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晋商会会长赵伟
“成立之初,我们的目标是1至2年,在中原打出品牌。现在看起来,可以提前实现目标。”谈起商会,赵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早些时候,河南省工商联领导到各地驻豫商会调研,对河南省晋商会的评价是,在8家省级异地商会中做得最好,思路清晰、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商会要发展,出路就在紧密合作,强强联合。我们了解比较了一些各地山西商会、河南省异地商会的情况,实践证明,我们这条路是正确、科学的。”原籍临猗的商会“掌门人”斜倚在沙发上,一边压实烟斗里的烟丝,一边娓娓而谈。他觉得,同样是合作,山西商人与江浙商人特点不同。浙商是蚂蚁式集团作战,一个项目可能会有50个股东,一人投资上百万元,集中起巨量资金。晋商不同,虽然也有股份的形式,但更倾向于小范围内合作,当然一个人可能就得拿出上亿资金。“我们要承认他们的团队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点,但同样得避免帮派性的潜在危险。”
有了这样的理论铺垫,河南省晋商会成立了晋商联盟置业公司,组成一个集团,一个经济实体,把大家的利益捆绑起来。商会会长只负责战略,不同的副会长分别担任财务总监、行政总监等,通过分权实现互相监督、提高效率和稳定发展。商会也因此摆脱了只靠会费生存的局限。晋商会定期召开会长会议、理事会议,通报商会、公司的运营情况。
“通过资源整合,”赵伟介绍说,“我们在河南各地市已经有了不少大的项目,投资超过了10亿元。”在驻马店市,产能130万吨的食用油加工项目正在兴建,其中1个分厂已投产,火车专用线也已开通,全部建成后产量将超过鲁花。在济源,投资3亿元做有防治癌症效果的冬岭草饮料。与中原出版集团合作的晋商大厦,已签订合作协议,将于今年年底动工。
直接投资是一方面,晋商会的重头工作更多放在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上。担任着河南节能减排促进中心主任的赵伟,有着不少与河南省各级领导接触的机会。他说: “这两年,山西商人手中的游资很多,投资势头很猛。他们觉得有文章可做,一见面就和我们说,抓紧时间把钱引到河南来,要啥政策给啥政策。”这样的热切不止在政府部门存在。采访中,赵伟的一个朋友从开封过来给他送请柬,“我办了一个艺术品拍卖会,咱们联合搞一搞。你们有没有山西的朋友喜欢这个,给介绍介绍?”
“人们觉得,我们山西商人没有别的,就是有钱。”赵伟说。然而,由于过去的印象,其他省市的商人对在河南投资都极为谨慎。有人总结说,河南人哄哄骗骗太多,是“开门招商,关门打狗”。企业能在河南站住脚,很不容易。商会副会长,搞煤炭生意的王平正好来找赵伟谈事情。他说,人们印象里说山西人保守,不保守有时候还真不行,在河南得尤其小心,教训很多。“那些人的信息很多,思路也快,你一下子接受不了就会被绕进去,一定要消化消化。形成了一个行为习惯,看上去就保守。”
“其实河南人胆子大,敢想敢干,敢冒险。这样才会有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做国际航空港、陆路港口、产业集聚区,都是他们想出来、干出来的,把地自己的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谈起晋豫两地企业家的不同,赵伟说道:“很多时候,山西人缺乏这种冒险精神,缺乏敢于打破规则的魄力。这是致命的。”他有些深沉地说,山西、太原仍然在吃老本,没有太多的新产业,开放发展的力度不大,河南的各个地市发展很快,比山西,比太原要快5年到10年。
“过去的阴影仍在,但正在改变。”赵伟认为,“商会做中介,让老板们能放心,直接来的很少。我们把晋人的资金引过来,还要守得住,能赚钱。”河南汇丰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光正在商会担任常务秘书长。不少人来找他投资。他来给赵伟汇报,“前些天,有个朋友给我们打过来8000万元,什么条件也没提。没钱发愁,有钱也发愁,担心能不能带来好的收益。”
对晋商小有研究的赵伟说,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传统,商人们在会馆里的松散结合可以在政府、民间资本之间互动,架起政府间沟通的桥梁,现在的商会更应该做好这些工作。对于未来,赵伟的规划是“三部曲”。晋商会第一要做地产,比如与中原传媒出版集团合作的晋商大厦、置业公司等。第二要做农产品,重点做农产品的深加工。国家、地方都有这方面的政策支持,而且风险小。第三是做物流,中国当下没有一个做大的民营物流企业,尤其是外贸方面,至今没有自己的运力。“尽管现在仍是国家来做,但这个领域将来必然会放开,要早做好准备。”赵伟很坚定地说:“要做就做别人不做的,不要老是跟风。这样的工作都需要民企之间的合作,而这也恰恰是地方经济活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