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福:削面刀要削出山西品牌
饭前,他一句问候:“老乡吃啥?”饭后送出门又不忘叮咛:“老乡您慢走!”去年3月,记者偶然走进太原市南内环街一家名为“草根削面馆”的小店,认识了饭店老板张元福。大年初七,记者路过南内环时,居然发现这个小店早早开门了,而周围几家像模像样的饭店还在休息。前几天,记者走进饭店问他咋这么早就开门时,他嘿嘿一笑:人勤地不懒。
说起开餐馆一事,仅仅27岁的张元福微微一笑:“也没啥,咱就是个胆大!”他的餐馆属快餐性质,简单的刀削面,外加几样凉菜,典型的家常口味,打理得整洁干净。由于价格适中,每到中午往往客满,来晚的客人却甘愿在这里排队等待。食客大都是机关单位的白领和附近高校的学生。
初次接触这个年轻人,感觉他不像个老板,倒似饭店里的伙计,忙里忙外,有时还站在门口迎客。仔细一问,原来他居然是个中专生。2003年在太原某专科学校毕业后,张元福觉得就业竞争激烈,学校也没多大名气,找到一个收入较高的好单位很难,而且他对所学专业也兴趣不大,于是,他没有像大多同学那样去各处打工,而是拜师学艺,学做常人看不起的“刀削面”及辅料、配料。两年后,他把在老家遍地开花的“大同刀削面”移植到省城,请了专业厨师,自己当助手,在太原开起了“草根削面馆”,当起了小老板。
张元福介绍,当年,这家30平方米的小店不到10万就开起来了,其中最大一块资金是房租,因为是底商,价格很高。“一碗刀削面,配上一两个小菜,花十来块钱,就能吃得挺舒服。”张元福边接受记者采访,边给进门的顾客介绍着。
起初,张元福也面临着种种“考验”,比如应对工商、卫生部门,他开始是靠老乡关照,帮他引荐、说话,后来他就有了自己的经验和主意:小店是他这个学生开的,按国家政策应该受到“优待”,他还招用了不少学生,也帮政府带动了就业。这些“道理”讲给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认可,还挺佩服他的勇气。
他说:“老话说付出就有回报,你看,现在干啥也不容易,特别是干服务这一行。我开这个小店,一是走出来自谋饭碗,不让父母操心,二是锻炼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个基础。”
从去年的经营情况看,餐馆一般中午生意爆满,周末来消费的顾客不是很多,每月营业额有七八万元,一年下来近百万。刚开始,这个小餐馆很需要人手,但由于资金不足,不敢多雇人。张元福坦言:“那时我是既当老板又当伙计,堂哥原来是在外面打工的,后来听说我在省城开了餐馆,把原来的厨师工作辞了来帮我。那个开票的姑娘是我姐姐。再就是雇高校的学生做钟点工,管他们饭,不耽误上课,每月还挣三四百元。”
听他这么一说,记者才发现店里几个女服务员走路好像一阵风,有的上菜端面,有的清洗碗筷、打扫卫生,都利利索索,勤恳且有朝气。今年春节没有过完时,张元福就又忙开了。他每天的工作依然是采购、管理账目,处理日常杂七杂八的事情。虽然十分辛苦,有时不像个老板,但他依然坚守着,每天都风风火火地忙。
张元福说他不抽烟不喝酒,爱看介绍“大老板”的书,从小就喜欢在外“游荡”,那时没少让妈妈担心。随着年龄增长,见多识广,他总算打拼出一片天地。如今,这个年轻人却雄心勃勃,他计划这两年再开几家店,创立品牌,把特色刀削面打进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与“洋快餐”平起平坐。“外面人都知道山西的面好吃,刀削面好吃,却没有拿出去让人家尝尝,亏大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光大山西这个牌子。”
记者与他谈到时下大学生工作难找时,张元福认为,大学生关键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放得下“面子”。就像自己开始学做刀削面也有人看不起,但他一笑了之。他说,大学生完全可以做好每一件事,要工作、要挣钱就不要考虑贵贱之分,关键是有目标,走好每一步。“至于说项目什么的,我认为那不是主要的。最简单的工作,你一直把它做得不简单,也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