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穷人出山 富人进山 太谷南山出现新山庄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晚报   发布者:李旭东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1年7月14日 10:00



      “穷人出山,富人进山”,这是太谷南山 (主要在侯城、北氵光、小白、范村四个乡镇)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奇特景观——“穷人”离开后,“富人”开始在山间修建山庄别墅。

  其实,80多年前,南山就是晋商富豪们修筑山寨、休闲消夏的场所。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的建筑很少私家别墅,多是旅游开发的商业建筑。

  村民出山,老板进山

  太谷是一个被“南山”屏卫着的县,再放大些范围,所谓“南山”,就是太原盆地的南部边沿。在太谷,这带山峦西起省农科院果树所,东到王公水库,绵延数十公里。山峦间有多条溪流沟岔,从北向南可深入山中,或抵达榆社。缘溪入山,就是古今别墅都喜欢踞扎的地方。

  这里也有许多掩映在山嶂林荫中,风光独占的古老村庄,不过它们的兴衰存殁另有一套逻辑——跟风光、消夏无关,而和“城镇化”、子女教育密切相关。

  像我们报道过的无数普通农村一样,这些山村也正在急剧萎缩,或者搬迁一空。

  当山村里的人收拾细软,带着小孩,纷纷出山的时候,另一批人正多方运作,携巨资来山里盖楼。迄今,已有八九处公私山庄别墅在山间落户,数量已赶上当年的晋商山寨。

  修旧利废,荒村变庄园

  十八院、大榆坪、西固庄,都曾是侯城乡的老村庄,前两个还是行政村,不过现在,十八院和西固庄已经基本上没有人住,大榆坪也只有100多人留守。

  2009年,灵石县煤老板燕发旺看中了这片地方:37度20分纬度上的山坡,这正是最适合种葡萄的地方!老板的想法是搞一个葡萄酒山庄。当年,山西凤翼山庄生态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牌子就挂在大榆坪的小学校里——大榆坪学校里早就没有了学生。

  乡村人口迁徙后,大量土地荒芜,这正是老板们看中的最重要资源。在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度下,土地流转要费很多周折才能实现的,但抛荒地要利用,农民要收益,老板想赚钱,政府有引资任务,各方都想做的事,做起来阻力并不大。

  “凤翼公司”首期需要的地亩数是2000亩,“把大榆坪全村的地都流转过来还不够”,公司具体负责人温子杰说,“恐怕还得向附近的村子再协调一些。”

  空壳后的十八院和西固庄,给葡萄山庄提供的重要资源是山泉水。山区种葡萄要有庞大的引水工程,温子杰说,水源就从“基本无人”的十八院和西固庄接过来。

  先搞酒庄,再做旅游,是凤翼公司的一个大致思路。做酒庄的总收入是1个亿左右,温子杰说。

  与灵石燕老板的葡萄酒庄相邻的,是榆次老板董二宝的工程——记者沿旧东庄乡的道路来到一个山凹时,这里正在浇筑一栋别墅的水泥框架。

  这是太谷南山里的又一条沟,原属东庄乡。现在,东庄乡撤了,745部队也走了,留下空荡荡的政府大院和同样整洁而荒凉的部队营房。营房再往南,上到半山,是风水地势很好的东庄村,村里人也已剩下不多。董二宝的“碧润农业品开发公司”就设在这里。

  为空无一人的村学校看大门的胡根林告诉我们,榆次老板前年就来村里买地,去年又买了一部分,村里八九百亩地的一半已经交由老板开发。“这也是个好事。地荒着太可惜了。”胡根林认为。他觉得老板是个实干的人,很快就“把村里村外的路硬化了。”

  太谷县旅游局副局长马永明告诉我们,南山一带许多项目都是做山庄别墅、农业旅游的,利用起来农民进城后的抛荒地和其他闲置、废弃的生产生活设施,是它们的又一特色。

  甚至旧的政府大院也被包装起来了:旧东庄乡往西另一条沟,是旧浒泊乡政府所在地。荒废数年后,这个政府大院终于卖给了福建老板旗下的中远威公司。之后,原来的办公室都重新装修一新,外部全部包成古树干的样子,用于接待游人。

  除了旧村庄、村庄抛荒地、旧政府大院被购买,旧日富豪在山区的荒废别墅也被好多老板看好。太原一位姓姜的老板,早就买下了三多堂曹家的旧山寨“迁善庄”,不过一直没有开发。

  私人在南山建别墅的不如以公司名义开发的多,但也不是没有。太原房地产老板于某,就在太谷南山西端的三台村西边建起三栋私家别墅。三台村民告诉我们,门口写着“私人重地,严禁外人擅入”,仅老板本人带二三好友偶然来住。

  新山庄,旧山庄

  南山原来就是太谷富豪们竞相修筑山间别墅的地方,现在还残存着著名的“十大寨”。现在南山又迎来新一轮别墅潮。

  上一轮的南山别墅从晋商鼎盛时的清中叶开始修建,山寨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叫大凹寨的富商别墅,仅石窑就券有120间。山寨在抗战时开始荒废,土地改革期间彻底废弃,至今不过七八十年。许多寨子主体建筑都还残存,有的甚至还有门窗。

  从“休闲揽胜,入山避暑”的主要功能上讲,新旧山庄没有多少区别,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晋商旧山庄都是纯粹的私人恒产,而由于古今时代不同,现在的山庄多选择做成公司型的商业地产。

  建筑规模、材料和建筑风格的不同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老式山庄规模普遍不大,上述“最大”的,也不到3万平方米,而今天的开发和修建规模总体上都大于过去。建筑机械和水泥的运用使“上山盖房子”不再是一件万分艰难的事。“地主老财的山寨”全部是石砌窑洞,而今日的山庄样式百花齐放,以楼房为主。

  一些旅游者告诉记者,假如现在能有一处功能完善、仍可居住的“地主山寨”,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惜,这些建筑现在已经都无法使用了。

  上一轮的南山别墅从晋商鼎盛时的清中叶开始修建,山寨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叫大凹寨的富商别墅,仅石窑就券有120间。山寨在抗战时开始荒废,土地改革期间彻底废弃,至今不过七八十年。许多寨子主体建筑都还残存,有的甚至还有门窗。


TAG: 古今 老板 南山 农科院 太原


顶:6 踩:2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74 (2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86 (63次打分)
【已经有31人表态】
15票
感动
8票
高兴
8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