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西平顺创建山区农村公路特色养护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公路网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4年10月14日 16:20


今年是周成富担任山西省平顺县古石线东寺头段养护队长的第四个年头。9月末,平顺连降中雨,公路巡查和清理塌方的重任,让老周和养护队员们忙碌了许多。提起月均几百元到1千元的收入,队员们坦言工资有些低。但目前平顺试点开展山区农村公路特色养护县创建,让养路工有了增收的希望。

 

提高收入是必然之举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路养得如何,养路工的表现很重要。每天老周都会早早地来到负责的路段清扫路面、边沟,有的时候还要负责平整路面,雨季的时候清理塌方,雪天的时候清扫积雪。

 

平顺县对公路养护的考核也十分严格。平顺县交通运输局制定了《县道、乡道日常养护管理及质量检查评定办法》,养路队长一年一聘用。日常养护工资与养护质量挂钩,年终排名倒数第一的养路队长解除合同。

 

繁重的养护任务、严格的日常考核,与不高的工资并不相称。可老周说,钱虽少,但咱对公路有特殊的感情。

 

平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石旭东告诉记者,平顺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收入每年只有1.6亿元,公路养护经费十分有限。如何调动养路工的积极性,除了继续发扬平顺的“三补”精神,提高养路工的收入是必然之举。

 

三种效益共同提升

 

从今年开始,平顺县将利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实施“创建贫困山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示范县”活动,以“发展低碳经济、关注绿色交通”为主题,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县道古石线幸运地成为这次示范创建的“先头部队”。

 

如果说以前平顺的“三补”精神是资金不足精神补、机器不足人气补、水泥不足石头补,那么如今的养护示范创建则体现了新时期的平顺精神—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如今,古石线坑坑洼洼的沥青路面被整修一新,标志标线齐全,安保设施也根据路段不同特点,分别采用了防撞墩、防撞墙和波形梁护栏的设计。

 

上班养路 闲暇种田

 

车辆行驶在古石线上,本应长在农田里的向日葵、瓜果、豆角,生长在了公路边,让人眼前一亮。

 

石旭东介绍说,种植农作物、花草等,完善公路排水设施,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边坡稳定。据了解,去年古石线发生大的塌方四次,总计一万多立方米。今年的强降雨量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塌方总量只有3000多立方米。

 

生态效益上去了,养路工的工资也有望提高。古石线西沟养路队长杨贵明告诉记者,这些作物由养路人员负责日常管理,他们平时在养路的空隙,就可以照看一下各自的“责任田”,有了经济效益作动力,现在大家工作更加起劲了!

 

此次试点建设,古石线共腾出空地30亩,每亩农作物、经济作物效益按照700元计算,预计今年纯收入在两万元左右。石旭东说,下一步,他们打算总结古石线、天桃线的特色养护经验,在其他线路推广种植连翘、金针等中药材以及其他适合当地高寒气候的经济作物。

 

截至2013年年底,平顺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99.8公里,全县共有养路工432名。随着养护示范活动的推进,更多的好举措将在全县推广,为改善道路路况、稳定养路队伍注入新动力。


TAG: 贫困县 山西省 中国 公路网 平顺县


顶:1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 (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51 (55次打分)
【已经有1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