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风陵渡镇匼河背冰
这是一幅反映晋西南黄河岸边的劳动人民世代与大自然抗争、战胜自我、生生不息的风情画卷。这幅画卷至今已画了1800余年,而且还将继续画下去。它的作者就是匼河人。
黄河岸边的奥林匹克
匼河村位于晋西南端的芮城县
匼河背冰的民俗已沿袭了1800余年。1993年,我省学者发现并确认匼河为春秋早期秦晋交战的羁马古城遗址,距今大约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195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的砍斫器、刮削器,大、小三棱器及动物化石,代表了一种文化性质,称“匼河文化”,它上承西侯渡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渊源,距今已有60万年历史。匼河西北一公里许,是闻名世界的西侯渡遗址,距今约有300万年的历史,比云南元谋人还早。
传说一:
据传,这种活动是为祭祀一位农民起义领袖。背冰,相传始于战国时期,秦晋两军会战于匼河至蒲津渡时,与秦军展开数次激战,秦军屡屡战败,便退入城内坚守不出,并在城周围架起木材,浇上油。当攻城士兵逼近时,便点燃木材,使义军伤亡惨重。当时,匼河村有个青年刘正成得知这一消息后,便找到义军首领,说他可以破故火阵并愿意带人破阵。部队将这项任务交给他。刘正成很快便凑集一百余人。他们没有武器便以铡刀做兵器,到数里外的黄河里凿冰成块,背在身上投入火堆,终于灭火破城。
20世纪中期,匼河、阳贤、西阳、长旺一带的人们逐渐把背冰演变成为一种体育活动一一竞走。背冰这一活动,显示了人们骠悍、强壮的阳刚之气,反映了人们不畏严寒的铁骨精神和刚毅坚强的英雄气慨。
传说二:
据说,匼河背冰始于东汉光武帝年间。在古代,由于科学落后,人们往往把自然灾害看得非常神秘,因此,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祈求神灵保佑,匼河人也不例外。民间传说,东汉建武帝时,黄河水泛滥成灾,当地居民深受其害,流离失所,难以为生。幸亏东岳大帝黄飞虎神威显灵,迫使黄河水后退数十里,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纪念功勋卓著的泰山神,匼河及附近的阳贤、西阳三社村民集资修成了一座泰山神庙,并改村名为永宁堡,希望永远安泰平顺。每年这天,三社村民大兴祭祀活动,期盼神灵保佑,去灾降福,人寿年丰,世代沿袭至今。匼河庙会从正月二十八即泰山神圣诞之日开始,由三社中的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祭祀庆典。圣诞这天,从献殿至大殿门前,要摆设3排供桌,有二三十张之多,各类祭品陈列其上,祭品有养了3年的猪、牛,山珍美馐,佳茗名品,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二月初四。期间,神庙大殿内外,鼓乐之声不断,并有戏班伴随演唱。民间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有许多强壮小伙背冰、背碾,俗称“背冰”,即为此日。
背冰盛典
匼河背冰具有非常传奇的地方色彩。按照传统习俗,庙会当天,三社男女老幼五六千人都装扮成不同的传说或历史人物形象参加游行,游行队伍由一列列方阵组成。走在最前面的是龙凤方旗阵,由三社内年岁最长的老者带队。随后依次为长杆三眼土枪队、土炮队和东岳大帝仪仗队。仪仗队中第一匹鞍座华贵且雄伟威武,称之曰神马,由一武士牵引,不准骑人,只插一令旗,据说专供泰山神骑乘;第二匹名为丁马,供一品官员乘骑;第三匹为弓马,骑一挎弓武士;小伞和背花方队,各有五名男童前引。小伞和背花上皆缀列着金银首饰,如珍珠、玛瑙、宝玉、翡翠等等,称为“亮宝”,上面系着三社村民的捐献,以示心诚,祈求上天消灾赐福。包着枣红头巾,着紧身衣裤的精干士卒,他们身背大锣,数步一敲,显得庄重肃穆。后面跟着两匹高头大马,名为圣旨马和玉印马;再后是两列手执华盖、香幡、日月旗、金瓜、钺斧、朝天登的人员,井然有序,浩浩荡荡,宏伟壮观,俨然一派圣驾出京之势;尾后是一队背花锣鼓,花团锦簇,艳丽夺目;“背信子”方队中,大人们肩背一长棍,上立一小孩,装扮成古戏中的各种角色,表现民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压阵的是三节锣鼓队。由童女化装为宫娥擎“龙凤扇”开首,相随的是一位身强力壮的后生手执一面大型七彩“万人伞”,亦名“黄罗伞”,周围悬挂各种颜色的绢布帽,书写庙会布施的人名和金额,昭示村民对神灵的虔诚,褒奖其公德。最庄重也是庙会的最高潮是抬护神驾上庙。神驾内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塑像,数十名三社精壮强健的后生轮流抬护,一班六人,四人抬两人护。值班抬护者,阔步英发,龙腾虎跃,以显示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赫赫神威,一直抬护到庙内大殿归座。至此,大典活动全部结束。
民俗文化与时代同步
匼河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除了与大自然的严寒做斗争外,还要与多灾多难的黄河水作斗争,久而久之,形成了他们粗狂强悍的性格。一代一代的匼河人,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祖先不屈的血液,所以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乍暖还寒的日子,背冰便成了他们向世人展示自己张扬和顽强个性魅力的最好途径。
背冰这天,三社村民男女老幼皆可纵情狂欢。姑娘、媳妇们一改平日的羞怯、温顺之态,皆浓装艳服,饰演传统的民歌、小戏,且相互斗嘴、戏谑、耍闹,一副诙谐滑稽的娇憨态,大有惹人发笑的泼辣丑旦模样。年轻后生则别出心裁,或将自己化装成古代人最崇拜的偶像,诸如天神、圣仙、良臣、名将种种造型,或骑马、或乘车、或坐轿、或抬杠。其中最惹眼的是这样一群腰系兽皮、着短裤衩的后生,有的背扛大冰块、有的扛铡刀、有的扛大檩、有的扛门板、有的肩挑石门墩或石磨,有的代替牲畜肩扛碌碡,每个人的负重都在上百斤或几百斤,在古朴奇特的“背花撇锣”声中,走街串巷,沿途表演,争领风骚,出尽风头,显示出一派粗狂、强悍、刚毅的大无畏气概。庙会中最令人振奋的号称“匼河二杆子”的“背冰亮膘”,一队赤身的男子,腰系野藤或土布裤衩,身背铡刀、石磨和一大块冰凌,冒着春寒赤足列队缓缓行进,大展阳刚之气。背冰活动进入高潮,锣鼓声愈发高昂激越,寰宇在震撼中颤悠浮沉。化装成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与传说中的神仙、大圣们,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极像一副动人心魄的荒诞剧,又如“天方夜谭”般离奇,更似“桃花园”的飘逸仙韵,远古与现实,野蛮与文明,梦幻与追求,迷信与理智,此时此刻相互撞击,相互融洽,交织成一幅幅光怪陆离的人类与大自然既和谐又抗争的绚丽画面。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匼河背冰已大大异于往昔,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节目已演变翻新,体现出 河人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新编排的节目有《鸡彩车》,上面大书“闻鸡起舞”,有宣传国策的优生优育奔小康,有教育晚辈敬老的《墙头记》,还有提倡老年人丧偶另婚的《花甲恋》,以及具有极强的经济意识的《下海闯市场》诸多花样,让观者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我常想,1800年前,人世沧桑发生了多少巨变,匼河人为何能把他们的习俗保持了这么长久还能够魅力四射?仅仅是粗狂强悍的性格所致,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在翻看有关“北京人”的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生存最艰难的日子便是在冬季,因为冬季的严寒会夺取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的生命。”我想,匼河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除了与大自然的严寒做斗争外,还要与多灾多难的黄河水作斗争,久而久之,形成了他们粗狂强悍的性格。一代一代的匼河人,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祖先不屈的血液,所以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乍暖还寒的日子,背冰便成了他们向世人展示自己个性和魅力的最好途径。
1800年,沧海桑田,难得匼河人还保留着远古的风俗,折射出黄河中原文化的光芒,匼河古会已成为山西民俗文化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
TAG: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