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西民间金融:难解的融资困局 小贷晋商公司在纠结中前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商人网   发布者:山西日报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1年2月19日 00:17


  小额贷款公司推行五年以来,数量越来越多,但运营资金愈加匮乏。晋商后人能否重铸“汇通天下”的辉煌——

  2005年12月27日,平遥县煤焦老板韩士恭、王治信等人,分别出资1600万元和1700万元,成立晋源泰和日升隆2家小额贷款公司,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全国最早的小贷公司试点。

  按照最初设计,是想通过平遥的试验,探索一条引导民间资本流回农村、服务“三农”的金融模式。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除了合法放贷带来的可观利润,更重要之处在于,在平遥这一晋商票号发祥地进行小贷公司的尝试,很容易让这些民营企业产生一种期待——有一天转型为 “银行家”,重铸百年前先辈们创造的“汇通天下”的辉煌。

  但5年实践显示,事情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小贷公司后续运营资金缺乏,“只贷不存”铁幕一时难破,转型村镇银行成为“鸡肋”,自身定位难以清晰……春节前夕,本报记者前往晋中进行了采访。

  难解的融资困局

  孟保德曾在晋中市某金融机构任职。回想当年数亿资金在手、却放不出贷款的情景,他想不到在自己担任晋中市榆次宝瑞通小贷公司总经理后,会遇上此种情形 ——贷款者踩破门槛,账面上却只剩下两三万元。这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2008年11月成立至今,资本已积累到7000万元。新年前夕,随着最后一笔610万元贷款放出,孟保德只好暂时歇着了。

  这样的情形,晋中几乎每家小贷公司都经常面对。

  国泰阳光是晋中市实力最强、运营最好的小贷公司之一,注册资本金1.23亿元,目前运营资金超过2亿元。但其面临的困难一点不比其他公司小。“账面上经常没钱,一个月用来放款的时间最多一周。”董事长郭小平非常无奈。

  在晋中,大量中小企业、工商经营户融资需求巨大。小贷公司放款快、期限短、额度小、方式灵活的特点,吸引了这部分客户,有限的放贷资金自然供不应求。

  截至2010年年底,晋中市已有36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达24.1亿元。然而,后续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自试点启动以来,一直如影随形,成为制约小贷公司拓展市场的最大瓶颈。

  资金短缺,主要来自“只贷不存”的制度设计和融资渠道狭窄的挤压。

  按照 2008年5月银监会、央行推出的23号文件《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23号文件”)规定,小贷公司不能吸引存款,其运营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资本金、利润,以及从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并且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资本金的50%。这样的融资比例,显然无法满足小贷公司随着市场拓展变得越来越大的“胃口”。

  为了缓解小贷公司的资金困难,晋中市金融办等监管部门在23号文件规定的框架下,做了一些积极尝试。2010年,与晋中市商业银行沟通,为国泰阳光等3家小贷公司融资1.2亿元;与兴业银行协商,推动后者在晋中市开创了向小贷公司融资试点;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框架协议,就小贷公司融资、员工培训等展开全面合作,预计将为全市小贷公司融入13亿元左右资金。

  但上述举措仍无法破解小贷公司的融资困局。以国泰阳光小贷公司为例,2010年向晋中市商业银行融资7500万元,向山西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融资1800万元,资金到位没多久,公司账面便再次告急。

  “在‘只贷不存’和融资限额为资本金50%的制度设计下,融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破解。”郭小平说。

  服务为何“偏轨”

  老板们喊“穷”,呼吁打通小贷公司的融资通道,另一部分人却发出不同的声音。

  榆次华晋小贷公司总经理毛惠明一针见血地指出,除了制度设计所限外,造成众多小贷公司账上无钱可贷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放款的额度太大了。小贷公司资本金有限,一次就放几千万元,当然钱不够贷了。”他说,小贷公司当初试点的目的,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支持,所以其设计特色便是“小”,公司规模“小”,贷款额度“小”。“如果向农户贷款,一次几万元或几十万元,又怎么会资金短缺呢?”

  如今,小贷公司正偏离当初设计的道路。支持“三农”越来越少,青睐中型企业的越来越多。在寿阳、昔阳、和顺、左权、灵石、介休等县,小贷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煤焦产销运链条;在榆次区、太谷、平遥,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和流通领域客户。只有为数不多的公司,兼顾涉农种养殖业、农户和小商小贩。

  受市场定位决定,小贷公司贷款集中度高的问题逐渐显现。按照晋中市有关规定,小贷公司单户贷款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10%,前十大户贷款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0%。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动辄投放上千万甚至两三千万元的情况并不鲜见。

  小贷公司为什么会“偏轨”?

  “取利性是资本运作的规律。”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孔祥毅说,小贷公司不是农民的金融互助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以逐利为目的。5000万元贷给企业,可能两三笔做完业务,相比几万元一笔贷给农民,肯定节约不少成本,效率也高得多。这是小贷公司愿意选择大额企业客户的重要原因。

  在晋中市小贷组织监管办公室主任韩建防看来,小贷公司以煤焦、房地产等领域为主的股东构成,也决定了他们热衷于发展相关领域的客户。他将此总结为“人缘、地缘、血缘”。 “人缘”“血缘”即股东们熟悉的企业圈子、客户、行业,“地缘”是指股东们熟悉的当地经济环境。相比不熟悉的农业、农户,在圈子里更容易发展优质贷款客户,更容易控制风险。即使出现风险,还可通过股权转让来抵债。此外,农业生产周期长、利润率低等现实,决定了他们难以承受小贷公司最高4倍于基准利率的利息。

  转型还是继续等待

  经营数年,小贷公司的老板们忽然发现,他们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政策希望其发挥“小”的特色,服务于“三农”,实际上业务越做越大;希望像银行一样吸收存款,却面临政策设限,想长大难上加难。

  它该走向何方?一时间,争议重重。

  目前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转型为村镇银行,另一条是向服务“三农”回归,兼顾中小企业。

  老板们最初投资小贷公司,或多或少都怀着“银行家”情结。向村镇银行转型,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可能。但是,面对转型的条件,众多老板都说了“不”。原因很简单,银监会规定,要改造为村镇银行,必须引进商业银行做大股东。

  “自家的孩子不送给别人!”榆次诚汇小贷公司总经理李喜峻的回答很坚决。

  不想失去控制地位的老板们,只能等待政策松绑。

  短期来看,小贷公司吸储的口子不会放开。“这条红线绝不可逾越,”韩建防说,“一松开小贷公司的性质就变了。”他表示,老板们用自己的钱做小贷公司,会比银行更加谨慎,一旦允许吸收存款,玩起别人的钱,风险会骤然加大,监管稍有不慎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晋中市金融办主任吴裕华认为,金融市场细分是一个趋势,只要有恰当的政策,小贷公司不转银行,同样能有好的发展前景。在坚守“只贷不存”红线的前提下,可以在小贷公司融资尺度上作一些放宽。比如,可尝试与法人机构合作,短暂性地引进实体经济法人机构的闲置资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来看,小贷公司向金融机构融资的倍数,可视公司资质,在目前资本金0.5倍的基础上放大至1倍、2倍甚至更多。这样走下来,既符合市场规律,又符合游戏规则。

  一些小贷公司负责人设想,全市小贷公司可探讨合作模式,在联合放贷、机构合作等方面进行尝试。

  孔祥毅则提醒,要从省级层面加强对小贷公司的管理,尤其是在放贷额度上,不能任其一味做“大”。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小贷公司回归服务“三农”的轨道。

  “毕竟,相比中小企业,农村金融更为寂寞。”他说。


TAG: 汇通天下 企业家 人民银行 发祥地


顶:16 踩:1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88 (4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97 (95次打分)
【已经有20人表态】
12票
感动
5票
高兴
3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