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市”引起“土木之变”
“马市”引起“土木之变”
“马市”是明、清两代为了边境贸易而设立的市场,内地的绸缎、铁器、粮食等货物可以在“马市”内与蒙古部落的牛羊、马匹进行交易。而位于大同市北40公里的长城脚下、与内蒙古交界的得胜堡“马市”则是明清两代交易的主要地点。
明正统三年(1438年)4月,明王朝为了减少刀兵和战争,羁縻北方强悍部族,批准了当时大同巡抚卢睿的请求,在得胜堡开设“马市”进行平价驼马交易,朝廷还派出懂得蒙语的“翻译”协助,与以脱欢为首的瓦刺部落进行交易。
“马市”的开设可以说是当时明朝廷和瓦刺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措施。明朝廷需要边境的和平和瓦刺部落的牛马,而瓦刺需要内地的粮食、铁器和绸缎。这样,卢睿的主意换来了十多年的安宁和和睦。
而得胜堡“马市”也开启了中原汉民族与长城外蒙古各部落的友好贸易和往来,一直持续了11年。
到了明正统14年7月,因蒙古瓦刺部落首领也先认为明朝官吏裁减马价,便举兵大肆入侵中原,主力直逼大同。明英宗在王振鼓惑和挟持下,不顾臣僚劝阻,决 意亲征。由于王振贻误军机,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刺军包围。1449年8月31日(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瓦刺军发动进攻,明军全线崩溃。 在混战中,王振被明将樊忠以锤击死,英宗被瓦刺军俘虏,50多万明军死伤过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使明朝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成为明朝由前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马市”三起三落
饱受战争之苦的明朝廷和瓦刺部落同样都损失惨重,亟需休养生息。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大同总兵仇鸾与大臣严崇嵩秘密派人贿赂瓦刺首领俺答义子,以求重设马市,平息战争。朝廷也拨出10万两白银在大同镇羌堡和宣化两地再开马市。
然而,不平等的委曲求全也注定了二次开启“马市”的短命。贸易中,俺答要用次等马匹换取与优等马同样的物品,得不到目的就经常在大同开马市时领兵攻打宣化,宣化开市则打大同。明朝廷一气之下,第二年便再次关闭了马市。
之后20年,明蒙边境战争频繁不断,双方疲惫不堪。尤其是蒙古方面,“各边不许开市,毡裘不纳夏热,锻布难得,战火又使边外野草烧尽,冬春牲畜饿死无 数。”一方急需布、绢等日用品,一方要补充马匹、耕畜。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汉鞑两利”的原则使俺答明白了和平和友好的重要性,双方促使“马市”第 三次开启。
第三次“马市”依旧主要选择在得胜堡,并同时在沿长城一线的新平堡、守口堡开设。瓦次诸多部落分散在各个马市进行交易。此后50多年再无战争。
战争因“马市”起,也由“马市”而落。同样,贸易和战争在此消彼长后找到了它的归宿。
“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人”,自古善商的晋人自然不会放过这边关星罗棋布的“马市”生意。就在明嘉靖年间战争频繁之时,正规的“马市”关闭,但 商业需求依旧存在。长城沿线的蒙、汉人民依旧驱赶牲畜,带着粮盐茶帛等偷偷聚于长城一线,暗中交易。这其中,晋商的身影成为解决蒙族人民经济困难的中坚力 量。
虽然得胜堡位于蒙汉边陲,地势偏远,但“大同士马甲天下”,得胜堡一直是山西商人活动的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汉族农耕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明代中、后期的和平时期,以得胜堡马市为中心,沿长城一线,有包括守口堡、杀虎口、镇羌堡、新平堡等大大小小10多个贸易“马市”。此时,正是晋商在边关的鼎盛时期。
据记载,晋商从中原地区大举采购茶、绸缎和日用品,然后运往大同诸多“马市”,换回马匹牛羊和牲畜制品又运往中原南方各省。
可以说,晋商是在家门口做生意。
及至清代,晋商更是跨出长城,走串帐篷,送货上门,甚至把货物赊销给蒙族群众,生意越做越大。
另外,当时的大同炭也成为晋商对蒙族贸易的主要物资。于谦在任山西巡抚首次巡查大同时写道:“灶头炽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准确地概述了大同炭当时已经成为贸易的主要物品。
正是这种集聚在边关的贸易,使蒙汉民族展开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而晋商,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穿针引线的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马市”凄美的爱情故事
那吉是瓦刺首领俺答第三子铁背台的独子,那吉自幼丧父,由俺答妻子克哈屯一首抚养成人。俺答夫妇视那吉为掌上之珠,倍加疼爱。那吉与禹扯金自幼青梅竹马 并私定终身。俺答为了联合部落袄儿都司对抗明朝廷,遂要强行将禹扯金嫁给袄儿都司。那吉一气之下,与禹扯金穿着汉服深夜出逃,跨过长城进入得胜堡“马市 ”。得知那吉逃婚后,大同总督王崇古收留了两人,二人与王崇古的女儿又成了好朋友。
俺答之弟窥视首领之位,派刺客混入得胜堡欲刺杀那吉,以造成与明朝的战争。
那吉、禹扯金和王崇古女儿三人游华严寺时,刺客箭射那吉,被王崇古女儿舍身救下。
王崇古忍受着失去爱女的痛苦,坚持与俺答和谈。
王崇古的行为感动了俺答首领,双方签约谈和。那吉也携未婚妻恋恋不舍地回到部落,并发誓决不与明朝开战。
从此,长城内外迎来了持久的和平。两个近百年相互仇视、兵戎相见、战事不断的民族一释前嫌,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两种文化在这里融会浸 润,出现了“东自海台,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的局面。在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里,“沿边旷土皆得耕牧”、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其功绩彪 炳史册!
大同市青年晋剧团依据这段史实编写了晋剧《边城罢剑》,将其搬上戏剧舞台传唱,一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