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会能为山西带来什么
产业转移新机遇
“中原定、天下安”。物产丰富,区位优越、人文鼎盛的中部地区,历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湖北六省,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8.1%,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原材料输出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这样评价中部未来的经济潜力,“中部地区凭借丰富资源、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一直是港资企业考虑转移发展的地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纵深推进。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阶段,既反映了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巨大空间,也说明了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艰巨性。因此,中博会在中部地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区域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促进中部崛起,必须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国内外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和转移。搭建中博会这样一个平台,能更好地发挥中部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及区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部地区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提高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山西地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接合部,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成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很强的互补性。目前,我省已形成或正在逐渐形成四大联系密切互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山西还是全国首家全省域、全方位、全系统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先行先试的改革条件。此外,山西还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为承接境外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山西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新机遇,通过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平台带热会展经济
中博会的接力棒传递到了山西,会展经济无疑迎来一次难得的机遇。
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是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是9。会展经济还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我省的会展经济起步晚,规模小,但近几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有影响力的是“能源博览会”。经过三届的不懈努力,“能博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也成为山西重要的招商平台,同时推动了会展经济的加快发展。仅去年“能博会”上,山西拟引资总额达到1.4万亿元。
会展经济改变了太原的发展节奏。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十大建筑拔地而起,与旅游相关的酒店宾馆升级换代,各类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如今,太原承办的展会越来越多,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新晋商形象展示与产业博览会、现代人居环境展览会、汽车博览节等。我省创办的一些展会正在形成品牌,会展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今年,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正式启用,为会展经济提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7月,场馆迎来了交付使用后的首次展会——卡车展;8月,再次承办了山西旅博会和品牌节。
9月中博会展会期间,我省将迎来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嘉宾和客商,一方面,参会参展客人的消费额要比一个度假游客的消费额高2倍-3倍,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消费需求,推动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展览、研讨会议、参观考察等活动必然为电信业、广告业、印刷业、旅游业、交通业等配套行业带来收益。
会展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尽管山西的会展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强,再加上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博会""中博会"会越办越好,办出品牌,办出效益,山西的会展经济会走向成熟,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
太原,这座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在阵痛中改变着。虽然部分道路因在抢修被限行,但带给老太原人的是更多的欣喜。
8月23日,太原第一条城市高架专用快速通道武宿机场高架快速路正式通车。8月24日,太原市政府投资2亿元购买的600辆全新公共汽车陆续投放到37条线路中。8月25日,太原市滨河西路南延工程正式通车,从长风桥到晋祠仅需十分钟。8月25日,太原市宣布:汾河公园南延、祥云桥和南中环桥亮化、新晋祠路拓宽改造,长风商务区场馆建设等中博会配套建设工程基本完工。之前,太原市年初制定的27条重点道路改造工程现已开工23条。其中,10条道路已经改造完毕,另有7条道路将在中博会之前完成改造,其余道路改造工程正在全力推进中。
为提升太原市的整体形象,太原开展了“迎中博、创环境、争一流”活动,引深城乡清洁工程,以“十纵十横十片区”“一区两港三路四桥”为重点,集中做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广告牌匾、交通秩序、拆违建绿、市政设施、河道水域、集贸市场、村庄环境、景区景点等十项整治工作。全市立面靓丽工程同时展开,9月10日前所有城市景观灯调试到位。
8月底,作为中博会主会场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投入使用,现代化的山西省体育中心、颇具现代风格的太原美术馆、状如锣鼓的太原博物馆等,新地标建筑陆续拔地而起。
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太原市重点开展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优化环境活动、文明交通活动等,让市民亲身体验中博会前期准备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
中博会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更大程度上推动太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转型跨越正当时
时逢“十二五”开局之年,第六届中博会花开山西,对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近年来,我省实施开放引进战略,积极走出去,延伸发展半径,先后组团赴上海、香港、广州、北京、江苏、浙江等地举行招商推介活动,扩大了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此次中博会在山西举办,为我省扩大开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造了难得机遇。大量资金、项目、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进入,将助推山西“十二五”提速起飞。
据介绍,9月1日至9日,中博会山西11市招商引资项目系列签约活动举行,各地招商引资涌现出一批总投资额在百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总投资400亿元的 “年产200万吨铝材加工项目”,立足于吕梁市丰富的铝矾土资源,对铝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汽车零配件、高档铝箔板、食品药品包装材料等高端产品,五年之后产值可达1000亿元。
像这样促进经济转型的大项目,在本次签约中还有不少。除此之外,在旅游、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百亿元以上项目身影闪现。总投资额高达157亿元的九龙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是目前我省最大的旅游项目。忻州市引进的智能化4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达50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我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万亿元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随着“十二五”稳健开局和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起步,我省今后对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将产生巨大需求。第六届中博会的举办可谓恰逢其时,为我省进一步与海内外客商对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据了解,截至8月底,我省已向第六届中博会报送158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2万亿元,报送项目数量居中部六省首位。
举办中博会,请进四海宾朋“秀”自己,将进一步扩大新山西在海内外的影响,提升我省开放崛起的新形象。参加中博会的世界500强企业、海内外贵宾,许多是首次来到山西。三晋大地厚重的文化、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强劲跳动的经济脉搏和东道主诚邀客商的热情……将让与会嘉宾感知山西,记住山西,进而深化合作,成为转型发展中偕行的伙伴。由此,山西也将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宝地。
举办中博会,我省将与中部五省同台亮相,互相学习、深化合作,加速实现自身的转型跨越。本届中博会上,安徽将以“煤资源和文化旅游”为主题参会,谋求与我省产业互补发展;其他中部省份也将展示经济社会建设的最新成果,探寻合作的切入点;同时,中博会还将通过论坛、推介会等形式,围绕经济转型、产业转移、中部崛起等议题进行探讨。一系列重大活动带来的新理念、新经验,将对我省开阔视野,破解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命题和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