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晋商制砂锅 新晋商造琉璃
“平定的砂锅寺底
造”
在山西老人们的记忆中,阳泉平定的砂锅那是最好的。殊不知,在太原晋源区却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谚:“平定的砂锅寺底造”,更为准确地道出了平定砂锅之所以好,完全是因得到了寺底烧制砂锅的技艺。
晋源区寺底村因北齐天保二年所建的开化寺而得名,该村生产砂锅的历史相传始于宋朝,到明朝时生产工艺和产量已得到极大发展,清朝时达到鼎盛。据 考证,晋商大家的太谷县“三多堂”先祖曹晋卿祖籍古太原县花塔村,以手推独轮车常年在晋中各县贩卖寺底砂锅起家,后于明朝初期迁居太谷县北?村。“寺底砂 锅”只是民间口头上的一种含糊的称谓,实际上,当时寺底村烧制砂器的作坊中不仅生产砂锅,而且还有壶、罐、坛、盖等十余个品种。由于寺底砂器一直沿用手工 操作和土窑单烧的方法,配以当地优质泔泥土为主要原料,使得制成的砂器冷热不易爆且美观大方。在当地老人们的记忆中,用寺底的砂器熬粥炖肉,不仅味道鲜 美,而且食物在砂器中长期储存能够保持色味不变。用寺底砂器制作中秋月饼更是可以达到受热均匀、口感松软的效果。寺底村生产的砂器在生产、生活用品相对匮 乏的时代,俨然成了“名牌产品”的代名词。在长期生产砂器的过程中,寺底烧制砂器的工匠们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阳泉平定的土质更为符合优质砂器的烧制要 求,于是,便有其中的一部分人将这一烧制砂器的手艺带到平定,继续从事这一行业,平定砂锅得以声名鹊起。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大量的铁器和塑料制品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砂器由于缺乏与之抗衡的竞争力,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寺底砂器也不再烧制。
新晋商造琉璃盛世重现
在古太原县城,从正月至十月共有11个庙会,另有8个年集和2个集市供买卖双方交易。大街小巷共有商铺字号、买卖作坊200余家,行业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全部内容,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从2007年开始,晋源区开始对古太原县城投资27615万元实施保护开发,太原古县城焕发了新的生机。
此时,晋源区新晋商姚富生在当年打造“寺底造”砂器的这块土地上,又重新拾起了祖先们放下的烧火工具,老炉具、新想法,干起了烧制琉璃的新行当。
姚富生是晋源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掌握制作琉璃的专业技术,姚富生专门去洛阳学习。经过数以百计的试验,他终于成功,看着烧出的琉璃制 品,姚富生甭提有多高兴了。他说:“琉璃是一种古老的工艺,但是在我们晋源只有制作砂器、瓷器的历史,我就是要在我们晋源古老的烧制工艺上加上现代的元 素,让琉璃在这里大放异彩。”现在,姚富生正在琢磨,结合琉璃复古的特性和古太原县城的文化底蕴将昔日繁华的太原县城再次重现在旅游者眼前。
现在,姚富生的琉璃工厂已经形成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每年创造200万元左右的产值。他在经营好自己琉璃厂的同时,还担任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会 长。多次自费对古太原县城进行了实地考察,准确地掌握了所有城墙、城壕、寺观庙宇、楼台亭阁、临街店铺的尺寸,绘制了详图。编撰了《太原市晋源区旅游漫 谈》、《古太原县城》等十多部书籍,参与策划了“龙天庙庙主汉文帝刘恒研讨会”,制作了“古太原县城复原沙盘模型”,雕制了太原县标志性建筑—— 宝华阁。
像姚富生一样的新晋商正在以传承和弘扬晋商精神为己任,为家乡的发展作着不懈的努力。商报记者 纪明鸿 文\图
相关链接:
晋源古太原县城
古太原县城,也称明清太原县城,创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隶属于明清太原府。它是在晋阳古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规模不及晋阳古城的1/20,虽是晋阳城毁之后的建筑,但古老的建筑风格、浓郁的风俗民情,无不与晋阳古城一脉相承。
站在高处,向下俯视,古太原县城酷似一只头北尾南、振翅欲飞的凤凰。县城东西宽约1公里,为凤凰双翅,南北长约0.75公里,为凤凰身躯,北门 瓮城门洞面东,喻“丹凤朝阳”。瓮城中路各有一眼水井,似凤之双目。南城门延伸到城门洞外,直指南方,犹如凤尾。四条大街交汇于十字中心,代表凤的腹部。 所以古太原县城也称凤凰城。历经600年的变迁,只剩下西、北两个城门洞,但城内四条街道还保留着弧线状。东为观澜门,南为进贤门,西为望翠门,北为奉宣 门。北门内有块“德化”匾,据说这是汉文帝治理晋阳时以德化民执政纲领的略写。
太原县城内外原有大小寺庙、楼阁、祠堂50余处,如:刘王祠、尹公祠、关王祠、崇圣祠、节孝祠、洪侯祠、梁公祠、赵襄子祠……这些祠堂的存在都 是传承古晋阳历史文化的有力佐证。四条大街原有12座牌坊,十字街、丁字道原有五道将军庙22处。宝华阁、鼓楼、观音阁等建筑,雄伟壮观,古朴庄重。直到 20世纪40年代,县城内作坊、店铺多达160余家,南关、西关车马旅店40余座,其繁华景象非同一般。 南杰 海鹏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