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人王蕊与黄石崖大桥
保德县王家滩村有个叫王蕊的人,以走口外掏甘草和做小买卖为生,日子过得不错,是村里有名的富户。此人忠实厚道,乐施好善,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一年二月初,他又去内蒙掏草。走时赶了一头毛驴,驮了一百多斤红枣,打算在草场开工前先做点小买卖,赚几个零用钱。当他赶着毛驴路过黄石崖沟口时,不幸驴陷进了淤泥里。他费了很大力气,想了许多办法,也没把它弄出来。而且越陷越深,看来只好让它留在淤泥里了。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王蕊只好跪地祷告,希望过往神灵助他一臂之力,帮他把驴弄出来。并且对天许愿:“如果走口外发了财,我一定在这里修一座大桥,让行人畅通无阻!”
说也奇怪,他刚刚许完愿,便从河对面的山路上走下四个人来。人们见他把毛驴陷进淤泥里,都跑过来帮忙。大家拉的拉推的推,垫石头的石头,不一会儿便把驴给他弄出来了。
王蕊谢过众人,赶着毛驴上了路。从河曲冻河上渡过黄河,来到了内蒙达拉特旗。当时市面上红枣很缺,连医生开处方做药引都很难找到。王蕊带去的红枣没用上市,就被旗里的两家药房给全买了。数量虽然不多,却赚了几个好钱。
王蕊卖了红枣,处理了毛驴,正赶上黄河开河。这年黄河冰凌多,河水猛涨,淹了大片河滩,淘去不少河塄。河水退去后,河滩留下大量甘草,不用掏,伸手就能捡到。当时草场还没开场,口里的掏草工没有去,当地人又不团弄甘草,这正好给王蕊做了件好事。十来天就捡甘草数万斤,比他过去五年掏得总数还要多。
王蕊过去一直在达拉特旗掏草,与黄和硕召的喇嘛关系很好。他向喇嘛借了些银子,自己开了草场,当起了掌柜。当其它草场开场时,他的第一批甘草已经出手了。到秋后收场时算帐,盈余白银一千多两。
王蕊回到家里,不忘还愿。亲自带领设计人员和工匠,到黄石崖沟口选桥址、搞设计、做预算,打算近期就动工建桥。
在黄石崖沟口建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沟深壁陡,小水长年不断。河面宽十多丈,河底全是烂泥,行人涉水常常被陷,每逢山洪暴发,便无法通行。这儿是保德通往河曲乃至口外的必经之路,人们迫切希望这里能有一座桥。
据设计人员估算,修一座象样的大桥,少说也得花近万两银子。王蕊哪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全部家当也不值5千两。但王蕊是个言而有信的人,自己说过的话决不翻悔,何况对天许过愿!他考虑到自己的家底,决定推迟建桥时间。一方面往下备料,做好建桥的前期工作;一方面广辟财源,增加收入,为建桥筹措资金。
除了办草场,他又向黄和硕召租了一大片荆棘地,招收佃农开垦耕种。他儿子王夭卫也向乌拉特西公旗租了一千多亩苇子地,开渠淤澄种田。并把原粮碾成米,雇船运回保德出售。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就在此时,王蕊不幸病故了。临终前对儿子说:“爹早就许愿要在黄石崖沟口修一座桥,但无力负担。这几年积攒了几个钱,正准备动工时却一病不起,建桥的任务只好留给你去完成了。”
道光十年,王夭卫正式动工建桥,中途也病故了。王夭卫的儿子王克恭继续完成父业。经过十年努力,大桥终于建成,取名继善桥(群众习惯称黄石崖大桥)。桥长80米,高23.3米。建桥时花掉白银一万余两,红盐吃了二十四石(也有的说一大船)。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工艺之精,投资之多,在古代保德建桥史上是首屈一指。
据说大桥建成后,很长时间卸不了碹。因为桥太高,跨度太大,工匠谁也不敢卸。后来幸亏上游下了一场暴雨,山洪才把碹给卸了。支碹的木料全部被洪水冲到黄河里,顺流而下,到了王家滩时又都涮到了岸边,王家的人没费多大劲儿就把木料搬回家里。
黄石崖大桥建成至今将近120年,仍然结实如初,载重40多吨的大卡车都能畅通无阻。而令人惋惜的是,2001年7月,天桥水电厂为防洪需要,把桥拆了,被一座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桥取而代之。今后,人们只能从有关资料中看到,或民间传闻中听到它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