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经验”引领山西产业结构转型
长期以来,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格局令全省所深思、为世人所关注。十几年来,山西也一直在探讨转型发展的道路。
太原作为山西省会城市、全省综改区和太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担负着在全省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任。近几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转型”,在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产业以及全产业链的布局方面成绩卓著。
在“中博会”上,省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太原经验”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在山西省内以及其他中部城市的实施,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 产业结构转型战略明确
面对“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太原市确立了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进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定位、新目标。
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重点之一是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统领着太原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实施。其重点建设“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和“四大服务中心”。
工业新型化要大力发展重型机械和矿用成套设备、铁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不锈钢、高性能特种钢、高性能镁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产业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园区,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高起点规划文化旅游业,大力度整合各种资源,高标准建设精品线路,高水平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以能博会、中博会、晋商论坛为平台,大力发展会展业,拓展规模、丰富内容、扩大影响,打造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创新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把现代金融业作为推进全市、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同时,太原市加大力度,引进上马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加速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当前,太原市产业结构转型呈现出 “一增一减”的显著特征,“一增”主要是新兴产业投资比重上升,发展速度加快;“一减”是指传统高耗能产业投资回落,增速明显放缓。表明全市产业结构转型进程加快,质量提升。
B “全产业链”布局意识超前
“中博会”期间,中部六省在讨论外来投资模式时,提出一个共同的期望,即“全产业链”的布局。在这方面,太原市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布局,成为一个成功典范。
太原市借鉴世界500强企业在东部地区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成功经验,打造基地型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发展,一是强化政府导向作用,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能力。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制度阻隔,因地制宜制定现代装备制造业支持发展政策,合理规划产业总体布局,促进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对区域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二是优化整合产业链条,构筑企业共生网络。在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融入产业合作网络,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明确中小企业市场定位和优势,形成规范的具有良好信誉的现代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基地,从而推进现代装备业配套协作体系建设,形成大中小企业之间竞争中有合作的企业共生网络。三是规划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根据太原市装备制造业优势、特色门类,加快发展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强调规模性、专业化和集聚性,培育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产业链完整、发展环境优化、布局相对集中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并充分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C 吸引500强企业想到做到
如何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的目光,进而引进、把500强企业留在太原?为此,太原市下了不少工夫,千方百计降低引进企业在太原发展的关系协调成本,提高企业发展的确定性和理性预期,把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作为推进基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保障。
首先,太原市致力于创建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坚决纠正“以罚代管”、“只收费不服务”等损害发展环境的做法,坚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种侵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非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保障投资者及其企业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为企业和客商创造安居乐业、平安经营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创建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以建设效能政府为重点,实施政府服务流程再造,大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取消、调整、下放、不公布市级审批事项215项,减少幅度达56.5%。实施项目推进领导负责机制,围绕产业转型项目,落实首办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对于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亲自抓。
三是创建完善的公共服务环境。加强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引进企业的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揽子解决引进企业员工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生育、住房、失业救济等多项社会保障,解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以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各项改革为重点,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海关等综合配套政策方面率先创新突破,构建推进基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布局的新体制、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