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学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晋商巨贾牛子厚与梅兰芳的深情厚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商人网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3年11月06日 09:57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1894- 1961),名澜,字畹华,自号缀玉轩主,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梅家至梅兰芳,梅门四代梨园世家。但是,梅兰芳的成名与一个人的关系一直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著名慈善家、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功勋人物牛子厚。

  牛子厚:“就叫梅兰芳,这个名字好!

  如果说梅兰芳是世界艺术苍穹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那么,发射这颗明星的人,就是巨贾牛子厚。

  牛子厚,字秉坤,山西省闻喜县人,1866年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从小家境贫寒。牛子厚的祖父和父亲早年下了关东,在吉林市船厂以一架马车起家,开始经营烟草和老山参,在吉林发迹。民国初年,牛子厚为适应京城经销玉器古董的需要,又在琉璃厂开设一家“恒升润”玉器店和在前门西大街开设了最大的买卖“恒升源”钱庄,形成以北平为中心的一个势力浩大的“山西帮”。他又出资在北京阜成门外建起“山西会馆”,专门接待那些来北平经营的山西老乡。到了民国十年(1921),牛子厚几乎控制了北平的主要金融业、药材和山货,粮食生意也独占鳌头,有“北方胡雪岩”之称。

  牛子厚极喜欢京剧,在吉林经商时,逢年节常组织戏班子演出。光绪二十七年(1901)阴历正月十七日,牛子厚为母祝寿,从北京请“四喜班”来江城吉林唱戏。期间,牛子厚结识了“四喜班”的文武老生叶春善(后来成为连襟)。此人非但做工精熟,且又为人忠厚。在“四喜班”即将回京之前,牛子厚出资请叶春善为他在北京专办一个“科班”,招收艺徒并聘艺伶教戏。这个戏班可以在北京和吉林两地交替唱戏,解决了吉林闭塞之地的“看戏难”问题。叶春善遵从牛子厚的嘱托,于1904年开始组班收徒。科班组成后,牛子厚从三个儿子喜贵、连贵和成贵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将科班命名为“喜连成”。

  1908年,慈禧与光绪先后驾崩,“国丧”期间北京不能唱戏。叶春善便带着“喜连成”戏班远下关东,来到松花江畔的小城吉林唱戏。

  一天早晨,叶春善同牛子厚到吉林城北山散步。他俩边爬山,边闲谈,忽然发现有一人在小树林里练剑。但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那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把自己围在水泼不进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简直看呆了。他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那舞剑人听到有人喝彩,连忙把剑收住,两颊绯红,用手帕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礼:“牛老板,喜群献丑了。”

  牛子厚这时近前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叶春善接答道:“我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喜群’。”牛子厚沉吟良久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可是,牛子厚感到“喜群”这个艺名不响,很难走红,况且他是个旦角,叫喜群这个名字不合适,要重新起名。

  要给梅喜群起个好名字,牛子厚一直挂在心上。一天,牛子厚向腹有诗书的自家兄弟牛二爷说了他的想法。牛二爷说,松、竹、梅、兰四君子中,“梅”最为高雅,只有“兰”才能配得上。如取“梅兰芳香”之意,可叫“梅兰芳”。牛子厚一听,高兴地说:“就叫梅兰芳,这个名字好!”梅喜群听了,也非常喜欢。此后,在牛子厚的力荐下,叶春善破例让梅兰芳在《白蛇传》中扮演主要配角青蛇,大获成功。

  梅兰芳随叶春善的“喜连成”戏班在吉林整整唱了两年戏。后来,因领班的叶春善及当时戏班的主角萧长华,认为吉林虽好,但毕竟是个边城省会,远不及在北京可以使“喜连成”戏班发展扬名。再说“国丧”期已过,他们打算返京。牛子厚表示赞同,并放下生意,陪同叶春善带“喜连成”戏班回北京。一路上因有巨商牛子厚的引荐及影响,在长春及奉天(沈阳),接连唱了几个月。“喜连成”戏班所到之地,众人奔走相告,都以一睹梅兰芳为快。“喜连成”班子在长春唱戏时,地方官吏纷纷前来捧场。梅兰芳的名声一时间四方传送。在梅兰芳经过四平街时,东边道尹兼四洮铁路督办马龙潭下令全城张灯结彩,并且亲自到车站迎接。“喜连成”戏班到沈阳演出《天女散花》时,奉天军务督办赵尔巽携眷看戏,并于演出后在衙署设宴招待梅兰芳。在天津演出时,又一炮打红,轰动全城。

  此时的梅兰芳,只有17岁。

  梅兰芳名声大振东北又誉满津门,回到北京后戏单接踵而来,梨园界在广德楼演出为梅兰芳挂了“头牌”,从而越演越红。

  倾力助推“梅兰芳旋风”

  1911年,梅兰芳因嗓子变音退出科班。

  梅兰芳离开科班以后,牛子厚仍然关心梅兰芳的艺术成长。1913年,牛子厚结识了日本文化人、京剧迷、《顺天时报》主编适武雄,并经常给他操京胡,给他说戏。该报设有“演艺专栏”,在我国戏剧界有较大的影响。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

  此时,牛子厚又把目光聚焦到海外。他首先建议适武雄推荐梅兰芳出访日本。适武雄非常赞同他的远见卓识,积极为此事努力。1919年,日本帝国剧院董事长太昌春八郎男爵来中国旅行,住在六国饭店。牛子厚得知后,便积极斡旋请太昌春八郎看梅兰芳的戏。太昌春八郎看了梅兰芳主演的《天女散花》后,大为惊奇和赞赏,决定邀梅兰芳去日本演出。

  梅兰芳出国演出团于当年的421日下午乘车出发,取道朝鲜,25日抵东京。梅兰芳在东京和大阪共演出20场,在日本各界引起极为强烈的反响,各大媒体疯狂炒作,在全岛刮起了“梅兰芳旋风”。后来,应日本方面邀请,梅兰芳又第二次赴日演出。

  1930年,梅兰芳应邀去美国友好演出。当时的美国正被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困扰,经济恶化,市场低迷,一片萧条。梅兰芳也是心有顾虑,害怕演出不理想。

  但是出乎意料,他在美国纽约百老汇的演出极其成功,许多美国人被他精湛的艺术表演所倾倒,由此对东方艺术文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深深叹服中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黑市票价被炒至16美元。梅兰芳还被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波摩拿学院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梅兰芳及中国京剧在国际上得到极高的评价和殊荣,被公认为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并驾齐驱的一种戏剧表演艺术体系。

  君子情厚谢故人

  梅兰芳深深感到自己成名背后的巨人是牛子厚。他功成名就后,念念不忘牛子厚的知遇之恩。梅兰芳不止一次十分感慨地说:“没有牛子厚,就没有喜连成科班,自然也就不会有我梅兰芳了。”因此,梅兰芳一直追念恩人,不忘牛子厚。

  世事沧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军占领。1932年,牛家破产了。没有了产业的牛子厚,不愿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便带领家人来到北京。开始时,牛子厚一家暂住在他的连襟叶春善家。

  梅兰芳得知牛子厚如今已成无家可归的破落户时,表示决不能袖手旁观。在梅兰芳的倡导下,北京伶界决定在北京广德楼戏院为牛子厚举办三日义演。义演由梅兰芳领衔主演,还有“喜连成”戏班的艺伶:侯喜奎、贯大元、萧长华、李春林、姚佩兰、高百岁、陆喜才和小十三旦等人。

  义演结束后,梅兰芳用这笔钱为牛子厚在北京置办了“阴阳二宅”。即在北京宣武门外西河沿为牛子厚购买了一所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供其养老。又花用1500块现洋,买到了皖系军阀段祺瑞的一具楠木棺材。牛子厚1943年病殁北京,死后果真用梅兰芳组织义演购得的棺木收殓,运回吉林北山安葬。

  19523月,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梅兰芳来东北义演,重返吉林故地。在火车上,梅兰芳就向吉林省文化局长陈海楼询问牛家后代人的情况及牛子厚墓地的一些情况。得知牛家的后人都健康平安,牛子厚的墓地也保存完好,他很欣慰。到了吉林市,梅兰芳在繁忙的演出准备中,抽空专门接见了牛子厚的部分子孙,并给与一些资金。

  梅兰芳在“吉林省实验京剧院”共演出66场戏20多个剧目,群众三更排队购戏票,再次轰动吉林城。观众一饱梅兰芳风采和艺术大餐之后,街谈巷议持续了许久,纷纷感谢牛子厚给大家带来的福分。

  演出刚刚结束,梅兰芳就乘坐一辆大马车,在原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振庭陪同下,由牛子厚长孙牛世勋带路,来到吉林城北沙河子乡晓光村牛家山祖茔,凭吊牛子厚。梅兰芳站在墓前恭恭敬敬三鞠躬,表达他对牛子厚的感恩和思念之情。

  20世纪50年代末,梅兰芳在撰写《舞台生活四十年》之前,曾专门去征求牛子厚夫人七姨太的意见。梅兰芳说:“我要写《舞台生活四十年》,对老东家的功绩怎么谈呢?”七姨太说:“算了,他是个资本家,如果写他,对你们都不好,会犯错误的。”

  可是,梅兰芳还是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冒着犯错误的风险,用隐晦的语言,肯定了牛子厚。

   牛子厚(吉林牛家代表人物,著名京剧科班“喜连成”的创始人)本名牛秉坤,字子厚,祖籍山西太原1866年(同治五年)出生于吉林,是著名巨商“船厂牛家”的第四代传人,是在吉林城拥有几十家商号,并在东北各主要城镇都布有“买卖”的大东家。他创建了“喜连成科班”,为中国京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TAG: 梅兰芳 艺术


顶:1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4 (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69 (85次打分)
【已经有1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