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会给太原带来什么:城市变得更优美更现代
靓丽时尚的汾河景区、碧水环绕的城西水系、新颖的山西大剧院、壮观的煤炭交易大厅……随着中博盛会即将召开,市民们发现,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变得更加优美,更加现代。记者发现,几年来,在煤博会、能博会、中博会等重大展会的带动下,龙城短时间内在城市建设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市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教育、绿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污水处理、公交覆盖等一些改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在迅猛推进,并成为了太原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今天:提前分享“大礼包”
“快了,就快修好了。”昨天上午,家住万柏林区南寒的李志强高兴地说。此时,他正站在西矿街与迎泽西大街的交叉口上,看着几天前才铺设的沥青路面,他忍不住在上面跳了几下。李先生说:“前两年西矿街结核病院往东的一段道路,基本上是夏天一地水,冬天一层冰,我开轿车根本不敢走,就连大块头的公交车和卡车走起来也不容易。”为了迎接中博会,我市开始大规模新建和改建道路,西矿街也被纳入其中。老李高兴地说:“都在说中博会的重大意义,咱水平不够说不了什么。可家门口这条路修好了,对咱来说是最实惠的,这是老百姓切切实实能感受到的好处。”
“如果把中博会比作过年的话,那我们没等到过年就已经提前拿到‘红包’了。”刚从汾河景区走出来的王玉慧女士意犹未尽,又站在了跻汾桥上。远处,座座桥梁利用夜幕展示各自的造型和色彩;近处,汾河景区的夜景色彩绚烂……这些,都让包括王女士在内的市民欣喜不已。
汾河景区南延、滨河西路南延……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直接的改变和影响。
昨天:记忆犹新说盛会
“这几年,咱这儿的盛会真是不少。想一想,感觉就像是昨天才开过。”和我市退休老干部赵贵明老人说起中博会,他这样回答:“接二连三地举办大型活动,感觉每办一次展会,太原的面貌就漂亮一点。”
赵贵明回想,2008年的时候,在晋商文化艺术周里,他到文联大厦、省民俗博物馆等地,参观了晋商会馆文化展、晋商之都书画精品汇展、太原老城图片展等展出,看了《一把酸枣》、《傅山进京》等精品大戏。没过了多久,他又在儿女的陪伴下,到煤博会参观。“晋商文化是一种精神洗礼,让我们从先辈的文化、精神遗产中汲取营养,古为今用;而煤博会接触的是世界上最新的生产技术、设备等,让我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老人总结说,如果不是本地举行大型活动,自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体验机会。“虽然老了,但中博会说啥我也要去看看!”
明天:期待未来更美好
有了过去的经历和现实的感受,市民们对中博会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借着中博会的东风,我们的城市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让大家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一些城市通过举办博览会、文化节之类的大型活动,打造出了城市的名片,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而且,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多了,可以把人们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还能吸引外界的更多关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大学生小黄说,身为太原人,他很关注中博会。“今天的报纸说,山西通过中博会获得了2.6万亿元的签约金额。我记得去年能博会的时候,是获得了2万多亿元的投资项目和意向。”退休干部林先生说:“这些投资要都落实了,那可不得了。在城市和经济发展中,咱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好处。这是值得期盼的事情。”
点评:发展迈上新征途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北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了民生工程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造福了市民百姓……
“这些典型事例告诉我们,举办大型活动可以带动城市的大变化、大发展。”省社科院谭克俭教授表示,重大活动已被当做是各国、各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具。从长远来看,中博会等重大活动可以提供内外两大动力,助推太原的发展。通过举办重大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实现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一流现代宜居城市和一流省会城市的宏伟目标,提供充足的内部动力。通过展会的辐射性和带动性,可以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吸引更多的外部人才、资金、技术,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外部动力。
“中博会会期只有3天,功夫在会前,更在会后。”学者认为,中博会提供了发展的东风。如何利用好这股“东风”,使我们的转型航船航行得更好、更远,是摆在太原人面前的一道考题。中博会的举行,意味着我们又迈上了全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