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科技管理创新山西“路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4年8月26日 11:20


补“短板” 通“瓶颈” 拆“篱笆”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销售额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比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等指标首次纳入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任务;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或合办科技型企业的,3年内保留其原有的身份和职称……为谋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契合度”,我省努力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补长“短板”,打通“瓶颈”,拆掉“篱笆”,近两年来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山西“特色”的重大改革。其目的就是—

 

以焕发创新活力、促进低碳发展为目标,以强化顶层设计、建设创新驱动战略体系为统领,以全面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以凝练和实施煤基产业创新链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为抓手,以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资机制为支撑,坚持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顶层设计,直指创新“短板”

 

去年下半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山西省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和《围绕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拟重点安排的科技攻关项目指南》等五个重要文件,形成了“131”创新驱动战略体系。从而在全国首家完成并实施了省域创新驱动行动顶层设计,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引领、战略支撑、战略抓手、战略保障,为全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设计了路线图。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速,‘速度效益型’的传统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形势所迫,更是发展所需。”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表示。

 

山西省作为资源型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是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短板,“131”创新驱动战略部署的顶层设计即是针对于此。

 

全面创新,直指“小院篱笆”

 

近年来,山西省在科技计划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项目重复立项,资金无序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衔接不紧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为此,省科技厅统一思想,打破部门内权力分割,冲破传统管理模式禁锢,大胆实施改革“大手术”。

 

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对传统的以业务处室职能设立科技计划、切块分配研发资金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整合科技计划体系,根据山西省情特点和科研规律,将省级科技计划由原15个重组为8个,形成了以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为龙头和主体,软科学、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等计划配套衔接的新架构。

 

改革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伊始,就把科技管理改革、惩防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健全制度,把项目决定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定了《山西省省级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山西省产业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产生办法》等。项目组织、评审专家、立项结果、资金安排等实行阳光作业,全过程追溯问责;再造流程,把顶层设计和基层申报有机融合。省级项目立项,以产业创新链为基础,基层单位根据指南自主选择创新重点。项目实行分类评审,软科学、基础研究等以同行专家为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等加大企业专家比例,实行科技报告制度、专家轮换制度、科技资源共享制度等。

 

这些改革,使科技项目立项过程更加透明,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从源头上解决了以往创新链条存在的“肠梗阻”现象。

 

产业创新链,直指关键“瓶颈”

 

长期以来,山西省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产业结构中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且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水平受制于诸多关键技术“瓶颈”。

 

为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互为促进、深度融合,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关键技术的瓶颈制约,今年以来,山西省科技厅把编制产业创新链作为科技工作的第一抓手,围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路径和创新方向,针对占全省80%工业产值的煤焦冶电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的技术升级,本着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和基础需求导向的原则,选择了煤层气、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机装备、新材料和富碳农业等7个重点产业。在完成煤基产业创新链编制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积累,特别是省政府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继续组织编制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食品和医药产业等7个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

 

产业创新链的凝练,不仅从技术路线的角度,完善和修正了山西省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促进了高附加值新产品的诞生,而且明确了产业链各环节科技创新的重点,为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了依据。已编制完成的14条产业创新链,涵盖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主要产业领域,第一次完整绘制出了全省重点产业创新路线图,摸清了家底、找到了差距、确定了方向。

 

杠杆“撬动”,直指投资难题

 

为更好地发挥政府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作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山西省科技厅拓宽实践思路,不断创新科技投融资机制,努力实现科技投资的结构优化。

 

改革了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机制。明确提出山西省级各部门设立的研发开发类和科技创新类计划项目80%须由企业牵头承担。突出需求导向,2014年集中省本级科技研发经费的70%(3亿元)投入到煤基产业创新链凝练的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市场导向项目要实行“后补助”支持方式。

 

建立了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搭配机制。制订了《关于鼓励和发展联合研发基金的实施意见》,省科技厅与晋煤集团分别出资100万元和900万元,联合设立了“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与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300万元和1500万元,联合设立了“山西省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振东专项基金”。以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为例,目前已经成功实施2012、2013两个年度联合基金项目,共立项37项,实现了政产学研合作攻关。

 

理顺了重大科技专项企业配套资金机制。对产业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立项上明确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实施上把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资金配套能力作为承担项目的优先条件。

 

通过改革,提高了重点科研项目投资强度,使有限的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投资的示范效应,更撬动、吸纳、引进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基础研究,促进企业在降低开发成本、降低投资风险的情况下,研究成果顺利得到应用,技术进步水平得以提高。

 

短评

创新就是一种力量

 

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山西省作为资源型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是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短板。既有与全国相同的共性问题,比如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购置、封闭运行、低效使用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也有山西省比较突出的个性问题,如科技攻关的重点对主导产业支撑、引领不够。煤焦冶电占全省经济80%以上,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不足,2007年-2012年科技部监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山西省有四年倒数第一,两年倒数第二;科技投入强度、创新资源的质量和水平与全国差距较大,2013年全省R&D经费132.3亿元,占GDP的1.09%,远低于1.97%的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仅有3个,只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且全部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尚未实现零的突破。2012年R&D人数为2.7万人,居全国第19位。

 

深层次分析,所有问题产生的核心是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活力和动力严重不足。刮骨疗伤,山西省开启了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大步伐。

 

过去科技人员申报项目,关注的是能否立项、能否争取到更多的经费,积累职称评聘的资本,体现较多的是单位荣誉、个人需求。现在科技人员申报项目,则必须从全省的重大创新需求中,找到自己最擅长、最有条件和能力去研究突破的课题,争取课题需要在公开公平的评审中同台竞技,使课题立项更加贴近经济社会需求,从而促进了科技管理由单纯的项目管理向综合的资源管理方式转变;过去科技部门工作比较侧重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科技管理干部只关注所分管项目的进展,对项目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过问较少、研究较少。现在科技厅干部必须熟悉全省产业及技术状况,必须熟悉新的研发组织模式,才能完成项目组织并实施管理,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部分计划管理权力过于集中、资源过于分散、管理难以奏效等难点问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水平和科技资源的效率大幅提高。

 

科技管理的创新,打破了固有的“篱笆墙”,更加激发了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据了解,目前,山西省科技厅正在开展公共实验室、综合性检验检测中心以及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设计工作,按照“政府主导、整合集成、虚实结合、共建共享”原则,探索采用项目招投标、共享资源集中采购等全新的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通过发放补贴、创新劵、会员制、联盟制等手段,建立资源共享网络、创办研发实验基地、开设行业(区域)分中心,以期有效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壁垒,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社会化。

 

我们相信,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下,通过持续不断地大胆探索和实践,山西省的科技创新环境会越来越好,科技创新将为全省创新驱动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TAG: 二氧化碳 发明专利 高新技术 山西省 生产总值


顶:0 踩: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 (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71 (34次打分)
【已经有1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