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世相的画卷——评长篇小说《大晋商》
一部小说,让人产生阅读的愉悦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让人捧读再三似乎更难。当我读了王哲士先生的长篇小说 《大晋商》后,那种欲重翻书卷,再入佳境的想法时时萦绕于心。尽管冗务缠身,无暇分心,但作品中寄予灵性的黄河,疾驶千里黄河之上的长船,承载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黄土地,特别是那些活跃在这块特定环境中的有血有肉的形形色色人物不时浮现在眼前;那些附着于人物身上的哀怨凄婉的故事,曲折悬疑的情节,起伏跌宕的命运,大喜大悲的际遇,叫你感慨再三,过目难忘。
有人说,北方作家的创作往往主题非常凸显和直白。依我看,《大晋商》这部小说不仅有北方作家笔下的豪放爽直,又有南方作家笔下的含蓄委婉。书名《大晋商》,不言而喻,是写晋商的。一旦翻阅书卷,就觉得它并非一般的晋商小说。与一般晋商小说不同的是,它不写人们熟知的晋中商贾,而是独辟蹊径写了黄河船帮。虽说写的船帮商家,只不过“商”为载体,“情”则为乘客,商情、人情、乡情、世情寄托其中。再一琢磨,发现作者似乎并不专注于一个“情”字,他的视野放得很开,并不局限于永和关一隅。当你通读全书就会发现,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大 (从清朝末年写到抗日战争爆发),地域空间大(不只展现了永和关渡口,更写了千里黄河的晋陕峡谷;不只写了晋西南的山山水水,也写了晋商的腹地和太原府;不只写了山西,也写了京城和汉口),人物众多(数十个人物轮番出场),场景繁复,悬念迭出,叙事新颖,风格独特的一部以一人而牵动两个家族变迁和展现一个时代风貌的全景式小说。
一部好的作品,总是由好的人物形象和由他演绎出的好的故事做支撑,而好的人物,总是得用真情和心灵去塑造。可以说,作者在每一个人物身上都下了工夫,其中有血有肉感人肺腑的莫过于白永和与他的前妻杨爱丹和后妻柳含嫣。杨爱丹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身世之谜,黄河遇险,无端被休,忍辱苟活,大义还子,两度情殇,一生苦笑,一生郁闷,一生孤寂。她天生丽质,可惜红颜薄命,她生性懦弱,但大度能容,她可以亲去监狱救与她毫不相干的白永和,可以顾全大局成全本是情人的亲生父母,她又与白永和合作千里运粮,救济百姓,她可以不计前嫌亲去吊唁白贾氏,等等。杨爱丹是封建礼教摧残的不幸儿,这样一位可亲可爱可悲可叹的人物,谁能不为其深深同情和扼腕。柳含嫣同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较杨爱丹的一苦到底,柳含嫣却是苦尽甜来式的悲剧人物。她生于寒家,几经转卖,一直生活在底层。但她生性倔犟,做事泼辣,敢恨敢爱,敢做敢为,她冲破世俗的偏见,终于获得爱情和幸福。
读《大晋商》,给人强烈感受的还有地域文化的历史叙述。小说的中心舞台在永和关,黄河风情无疑是作者描摹的重心。黄河两岸的山川风貌,风物传说,激流险滩,轻舟飞渡,船家习俗,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无一不在作者笔下展现。如千里黄河水旱码头的碛口,黄河险滩大同碛,黄河奇观乾坤弯,黄河绝险壶口,以及龙门(禹门口)等,写自然充满神奇,写行船惊心动魄,这些景物一一映射在主人公眼里,流淌在读者心里。写永和关,古渡、古槐和古堡,沧桑而厚重,民情、民俗和民生,质朴而新奇。古渡,古槐,古堡,传说,文物,风物,营造了浓重的沧桑感和画面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古道热肠,质朴敦厚,充满神秘的色彩。世人皆知的他写了,写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世人陌生的,也写了,写得新鲜脱俗,别开生面。人物依托这样的氛围活动,氛围又为人物造势,可谓锦上添花,相得益彰。作者虽然依托永和关虚构了众多的人物和故事,但因有独特的乡土气息,有真实的人物形象,使人不得不为作者笔下地域文化的魅力所折服。通读全书,可谓世相风情跃然纸上,人物鲜活呼之欲出。那种历史的沧桑感、乡土的厚重感,人物的亲和感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
作者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技巧上,着力于意境的营造,注重语言的锤炼。全书文从字顺,明丽流畅,亦庄亦谐,时有闲云野鹤般的恬适,行云流水般的舒缓,诗情画意般的怡然,山雨欲来般的锐疾,它既有传统语言的雅致,又有民间语言的俚趣,达到以俗为雅的境界。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不仅注重外在形象和行为举止的描写,更着力于内心世界的开拓,在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中激活人物,出现不少精彩片断。如白鹤年白贾氏的貌合神离的明争暗斗,柳含嫣与杨爱丹的几次尴尬相遇,白永和黄河落难、黄河救人和黄河夜泅,王先生的起死回生的神技,白鹤年与白贾氏的临终赎过,白永和六十大寿的动人场面,以及开首的落魄而归和结尾的余音绕梁,等等,都给人留下撞击心灵的震撼和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