨慎的风格。自创业初期,赵一弘就力主保持清晰的产权结构——“不仅仅是公司股权,还包括商标、知识产权、等等,甚至于办公楼都是我们买下来的,土地证也很关键”。不仅如此,“碧生源”和与之谐音的“毕生缘”在国内商标的所有品类均已被注册,“就像有人问,‘统一润滑油’是不是‘统一方便面’投资的?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避免”。

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坏账风险,碧生源长期坚持 “款到发货”的原则,负债很少,财务系统健康,“这一点可能连脑白金都没有做到”。

良性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的持续增长让赵一弘的 “日子过得很踏实”。但他开始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公司的盈利能力翻倍,中高层的管理能力是否也能稳步提升?2005年,公司销售过亿,他却居安思危,想到了自己原来的“师傅”——顶新康师傅饮品事业部的总经理,并将之引入,碧生源的销售团队也逐步建立在顶新的班底和经验之上;在此之后,他又邀请在健康元[9.14-0.76%]工作多年的顾悦悦加盟,为公司进行品牌梳理——顾曾先后在联合利华、中美史克等多家公司任职,行业背景恰好跨越了药品和快消品;他还率先将碧生源下属的销售公司进行股份制改组,以期更好地激励销售和管理团队。

另有媒体评价,碧生源胜在专注,曾与之旗鼓相当的北京御生堂就因不能专注于功能袋泡茶、不断扩大产品范围而最终落败。这显然是事后总结,事实上,碧生源也险些走上业务多元化的轨道。在利润和销售量一路攀升的时刻,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曾建议赵一弘投资房地产,并允诺能拿到优厚价格,他也一度动摇,但最终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放弃了——“不做不熟悉的事情”。这个朴素的想法和行事谨慎的风格最终指向了碧生源的另一种命运。

资本的眷顾

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后,所有的积累,在某一刻变成了对投资机会的把握。

从2007年开始,赵一弘就开始萌发了上市的念头,引入资本首先被适时地提上了日程。消息一经放出,基金纷至沓来。“算起来,我所见过的投资人凑起来,足够打副扑克的了”。

尽管并非家族企业,但赵一弘清醒地认识到他作为创始人的话语份量。力图避免一言堂的困扰,这也是他引入资本的另一重考虑,董事会中得以有旁观者的声音。他二十年前的毕业论文,就在探讨“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问题,在当时这可是非常时髦的题目。

良性的资金链条让赵一弘具备了充足的底气和耐心,“所有的投资人到我们公司后,都过目难忘”。正因此,他可以保持从容的姿态,将利与弊反复掂量。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个“不缺钱”的公司,资本就像蛋糕上的红樱桃,仅仅是装点的一笔,背后的资源与经验使他更为看重的。

在面对所有来访的基金时,赵一弘都抛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除了钱,你们还能给我带来什么?”

对于纪源资本也不例外。成立几年间,消费品并不是这间投资公司的惯常项目,而在这个鱼龙混杂的行业中挑选有潜力的选手也并不简单。“其实我们并不是最早进入碧生源的基金,谈判中也遭遇了很多波折,约了三次都没见成,直到第四次见面,只用了40分钟就基本谈定了”,纪源资本合伙人卓福民说道。

40分钟的有效谈话,胜过之前旷日持久的系列谈判,对于彼此来说,这的确是戏剧性的一幕。卓福民津津乐道地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我们一上来就说,你的短板在于研发,品牌如何树立,规模如何扩大,这都是未来要面临的挑战,我们恰恰可以在此帮到你”。如此开门见山的道白击中了赵一弘的心意,更关键的是,对方还直接带来了解决方案——专注于植物化学研究的蔡亚博士。

好事多磨换来了双方满意的结果,赵一弘非常连贯地表达着自己对这位投资人的欣赏,他看重了卓福民曾在企业摸爬滚打的经历,“在一个企业内部感受到的资本脉动,和纯粹从资本市场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这势必会影响到日后新组建的董事会中彼此是否有共同语言。”

新味道

“保健品是处于快消品和药品之中的中间地带”,在赵一弘看来,西方的保健品市场要远远大于药品市场,在中国却恰恰相反。“但这是大势所趋,人的消费一定会从住医院、动手术、吃药打针,到开始注重日常健康的方向走”。

目前,尽管碧生源的产品已经覆盖了国内近9万家药店,但相对于急速扩张的市场需求,空间毕竟狭小,无法作为唯一载体。

进入商超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与此同时,选择这一快消品主要的销售渠道,多少和赵一弘在顶新多年的营销经历相关。在深刻洞察消费者习惯后,他决定有必要尽可能扩大产品与消费者的触点。另一方面,严密覆盖到三四级城市的结构布局,也能给后者者设下较高的进入门槛。

骄人的销售业绩最终回报了赵一弘的期待,甚至—次在云南香格里拉一个小镇中的商店,他惊喜地发现了碧生源的产品,还卖得不错。

“保健品的快消品化”,营销界称之为“行业漂移”,其中还存在着另一潜台词,当消费者将保健品看作快消品时,对功效的期待会适度弱化。“和其他的保健品相比,我们的产品更亲民,茶包是人们每天都会遇到的,两块钱喝一包茶,不像口服液、胶囊等那么‘偏药品化’,延展性比较好”。事实上,这也是在中国从事消费品行业的一个典型特征,需要细致分析看似琐碎的一切细节,并随着市场变化调整航向。

在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候,碧生源也在努力随之进化。2010年1月,刚刚建造完成座落于北京房山区的新厂房,隐藏着这个公司的未来。未来的碧生源将不再单单聚焦于常润茶和减肥茶,而是逐步开发奶茶、花草茶等一系列产品,以作为下一步驱动价值增长的来源。赵一弘所期待的,是要成为功能性袋泡茶的小王国,“从头到脚的问题都可以用茶疗解决”。

对于这个隐形赛手来说,它的新赛季已经开始了。


TAG: 晋商 生源 赵一弘 赛手


顶:6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94 (1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73 (114次打分)
【已经有16人表态】
6票
感动
6票
高兴
4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