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西转型跨越发展——资本兴晋奏强音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日报   发布者:张巨峰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3年10月14日 11:00


    8月29日,随着三声铜锣响起,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市营业。866家来自省内各行业的中小企业在这里挂牌展示,寻找融资、股权交易的机会,等待与资本市场作第一次亲密接触。

    “股权交易中心开启了山西资本市场一个新的时代。”该中心牵头组建单位、第一大股东山西国信集团负责人张广慧如是评论。而股权交易中心的另一位积极推动者、山西证监局局长孙才仁对这一盛事不吝赞美之辞:“山西资本市场盛开了又一朵鲜花。”

    鲜花盛开于肥沃的土壤。

    对于山西来说,资本市场的土壤来自晋商先辈积淀数百年的金融基因,更来自“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实践,以及转型综改试验带来的金融创新需求和发展机遇。人们注意到,正是在此背景下,山西资本市场最近3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奏响资本兴晋的强音。

    对于山西这样一个长期以煤为主的省份,无论是经济总量翻一番、实现跨越发展目标,还是探索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都必须解答两个现实问题:钱从哪里来?企业将往何处去?我们曾向传统金融业寻找答案,也曾问计专家学者,得到过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日益凸显的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社会资金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告诉人们,处在经济转型期,传统金融业配置金融资源有其局限性。山西转型跨越的两个现实问题,更多要靠资本市场及其所提供的市场化机制来解答。事实上,资本市场已经站上了转型跨越的前台。

    最近几年直接融资的爆发式增长显示,资本市场成为山西经济除银行业之外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从一组数据看,2008年,我省直接融资额仅为135亿元;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创下1087.24亿元新高,首破千亿元大关,融资额进入全国第11位。今年上半年,在上市审批暂停的情况下,我省直接融资继续高速增长。截至6月底,直接融资额达679.74亿元,同比实现82.92%的增速,融资额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银行业间接融资以维持存量为主,而资本市场带来的是增量,可撬动数倍银行贷款。山西证监局预计,今年全省直接融资量有望超过1500亿元,为经济转型带来强劲的资金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上市、增发,获得股权融资;发行公司债、企业债,获得低成本稳定融资;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此外,最近两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山西的发展,还为省内雄厚的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化找到了新出路。

    2011年11月30日,山西首只大型私募基金同仁基金成立。今年6月,作为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重要举措,省中小企业创投基金正式成立。此外,长治、晋中、晋城多市发起组建私募基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山西私募基金规模已超过100亿元,成为驱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资本市场还解答了“山西企业向何处去”的问题。答案是: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规范发展和做强做大,打造百年老店。2009年,山煤集团借壳中油化建成功上市,注入37.9亿元资产,上市之后市值涨了5倍多,增值约200亿元,企业实力实现 “撑杆跳”。山西证券2010年登陆中小板,上市之后实力大增,今年成功升级至A类券商,成功并购老牌期货公司格林期货;此外,振东制药、仟源制药等企业先后登陆创业板,无不从资本市场获得巨大发展动力。

    资本市场还在全省产业整合中扮演了主角。2012年,同煤集团成功重组漳泽电力,使煤电一体化从资本市场收获丰硕成果。今年4月,另一桩重大资产重组案披露,通宝能源与晋能集团将在资本市场平台握手,整合省内煤电运资源、助力煤电企业协调发展。

    如今,在山西城镇化破题的实践中,资本市场继续担当重任。4月,灵石、襄垣、武乡同时发起组建3只全国首创的城镇化建设基金,迈出探索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融资路径的第一步。由此,顺应未来城镇化带动经济工作重心下移这一趋势,山西资本市场触角向县域和“三农”延伸,开启了“接地气”的新探索。

TAG: 山西


顶:0 踩: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3 (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8 (69次打分)
【已经有1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