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尽框天下
李彦宏站在一块由12片等离子显示屏拼成的舞台前,台下几千名听众正用崇拜的眼神仰视着这位42岁的“中国互联网业最帅的CEO”的一举一动。他侧了一下身,屏幕上跳出一个巨大的百度搜索框。他在框中输入“坦克大战”,敲了一下回车,屏幕上立即出现6个“坦克大战”图标。他随手点了一个,最经典坦克大战游戏的画面立即占满了屏幕。 “这是我第一次玩儿,就玩了一个12个连屏的大屏幕的。”他有些得意地说。这是发生在2010年9月2日“2010百度世界大会”上的一幕,在这次技术论坛中,李彦宏首次公布了一个可以让像他这样从未玩过游戏的人也乐于尝试的新计划开放应用平台,通过该平台,任何应用开发者都可以通过开放的接口来实现与百度搜索的连接,让用户通过点击搜索结果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应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还要登录相应应用提供者的网站。 这只是他在去年百度世界大会上公布“框计算”战略的延续。不过,在去年的那次发布中,他并没有拿出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因此很多人也没有当回事。但时隔一年后的这次演讲立即引发了不小的骚动,那些产品和服务带有明显的数据和线上特点的行业从业者,认为百度的这一做法可能会断了他们的生路,因为过去他们的大部分新客户都是通过投放在百度的链接广告找到他们的,而现在如果不能成为百度应用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就将失去大量的流量。这样的担忧在杀毒软件、招聘服务、预定机票酒店、视频、游戏等领域蔓延。 盛大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娱乐公司之一,它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担忧的一种尖锐缩影。当百度在2009年11月份推出框计算的一个实质性服务名叫百度文库的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后,盛大旗下的网络文学公司盛大文学就立即发动了对百度的诉讼,认为百度文库中的一些文学作品侵犯了盛大的版权。在李彦宏这次轰动一时的坦克大战秀后不久,盛大文学又联合互动百科、当当网及数十家出版机构对百度提起了联合诉讼,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明确将11月份正式上线的百度文库定位在了中国原创文学的对立面上,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甚至向李彦宏发出公开辩论挑战书。 这丝毫不能阻止李彦宏的脚步。对他而言,这样的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用一句中国俗语就是“树大招风”。自从2007年以来,百度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份额便从60%稳步上升,随着今年3月份Google将其在中国内地的搜索服务器搬到香港,百度的份额进一步上升,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百度的搜索请求份额从第一季度的75.3%提高到了第二季度的80.2%,成为无可争议的一家独大。 不过,不像马化腾此前那样对类似担忧采取一种近乎不闻不问的态度,李彦宏开始利用一切可能的诚向外界传达这样的观点:百度只是一个中介媒体,即便它向内容和应用插手,也不过是为了完善用户体验,而不是为了赢家通吃。在一次论坛上,他甚至当着腾讯董事长马化腾的面表扬起腾讯的搜索引擎SOSO来,顺带也包括阿里巴巴与搜狐联合投资的搜狗,而实际上即使两者加在一起市场份额也没有超过3%。 但自从2003年百度推出问答式的社区服务百度知道后,他的这种“谦虚”的策略就越显得必要。从那以来,百度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从最初的搜索引擎一项增加到8大类近60种产品和服务,其中既包括类似MP3、视频、图书这样的垂直搜索,又有百度文库、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社区型服务,还包括“百度有氨等电子商务服务和一些客户端软件。 毫无疑问,这些产品和服务通过提供丰富的体验和设置一些激励手段,一方面增加了用户黏性,同时还为百度积累了更个性化的数据库这正是百度在与Google中国的竞争中以压倒性优势胜出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百度的总流量中,只有40%来自传统的搜索,其余60%来自上面这些带有社区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垂直搜索 另外一个好处则是,由于用户在使用类似的搜索或服务时,通常带有更强的目的,这就能吸引更多的广告主,甚至提高广告价,同时也使百度在未来深度商业化时较少伤害用户体验。这些带有明显的社区化和垂直化特点的服务还有机会使百度站在全球搜索引擎发展的最前沿,那就是如何通过网络的力量让最有发言权的人回答用户的搜索请求,而不是仅仅依靠机器来提供信息,Facebook也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服务已经积累了数以亿计的更有针对性的知识库,以及相关的专家库。以百度知道为例,每个用户要向所有网民发布寻求问题答案的帖子,都必须支付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主要通过你为其他人提供解答来赢得,而随着你回答的问题越多,满意度越高,你的个人经验值和财富值也越高。 现在,百度唯一缺的是更强的社交性,以帮助用户用更短的时间、更直接地向专家们“搜索”答案在不久前的旧金山全球Web 2.0会议上,《搜》的作者约翰·巴特尔向李彦宏问起了这点,他的回答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投入社区的怀抱,我们想让搜索更简单些”,不过他顺便拿百度知道炫耀了一番,以证明百度的前瞻性。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目前腾讯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服务商,而百度贸然“投入”可能会使百度与腾讯目前较友好的关系恶化,现在百度与阿里巴巴的关系已经彻底僵化,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站甚至屏蔽了百度的搜索。 有更重要和紧迫的事让李彦宏去操心。随着百度的股价不断攀升,投资者对百度的未来增长寄予了更高的预期。尽管在第三季度百度的收入和利润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整个市场的增长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在2008年第四季度之前的几年,市场每年的增长都在60%-100%,但在那之后市场就再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水平。 “百度拥有很大的流量,这种流量和腾讯是可以媲美的。但问题是它的流量变现途径主要来自于竞价排名,还有大批的流量没有变现,尚未获得商业价值。百度要获得持续性增长,需要去找一些新的盈利模式。如何把流量变现,这是百度的核心问题。”艾瑞咨询研究院院长曹军波说。据艾瑞的数据,尽管百度在第二季度的流量份额超过80%,但其收入份额只有71%。另外搜索广告也还存在一定上升空间,第三季度中国搜索广告占全部网络广告的比例为31.1%,而在美国2009年这一数字接近50%。(注:在判断一家公司是否进入某个领域时,以公司是否推出产品并将其纳入公司战略为标准,比如中国雅虎可以看成是阿里巴巴在新闻门户领域的一个战略业务,但雅虎推出的博客等就不宜视为阿里巴巴的一项战略。) 早在2008年,百度就试图通过C 在此期间李彦宏还进行了另外一种尝试,这次收效明显。2009年,在经历了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收入下降后,李彦宏在高管团队和大部分客户的反对声之中强行于年底推出了凤巢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在原有的算法中加入用户体验的因素。之前百度的搜索结果与广告链接混在一起,给用户体验造成了越来越坏的影响,新的系统对广告与内容进行了区隔,增加了客户投放广告的针对性,并开发了一些以前没有、但也很有价值的关键词。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推出凤巢系统的当季,百度的收入份额曾从之前一个季度的历史第二高点63.9%下降到58.8%,但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份额开始强劲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李彦宏重新开始考虑直接介入一些具体的应用,他将这项战略称之为登录页计划。登录页即用户在点击搜索结果中的链接时进入应用的页面,之前用户在点击百度链接时进入的是别人的网页,现在李彦宏希望百度自己能够参与到一些特定登录页的生产中去。这一方面可以丰富用户体验,让用户在百度的页面停留更长时间,就像百度之前已经在社区领域进行的尝试一样,但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新的收入渠道打开一扇门,当面对电子商务、游戏和网络视频这些互联网新的流量或收入增长引擎时,就更是如此Google对Youtube的收购以及最近对Groupon的收购努力部分就出于该目的。 吸取了在“百度有氨上的教训,这次李彦宏决定采取让新业务独立以及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目前主要的行动包括与日本最大网上购物商乐天合资成立B 而在另一项目视频网站奇艺中,百度则更为主动,该项目由百度和美国私募股权基金普罗维登斯一起投资,后者首期投入资金就达5,000万美元,但只占有少数股份,百度占有多数股份,李彦宏则亲自担任董事长。 2009年夏天,当全球最大的媒体通信与高科技私募股权基金之一普罗维登斯董事总经理童小幪找到百度,试图在中国复制hulu的成功模式时,几乎是与百度方面一拍即合。当时百度正考虑在视频方面有所作为,因为Google已经收购Youtube,而普罗维登斯正好是视频领域后起之秀hulu的投资方,hulu在成立的一年半时间里便实现了盈利不同于Youtube主要靠用户之间的短片分享,hulu本身就是几家传统的影视大亨共同投资建立,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正版的长视频影视。由于这种模式解决了困扰Youtube模式的版权风险,以及能留住用户更长时间,很快得到了广告主的认可。 “hulu成功很大的一个经验就是,你必须是跟占据价值链最上游的人在一起合作。在美国,前四五家内容提供商就把整个内容市场全部给垄断了。在中国恰恰相反,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超过5%的市场份额。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特点是界面为王,毫无疑问处于价值链最上端的就是百度,而百度在视频搜索领域更是占据了近乎垄断的份额,所以百度自然就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童小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