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报纸发行中的山西霍州人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大家一看到这句话,或许并不陌生,前些日子央视一套热播的<乔家大院>使无数人身受感染,晋商精神在全国再次掀起波澜.我今天就想将"晋商精神"和我们教辅报纸图书发行人员联系在一起,更确切的说;山西有一支铁杆发行队伍,是他们遍及全国各地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存的价值,是他们的牺牲精神塑造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发行奇迹,在他们的努力下两份发行量上千万的报纸响遍全国,<学英语><英语周报>他们来自于山西的霍州.这个并不叫人陌生的名字.奇迹不断的在这里发生着.从来没有人讴歌过他们.他们总是默默的奉献着.这就是山西的发行人.可能有的人要问晋商精神指的是什么,我想我应该先阐明这个观点.
诚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诚信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诚信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严重困境,构筑诚信社会是我们十分紧迫的重任,而诚信正是晋商精神的精髓和最可宝贵的财富。诚信精准地道破了晋商创造商界奇迹的奥秘。晋商辉煌的大厦是用“诚信”的砖石来支撑的。
诚信是晋商对贫困和自身的超越。晋商是被贫困逼上漫漫商路的,但他们的义利观却超越了谋利本身,利在商外,利在信中,诚信不仅是晋商的商德,更是晋商的经商信仰、职业理念、从业追求、人生境界、行为规则和立身之本,诚信已成为晋商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山西商人在清代开辟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进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路,这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清代兴起的又一条陆上国际商路。西北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也是山西商人活跃之地,并进而 “远贾安息”(今伊朗)。山西商人从明代已在日本贸易,清代乾隆时山西商人范氏是赴日贸易的最大洋铜商,清末山西商人又在韩国、日本开办了银行。这些事业的成功,没有非常的气魄与胆略是不可能实现的。经商犹如打仗,险象环生是常事。他们不仅要经历天气环境之险,而且还常常遇到被盗贼抢掠及至丧失生命之险。如榆次人秦必忠自幼经商,胆识异常,清嘉庆时条行初兴,北人赴南省办茶,舟揖风波视为畏途,秦必忠坦然无疑,屡年经返,均获厚利。山西商人到包头经商,杀虎口是必经之路。有民谣称:“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心抖。”但是旅蒙晋商并不因此退缩,而是人越去越多,势如潮涌。为了适应社会不安定的现状,还有一些山西商人,自己练就武功。明代嘉靖时,为防日本海盗入侵,山陕盐商家属善射骁勇者500人曾组成商兵守城。苏州是晋商活跃之埠,“有山西客商善射者二三十人”。由上可见,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不畏艰辛,敢于冒险是明清晋商经商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当我们了解到晋商的这些精神,在看看我们遍及全国的发行人员,晋商精神永远在三晋大地传诵着,仍然在全国各地盛开着.
1983年的时候霍州人就背着麻袋在全国各地推销图书和<作文周刊><学英语>的合订本,当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盗版图书也十分的盛行,那时候可以说就是霍州人的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才使得他们得到全国报纸图书的欣赏.我去贵州出差时在毕节工作站,听霍州的人讲,他已经出来做资料已经20多年了,而且那时候大江南北都去了,而且选择了毕节,这一停就是20年.:"我们那时候做资料,没有电话,更不要说什么手机传真了,一有订量马上就给家里拍电报发货.一般到货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在报社仓库门口24小时排着长队要取货.当然都是现款,有的货比较着急还要给仓库的人员送点礼,才能提前拿到货."当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感觉他们真的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
时代真的不同了,在现在的经济腾飞的社会里,图书资料的发行越来越难,但霍州人仍然坚信的走着这一条路,在种种问题下,他们在不断的摸索着.曾经有一个特别知名的教辅报纸面向社会诚招大学生做发行,在他们认为霍州人大多数是没有文化的"土八路"并不怎么欣赏.可是经过他们的运做以后以失败而告终,而我们的霍州人仍然坚持着.这就说明今后的教育资料发行的主力军仍然是我们的霍州人.
写到这里我真的想对霍州的朋友讲,你们是好样的.今年7月的时候我去霍州进行了两次招聘前来应聘的是人山人海,有年过60的老人,有刚出校的学生,他们都是有着特殊经验的人,在大张村竟然有上千人在做教育报纸图书.这样的情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听他们讲,了解他们的故事真的给我的印象就是淳朴,善良的一批人.
对霍州人的评价我还有很多很多要说,我想只有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的来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