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张跃峰: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
在外人看来,张跃峰个性鲜明、有棱有角,是条不折不扣的硬汉。
在一些公共场合,他甚至直言不讳地介绍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企业家,在扭转企业困境等方面起了主导作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以强硬形象现身的企业家,也有似水的柔情,也会潸然泪下。他鲜为人知的这一面,充满传奇色彩。
当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历经艰辛,一步步走出泥沼,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张跃峰提醒自己——来之不易的今天更是团队共同打拼的结果。
他说:“我对监理行业的感情很深。即使离开,也决不留下遗憾。”
铿锵的誓言,让人闻之动容。
“罚出来的”大学生
1963 年10 月,张跃峰出生于山西省榆社县城。他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担任榆社县教育局副局长的父亲和在供销系统工作的母亲,吃力地养育着他们。按照当时的政策,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可以留城,条件具备的大哥捷足先登。这就意味着,张跃峰要想留城,考大学是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
然而,在那个倡导“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和“造反有理”的年代,张跃峰尚无“上大学”的强烈愿望。高中二年级重新分班、分校时,他只差几分就可进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师资力量较强,进入其中考学胜出的希望自然大一些。只要父亲替他说句话,读重点是有把握的。面对儿子的请求,父亲却厉声斥责道:“你不好好学,还想读重点,没门儿。”
张跃峰碰了一鼻子灰,迫不得已留级一年。
这次丢了面子,使自尊心特强的他长了一点记性。1980 年,张跃峰考取了当地一所纺织技校。父亲把他送到学校离开后,孤独感蓦然袭来,淹没了张跃峰。这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孩子,失声痛哭。三天后,他溜回家,期待母亲说情,请父亲允许他再复读一年。没想到,迎来的是父亲更为严厉的批评:“去就去了,你不要朝三暮四。”
一看没戏,张跃峰死了复读的心,开始了技校生活。这两年,留给他“最美好的记忆”,也不过是学校伙食中偶尔可以逮住的零星肉片。对于未来,张跃峰一片茫然。
1982 年,张跃峰成了山西晋华纺织厂的一名挡车工。数千平方米的车间内,70 多位工人,只有他一位男挡车工。围着机器转,一天的里程可达40 公里,工作单调、乏味。
车间内飞舞的棉絮,扰得他心烦意乱。张跃峰很快学会了所有工作流程,两个月后,他想到了离开。至于到哪里去,张跃峰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不想这样埋没青春年华,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张跃峰抓到了“电大”这根“救命稻草”。这时,张跃峰已被安排负责清扫车间的工作,同时也帮同事热热他们自带的饭菜。由于他经常请假上电大,工作时难免瞌睡。
扫完地,困乏迫使他找个睡觉的地方。他把手推车藏到隐蔽的角落,用棉花包住身体,只露出一张脸,倒头就睡。有时到了吃饭时间,这位“厨师”不见了踪影,酣睡中的张跃峰就会被工段长敲醒,罚款两元。
张跃峰月薪33 元,一个月下来,被罚了10 元。于是,一个念头跳出他的脑海——扔掉这个所谓的“铁饭碗”,重新考大学。
想法虽然不错,但是工作了几年,课本内容忘了大半,要想在高考中胜出,何其艰难。
一次,张跃峰借宿朋友处,听到朋友和妻子进门,刚想起床,却被一句话放倒在床上。朋友的妻子翻着他放在客厅的课本,不无嘲讽地说,“你瞧瞧,就这几个字,像猫爬的一样,还整天想着考大学,不是瞎说是什么。”冲着这句话,张跃峰废寝忘食地苦读了几个月。
1985 年,张跃峰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太原工业大学(现为太原理工大学)。看着孩子倔强的面孔,他的父亲转过身,擦去眼角的泪水。
四年的大学生活,给张跃峰提供了更多“充电”的机会。大二那年,他被推选为班长。当时,班上学生数量较多,仅上一届留级的就有4 人,有4 位同学被称为“四大侠客”,班级管理难度较大。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张跃峰以优秀的学习成绩、相对丰富的阅历和较好的人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段经历,对他日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张跃峰用“青春必胜”的信念,证明了自己。
清华兄弟连
1989 年,张跃峰大学毕业。他先被分配到山西省交通干部学校,后被借调山西省科研院,又到农村工作队工作过一段时间。
1993 年,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成立。当时,可供张跃峰选择的还有另外两家公司。对“监理”这一朝阳行业充满期待的张跃峰,毅然选择了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
两年后,他被提拔为第一监理部主任。监理的作用,在他们承监的山西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项目上得以体现。时任山西省副省长杜五安说:“太旧高速公路段段优良,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监理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的监理人员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同施工单位一道同甘苦、共患难,共同创造了‘太旧精神’。”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和张跃峰搭档的总监理工程师因责令施工方拆除不合格的涵洞墙身,被人提着刀找上了家门。总监理工程师的儿子与来者搏斗,身受重伤。张跃峰不得不准备了一根铁管,放在床边防身。
另外一个合同段也遇到土方返工问题,施工方拒不返工。项目经理对张跃峰的严格管理大为恼火,公开叫嚷:“没有你们监理,我们照样可以干工程、拿到工程款。”出于确保工程质量的考虑,张跃峰借助媒体的力量,几经周折,播发了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施工单位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返工三个月。这次水火不容的“战争”,使第一监理部名声大震。
很快,张跃峰和同事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参建方的尊重。许多业主深有感触地讲:“有监理和没监理就是不一样。”
此后数年,第一监理部及其所在的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都是一路高歌猛进,企业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2002 年,张跃峰被提拔为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副总经理,从监理一线回到公司总部工作了半年。这期间,他越来越觉出自己对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的强烈渴望。这种自我挣扎的状态,使他想起了做挡车工时重考大学的情景。
2003 年,经过一番强化训练后,张跃峰考取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专业。拓展训练课上,在“信任背摔”项目中,许多人站在一米多高的平台,不敢倒向手臂搭成的“梯子”上。轮到张跃峰上场了,他直接倒了下来,被大家稳稳接住。
交流感想时,张跃峰说:“我之所以百倍尽心地接别人,是因为我知道不尽心将导致的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大家接我时,我相信大家也会和我一样尽心。”
分析一些人害怕的原因,他又说,“如果不尽心接别人,内心恐惧是必然的。”教练和同窗对张跃峰的发言,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二十多米高的空中跨越断桥项目,对每个人的自信心都是极大的挑战,张跃峰一步跨过,面对同窗疑惑,他回答,怕什么,不是有保险绳吗?
在双人攀爬云梯的过程中,和张跃峰搭档的同学个子矮小,他必须踩着对方的脑袋才能爬到上一阶梯。
当日,下着毛毛细雨,梯面较滑。按照要求,他们必须爬上三格,才能及格。可是,在张跃峰艰难地爬过三格,准备向第四格挑战的时候,这位同学几乎没有信心了,他有气无力地请求道:“反正我们及格了,算了吧。”看到大部分小组都到达了四格,张跃峰心下一横,回答:“再坚持一下,我们丢不起这个人。”他抓住同窗的腰带,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对方拽了上来。
回到地面,张跃峰一屁股瘫倒在泥地里,泪水和着雨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针对清华大学经常上课的实际情况,张跃峰争取了公司领导的支持,在北京开辟了监理市场。近年来,不仅首都有了“山西监理人”的一片天地,也为眼下他们承担北京市路政局首个实行监理代建管理模式的项目——北京昌平区昌金路改建工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张跃峰意识到,作为企业负责人,如果不懂金融、经济、法律和财务等内容,是非常可怕的。他说:“企业如同车辆,行驶途中,该加油还是该刹车,你一定要清楚。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举报信牵出的机会
2005 年以后,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和全国其他监理企业一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走入困境,资金链几乎中断,陷入“财务绝境”。
2007 年8 月,张跃峰走马上任,财务审计结果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公司依然存在职工集资等各种欠款2000 多万元。更让人头疼的是,常年在职不在岗的职工超过150 人,进行人事调整颇为困难。
许多看不到前景的人,为集资款接踵而至。他们坐在张跃峰的办公室内,试图要回集资款。“给我们本金就行了,利息就不要了。”类似的话,让张跃峰无比心酸。但是,他又无法责备大家。正如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许多人再次跑来找他,请求“不退回集资款”一样,都是人之常情。
正当公司处于最艰难的时刻,由于资金极度紧张,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对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进行股权转让。这时,有人向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举报说,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领导班子存在给自己捞好处的嫌疑。
看一个管理者能力的大小,关键看他能否将危机变为机遇。张跃峰就面临着一次这样的考验。
在向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直接汇报的过程中,“骨头较硬”的张跃峰充分展示了过人的胆略和才华。
他说了关于股权转让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股权转让行为是依法进行的;二是企业现金流中断,再不盘活企业,不仅子公司,就是总公司都将很快垮掉。
领导听完汇报后当即表示,必须给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项目支持,但被张跃峰断言拒绝。
当时,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为之惊讶。原来,山西省内的项目依然没有执行国家监理收费新标准。张跃峰说:
“这样的项目,我们干得越多,赔得越多。”
这次汇报会,给了张跃峰一次“控诉”的机会,同样也让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感到了震撼。随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段建国在张跃峰呈报的专题报告上批示:“请按国家规定标准办。”党组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并下发了文件。很快,山西省内不仅大型高速公路项目,就是一些二级路和三级路,也大都执行了监理收费新标准。费率提高后,山西监理市场逐步规范,以往人才流失、企业亏损和危机四伏的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山西省内许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中小型监理企业转危为安,企业内部改革得到进一步开展。
来自“山西样本”的力量,引起全国交通建设监理行业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将山西官方对监理收费新标准执行的全力支持,视为引发企业改革的一场“特大风暴”。
有关资料显示,张跃峰上任以来,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于2009 年8 月前还清全部债务,2010 年新签监理合同额1.8 亿元、完成产值1.26 亿元。
2009 年11 月,正在交通运输部参加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阅卷的张跃峰,接到一个新任务。他被推荐作为监理企业负责人惟一一名代表,在公路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座谈会上发言。当日下午,按照规定,会议应在16 时30 分结束。
轮到张跃峰发言时,时间已经不多了。面对交通运输部、各地交通运输厅领导及同行,他侃侃而谈了自己客观、真实的事例和观点,让大家对监理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发言快要结束时,张跃峰说:“会议本该结束的时候,我还罗嗦这么多,非常抱歉;但是,这么多年,我们监理很难找到这样的表达机会,所以,我还是为能代表所有监理企业说一些真话而感到欣慰。”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对张跃峰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工程监理制实施这么多年,依然有不少人对它行还是不行持有疑虑。跃峰同志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让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意识到,只有更大程度地放权,让监理做更多的事情,他们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冯正霖的话,让张跃峰热血沸腾。
当晚,部质监总站副站长黄勇慰问阅卷组专家,他一脸严肃地问张跃峰:“你下午参加座谈会了吗?”
张跃峰的心一沉:“我是否说错话了?”黄勇给两人分别倒上酒,豪爽地说:“来,喝一杯。”两只酒杯响亮地碰在一起。黄勇放下杯子,看着张跃峰,赞许地说:
“讲得很好。”
张跃峰热泪盈眶。他诚恳地说:“自私一点儿说,山西省监理收费新标准执行得很好,这样的座谈会我完全可以推辞掉。可是,作为一名监理人,一想到应该具有的责任心,我又无法拒绝。”
监理收费新标准在山西得到落实,为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张跃峰也看到,除了转变经营思路,继续拓展省内外“优质市场”外,还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加强过程控制等,夯实工作基础。他们还组建了太佳高速公路太原段等5 个技术专家组,承担了和榆高速公路等3 个业主中心试验室的第三方检测任务,拓展了养护监理、房建监理、咨询等领域,企业实现了多元化、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累计承担了国内25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山西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北京六环高速公路和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代表的492 项高等级公路、1300 多公里的施工监理任务;承担了以山西原平至太原高速公路为代表的25 项高等级公路、1800 多公里的设计监理任务;
承担了42 项、350 多公里的公路勘察设计任务;2008年走出国门承担了委内瑞拉瓜里科河灌溉系统农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咨询任务;2010 年承担了北京路政局首个实行监理代建管理模式的项目——北京昌平区昌金路改建工程。此外,还承担了11 项科研课题,已经完成的有1 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 项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6 项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张跃峰至今获得的各级荣誉超过50 项。回首往昔,这位年近知天命的企业家表示,自己继承了“正宗的晋商”爷爷和严厉父亲的血脉,骨子中藏有一种不服输的信念,无论前路是平坦还是坎坷,他都会昂首走过。
对于企业危难之时决然离开的人,张跃峰从不怨恨。他说:“他们出去升了官、发了财,对公司一点坏处也没有。万一我生活窘迫了,他们还可以收留我,给我一碗饭吃,我为什么反对他们发展呢?”说这句话时,张跃峰的一只眼睛习惯性地眯了起来。
那种神情,似乎在对着生活的靶心,精确地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