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节庆打造品牌碛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用文化品牌引导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趋势,同时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创新。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旅游、艺术等特色,发展人文经济、地域经济、特色经济为一体的符合中国特色的新战略,从而实现中国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碛口的繁荣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
碛口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奔腾不息的万里黄河、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让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碛口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碛口独特的地理区域、文化、特色致使用文化节来引导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文化古镇独特的建筑群
碛口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商贾贸易重镇,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二、影视与美术教育基地
碛口古镇的文化气息、风景独特、民俗文化等形成现在影视创作基地。同时也是众多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写生创作的实习基地。碛口是画家、书法家、摄影家等艺术爱好创作者的天堂,一年四季艺术家在碛口创作者不断,有的一去就呆好久……在碛口创作的众多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如碛口文化的传承人——刘奋爱老师在2006年《九曲黄河第一镇》荣获首届碛口摄影家协会 “圣莲杯”一等奖。2007年《碛口风光》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07年《仙女思凡》.《看平遥》荣获平遥合作.共赢大赛优秀奖。2007年中国黄土高原写真展《风光类》7-12月在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埼玉,松本,长野,京都7大城市联合展出,2008年京都各大院校联展!还有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中国流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吴冠中老先生多次来过碛口创作,同时碛口李家山被称为吴老先生“平生的三大发现之一”。令惋惜的是碛口古镇正面临毁坏的危机!
2006年9月1日贾樟柯电影《东》暨首届碛口影视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影片《东》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后,选择毗邻黄河的碛口古镇举行国内首映,此次首映也标志着“首届碛口影视文化论坛”的开幕。论坛将围绕碛口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特征和建立碛口影视基地等展开讨论。
在2008年9月27--29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书协艺术发展中心、临县人民政府、吕梁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承办的“红枣红了----中国百名著名书法家走进碛口”活动在碛口隆重举行
2009年9月30日举办金秋碛口诗会、碛口书画院成立、大型碛口书画集《魅力碛口名人墨迹》首发仪式
三、中国民俗文化圣地
碛口曾在北周大象元年至元朝归属孟门(定湖)县,碛口民俗文化是孟门文化的传承和延伸。碛口景区的特点是以清代古村落群、黄河商贸古集镇为主。 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特别是临县伞头秧歌、临县道情、临县大唢呐、临县三弦书,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伞头秧歌是流行在黄土高原的古老的民间艺术。2008年临县伞头秧歌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保护项目。
2005年举办了晋陕伞头秧歌比赛,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同时网络爱好者在2009年9月举行了首届中国黄金杯网络秧歌大赛,将伞头秧歌的发展现代化,在网络上形成了一股秧歌热!
2010年正月十五吕梁事首届年俗文化节在临县举行。
2010年8月8日上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第五期中国民间剪纸高级研修班”在山西省临县碛口古镇隆重开幕。
四、天下红枣第一县
临县是个天然的红枣基地,因其独特的天气、地理环境,再加上十年就有九年旱的黄土高原,形成一种特殊的红枣林,这里只适宜种植红枣。所以临县也是中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每年在临县这块黄土地上,行走着千千万万的中外红枣商。临县枣业要真正突出丛围,走向世界,必须三头并举:一、全县推动有机红枣管理技术提高品质,早日夺取“中国有机红枣第一县”桂冠,充分打造生态富县声势。二、龙头牵动整合资源拉动红枣产业快速发展,建立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域,全面推进健康、环保的有机产品。三、多方宣传、宏扬、营造红枣文化氛围,赋于临县红枣产业可持继发展的生命力,确保在新一轮的食品安全、环保、健康消费竞争中重展新颜,使我县红枣产业突出丛围、实现持续发展,树立特色临县、生态临县、宜居临县新形像。例如可利用历史名镇“碛口”、道教圣地陕西“白云山”、黄河天然水石浮雕、枣园采收等综合开发生态旅游等方式宣传临县红枣。
临县红枣面积与产量是全国之首,但是临县红枣品牌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没有品牌意识!导致现在说红枣就是柳林红枣滩枣,实在让我难以接受,每当看到超市所售红枣品牌都标有“柳林滩枣”产地特别小的一行字却写着:“山西临县”。看这自己家的红枣却成为别人的品牌心里真不是滋味,所以我提议临县举办中国红枣品牌论坛将临县红枣品牌重新塑造,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地位!
碛口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黄河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来碛口考察的国内外专家认为:碛口是思想家的殿堂,旅游家的胜地,企业家的金库,艺术家的摇篮。临县政府也在不断的努力,举办“红枣博览会”、“国际摄影大赛”、“走进大戏台”等经济文化活动来宣传碛口,2004年9月筹备了“中国*碛口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举办了“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碛口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发表了中国关于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倡议---《碛口宣言》!
碛口文化需要融合,旅游、影视、民俗、休闲娱乐等为一体,打造中国碛口文化节势在必行,用文化品牌来宣传推广,形成临县对外招商引资的渠道,创建临县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整合体,符合山西省文化厅“十二五”期间,在“华夏文明看山西”的主题,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将联手对确定的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晋商文化产业区、根祖文化产业区、太行文化产业区、黄河文化产业区五大区域进行精心打造,展示5000年华夏文明不同时期文物古迹的特色与魅力,以取得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山西文化品牌建设的璀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