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精神与我的教育思想
我常想:生活中,有些地方是适合赏玩,而有些地方是适合发呆的。在山西,这个孕育了晋商、写下了商业传奇的省份里,每一条街道,都应该适合泯茶遐想、驻足遐思的,最适宜温酒、促膝、席地地交谈。在阳光和煦的午后,或是在夜空里升起清风明月的时候,行走在任何一座古城的街头上,似乎只要拐进某条小巷,直进某个院子,就仿佛扣开了岁月的重门,步入了历史的天空。每一道门槛上的磨痕和屋檐上的沧桑,都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温婉动人,或曲折回肠。就在你发呆的时刻,冷不丁地便会一个穿着长衫的身影,从深巷中走来,从历史中走来,穿行过车马喧杂的大街,突兀地映入眼帘,又攸忽地飘然而逝。
关于晋商,我知之甚少。尤其让我惭愧的是,我先前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直至看了《乔家大院》,通过乔至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我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研究晋商的冲动,作为一个有着各种梦想的人,我期待在研究晋商们的奋斗历程中能给自己些许启示。
一
一曲《走西口》,我很早就能哼唱,在那缠绵悱恻、宛转悠伤的旋律中,清晰地表达着“哥哥”和“妹妹”的无奈,这无奈应该是来自于那块土地的贫瘠。关于这一点,赵树理等“山药蛋”派作家们笔下的“小二黑”和“李有才”等人物形象,更是传递着这一信息。在我看来,那里的人们之所以革命的觉悟那么高、斗争得那样彻底,就是因为那里穷,穷则思变。大寨的故事则进一步告诉我:那里最为生动的景观就是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一把沉重的镢头和一排排整齐的梯田,骡子、古井、大院、缠小足的女人……这是我最初对这块土地的全部认识。
然而,在我借助网络走进山西,循着山西商人的足迹,在地图上去寻找他们的曾经穿行到和曾经留下许多故事的地方时,才渐渐地滋生出许多崇敬,而且愈来愈强烈,愈来愈震撼。在这块土地上,不仅能出陈永贵和大寨村,更能出雷履泰和日升昌、乔致庸和乔家大院。直至近代,提起孔祥熙、霍英东的名字,相信人们一定又会浮想起许多商界的传奇。
我研究“晋商”,是从电视开始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源票号》再到《乔家大院》,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作为一个文化人,我研究晋商,不免带有职业倾向地选择了从精神的视角切入。
二
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样一句话:“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中国看西安,五千中国看山西。”讲述山西的故事,就如打开了一坛陈年老酒,醇香辛辣都能品出不同的风味。
到山西看大院,最盛名的要数平遥,因为这里是晋商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道光四年,雷履泰在平遥创办了中国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此后的一百余年间,票号就成了这座古城历史中最为厚实的一部分。我曾心存疑问:在那个生活水平极低的年代,他们凭什么可以汇通天下?在一番研究之后,我对山西商人的精神越来越佩服了,他们重然诺,讲诚信,强调先做人,后经商,他们认为经商虽然以赢利为目的,但凡事应该以道德信义为根据,所以晋商把守信不欺作为经商准则。在我看来:守信不欺是晋商的成功的第一条法则。直至今天,我们还在强调加强信用环境建设,还在致力于建设信用经济,还在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导向,我们还在为信用缺失而呐喊,殊不知早在几百年前,晋商们就已把守信当成一种商业自觉,他们自觉地维护、自觉地遵守着由他们自己约定的游戏规则。
教育需要诚信吗?我想没有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的确,我们的教坛也有着许多怪现状,耳闻目睹方中,诸如欺骗、哄瞒、弄虚作假等现象比比皆是。记得我的一位原同事曾经写过一篇《体育比赛也需要打假》的言论,大意是现在的学生运动会上,专业运动员代替高中生比赛,高中生代替初中生比赛,初中生代替小学生比赛,你辛苦训练几年,带着货真价实的学生去参赛,结果却不如别人请一些雇佣军玩一回。这几年中,媒体批露出的关于高考舞弊、自考舞弊等案件不绝入耳,人们在担忧:教育是不是已经走入了急功近利、丢掉诚信的畸形轨道?
这种担忧我也有过,而且一直在心中存留。教育是浇灌心灵、塑造灵魂的伟大工程,如果这样的工程都成了“豆腐渣”,那么,民族的脊梁就失去了建架之基,社会的大厦终将有轰然倒塌的一天。
三
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
这名话出自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之口,在他看来,山西人从商者甚蕃,而且所涉及的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我想:晋商之所以写出的商业传奇,主要在于他们的“贷通天下、汇通天下和经营天下、赢遍天下”,在他们有为盛时刻,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从蒙古草原的骆驼商队到扬州起锚出海的商船,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醋坊到贵州茅台酒厂,都有山西人在酿造、出售;南起香港、加尔各答,北到西伯利亚、莫斯科,东到大阪、仁川,西达塔尔巴哈台、什噶尔、阿拉伯国家,都留下山西商人的足迹。他们中有不少人可以用蒙古语、维吾尔语、俄语,与北方少数民族和俄国人洽谈贸易。当今晋商遗迹随处可见:扬州的亢园、苏州的全晋会馆、毫州的老西庙等等。晋商在商界称雄近500年,他们的足迹篇及大江南北,现在贴在各商铺门前的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用在晋商身上是最贴切不过的。
晋商的成功,是他们们凭着一股开拓的锐气和进取精神换来的。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一般认为,越是文明悠久的地方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越是落后,因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通常有着一种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的传统,他们对外来文明存有与生俱来的排斥和拒绝。但是,显然山西人是一个物特例,据太谷县志记载:“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土俗殷富,实由此焉”。面对家乡的贫困和拥挤,他们不是安贫守苦,聊以度日,也不是撬门入户,巧取豪夺。他们感觉到了拥挤,却又不愿意倾轧乡亲同胞;他们不相信不劳而获,却又不愿意将一生的汗水都向一块狭小的泥土上灌浇。于是,他们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空,试图用一个爷们铜色的双臂劈划出一条摆脱贫困的大道,他们义无反顾地“走西口”,因为他那没有多少知识支配起的观念世界里,他们坚信:只要敢于走出去,只要悉心寻求、刻苦努力,口外就是一块生气勃勃的生命空间。
晋商的进取精神为他们创拓出宽阔的生存空间。教师要不要进取呢?当然要!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面对鲜活灵性的教育对象,面对经常调整的教育内容,面对推陈出新的教育理论,循规蹈矩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不能“用发霉的奶酪去滋养新一代”。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对于教师而言,拥有自己的思想,是孕生人格魅力的基础。而思想的创生,在于永不自满、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在于对以有限的生命时间对无限的知识海洋的探秘。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不会人云亦云,就会永记教育良知和教育责任,胸怀教育梦理和教育追求,就会充满激情地进取,满怀希望地开拓,他的生命也会因此而更加美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