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野: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与文化市场活力
人物简介:王雪野,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副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副院长王雪野长期从事工商管理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与教学,三年大中型企业管理经验,曾为数家大中型企业提供策划案。
论文摘要:
当前形势下,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主题锁定在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不言自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多项命题中,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由此而衍生的文化市场活力问题是较为重要的一个。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正在积极推进,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鉴于此,我们必须先明确几个问题: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挽救(经营性文化单位)还是为了振兴(文化产业)?如果说挽救的目的是由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双重属性,从而为产业发展确立正确的导向主体,那么,引领的基础是什么?如果说转制后国有企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体,如何实现产业带动?进而如何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起到引领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数据观感尚可,但除了要清楚我国文化产业的低起点现状,还要考虑到文化产业相关统计标准的缺陷等问题。
因此,如想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激活文化市场活力,即实现统筹布局结构与规模速度、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拓展我国文化的发展空间,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创作生产,形成有利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评价激励机制,引领时代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等,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紧紧围绕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投融资、税收、出口扶持政策等方面,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从政策、资金、人才、服务、保障等全方位的一条龙扶持平台,使中央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文化内在活力进一步迸发。要不断创新文化管理方式,不仅使转企改制后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做好自身经营管理,更要提升对民间资本的引领作用,实现用少量的国有文化资本集聚和盘活大量的民间资本,最终形成合力,激活文化市场活力。
三、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升国有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之有实力、有能力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培育民众的文化需求,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供给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让人民群众通过市场进行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产品、服务需求不旺和结构性失调等问题。
四、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使之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国家应采取措施,以转企改制后的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龙头,带动其他行业国有资本向文化产业倾斜,形成文化投资的集群效应;通过产业推动和政策引导,形成投资凹地,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通过国有民营两个着力点实现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产业目标。
五、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合格市场主体,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甚至“走出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意识到,占领文化市场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市场份额越大,服务的群众就越多,正确导向就越能落到实处。这正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体现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六、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强不同门类文化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合、兼并、重组,形成能与国际文化跨国公司竞争的文化航母或者舰队,在国际竞争的大格局中,以市场倒逼民族文化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在西强我弱的文化语境中,赢得市场。只有这样,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才能赢得话语权、赢得主动权。
最后,我们还要思考,为什么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文化企业却没有一个世界性品牌?为什么当中国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经典电影并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动画片只有产量无产值?为什么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比不上贝塔斯曼集团一个公司的年收入?……
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性问题只有一个:文化产业的推动者是什么?或者文化市场的活力靠谁来激活?
马克思曾说:在各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文化生产也将走向世界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世界性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何以如此丰富?资本使然。中国已经加入WTO,正在努力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用非市场化的因素推动市场或产业的发展?同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激活,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把资本这个要素置于恰当位置。
长期以来,有一种偏见一直在影响着我们,认为文化事关意识形态安全,担心用资本促进文化发展会改变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弱化党对文化的领导,引起思想的混乱。事实证明,在市场条件下,那些关注现实、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在赢得资本回报的同时也赢得了最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文化资本的推动下,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普通百姓自主创造文化的积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激发。
纵观跨国文化公司,无不是以资本为纽带,以目标国民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为突破口实现全球战略。通过资本输出,在占领他国市场并被高度认可后,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本土文化进行传导、辐射。文化产品和服务虽然具有二重性特征,但它首先是产品和服务,应赋予其商品属性充分的发挥空间。由于资本逐利是本能的、自发的,所以可以充分实现其活跃性。针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来讲,只有实现了文化资本“走出去”,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走出去”。
每当我们盘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时,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不优、机制不活……表面看,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实质看,却是传统的体制机制窒息了文化的内在活力,没有把资本置为第一激活要素。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讲到,要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