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推荐: 山西十大考古发现 惊奇表里山河
编者按:表里山河,这是山西的美称,5000年中国历史看山西,指的正是这个表里山河,山西商人网编辑有幸读到了山西晚报关于山西十大考古发现的文章,转载来与大家分享。
-----------------------------------
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发现总是让人惊喜连连,而在新世纪之际,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接踵而至,不仅震惊全国,也令世界考古界叹为观止。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之际,我省评选出“新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为我省考古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管是古遗址,还是一件破损的旧瓷片,在考古工作者眼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物,总有它的来历,而在那些令人揣测的历史背后,总有或精彩跌宕、或绚烂神奇的故事。在我省“新世纪十大考古发现”揭晓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各个考古项目的负责人,听他们讲述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真实故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城址
“异想天开”后的重大发现
一次不经意的钻探,一次大胆的猜测,竟然能换来一次重大发现,这就是陶寺遗址中关于观象台的发掘。提及这次与传统考古学“背道而驰”的发掘,当时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何驽博士也连叹神奇:大概是我考古生涯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
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城址是何驽博士毕业后接手的第一个考古项目,没想到在山西一呆就是七年。“多年前,我们队长就在襄汾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陶寺城址。当时我刚参与,觉得这个时期的城址肯定会有祭祀场所,所以就想找个地方挖挖,完全是一种试一试的心态。”
正是何驽的“异想天开”,才让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了城址中央的土墙周围,尽管很多考古专家已经把这截土墙视为城址内的城墙,可何驽总觉得别扭,“城市中央立个墙,把城市分成东西两半?这有些不可能。”
于是,考古工作者开始继续钻探,最终在城址内发掘出一座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的半圆形大型夯土基址,并发现了三道夯土挡土墙和11根夯土株遗迹,透过夯土墙留出的几道缝隙向东望去,恰好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太阳从遗址以东的帽儿山升起,这也就是古人观天象之地。这个发现证实了《尧典》中观天授时的记载,也将我国古代观天授时的考古证据上推到4100年以前。“一般来说,考古工作都是边挖边琢磨,但这次考古不同,我们是在先期猜测的情况下进行发掘的,可以说是理论为先验证为后。”面对这次不经意间的发现,何驽坦言,他这种与传统的考古背道而驰的方法,曾经在考古界受到了很大的争议,还好他坚持了。
其实,这个观象台就在我们身边,假如您去山西博物院的话,就会在某个展厅内发现这个小型的观象台,而这个与观众互动的主意,正是何驽送给山西文博事业的小礼物。
浮山桥北商周墓地
一次痛心疾首的挖掘
在浮山县城东北桥北村的浮山桥北商周墓地,共发掘商、西周及春秋时期墓葬31座,其中一些大型墓葬的规格还很高,可是等考古工作者逐渐掀开该墓葬谜底时,却发现里面的殉葬品所剩无几,青铜器更是一件不留,千年的历史信息被盗掠一空,考古队长田建文如此形容,“心就和墓葬内的陶片一样,碎了!”“考古工作本身就很被动,我们不能主动性挖掘,只能进行抢救挖掘,而接手浮山桥北商周墓地,就是因为那块常常有盗墓贼光顾。等我们赶到现场时,发现了很多盗洞,而且还在盗洞旁发现了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和一个手电筒。”田建文告诉记者,那个手电筒竟然还能用,发出强烈的光芒,可见盗墓贼刚刚光顾过此地。
挖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率先发现了一个长20米的墓道,“墓道越长,墓主人的规格就越高。这个墓道竟然比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的墓道还长,其规模可见一斑。”田建文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喜,因此他干起工作来也特带劲,没日没夜地守在墓地旁。
接受采访时,田建文回忆:“发掘以前,我给自己的老师打电话,说如果挖掘出有铭文的青铜器,就一定要推荐该墓葬上榜为本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一件铜器也没有,5座大型墓葬中的文物加起来还不够原有文物的1/10。“通过墓葬内殉人、殉狗等迹象,我们判断这是商周时期的墓地。要知道晋南很少发现商代遗址,这对研究晋国早期文化、来源和构成有着不可多得的意义。只可惜……”田建文遗憾万分,“这是我一生中抱有希望最大的考古项目,可到头来失望也最大……”
话虽如此,但浮山桥北商周墓地依然为考古工作者研究晋文化提供了有利的佐证,而且从公安部门追回的青铜器上判断,此地是一处先氏(国)墓地,因为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中有“先”的字样和族徽,也因此证实该处是晋国的一块封地。
太山龙泉寺金棺
唐代金棺为何至今没打开
因一樽疑为盛放佛舍利的金棺,距晋祠风景名胜区5公里的太山龙泉寺扬名全国。作为山西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处唐代舍利瘗埋地宫,太山龙泉寺唐代塔基遗址被列入此次“新世纪十大考古发现”。
龙泉寺因山涧上流下的泉水得名,可眼看流出来的泉水越来越少,太山文管所所长张志敏大手一挥,决定在山坡上的一处平地上挖个人工湖,谁知道这一挖就挖出来了千年宝贝,石函、木函、铜鎏金棺椁、银椁、金棺层层光彩夺目,件件巧夺天工。去年,在金棺问世之时,本报记者曾赶赴考古现场,目睹这一盛况。
时隔一年,金棺为何迟迟未能开启,里面是否含有佛舍利,这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金棺未能开启,是因为缠绕在金棺外面的丝绸是最大的技术难题。”该考古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我国其他地方出土的金棺,要么没有丝绸包裹,要么丝绸已经腐烂,保存完好的唐朝丝带缠绕整个金棺,还是第一次发现,“棺椁是文物,缠绕在上面的丝绸同样是文物,我们在想开启金棺的同时,也想保护这段丝绸不受破坏,可是这保存了1300年之久的丝绸太酥脆了,一动就碎了。”至于如何破解丝绸这一难关,考古工作者依旧努力着。
不过,专家们还是通过X光射线来探究金棺内的秘密,“在这种透视设备的检测下,里面有聚成堆的颗粒状物体,应该就是大家所说的舍利。”
曲沃羊舌晋侯墓地
“著名”的无名尸骨
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天马、曲村之间发现了天马—曲村遗址,并在1979年正式开始对遗址展开挖掘。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确定该遗址为晋侯遗址。正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这块距今3000多年的晋国古都遗址时,却发现在距其36米处,还有一组伤痕累累、布满盗洞的墓地,不过最让考古人员费解的是,墓葬中墓主人的遗骸只存有头骨。
“这组墓葬的规格比对岸天马—曲村遗址发掘的晋侯墓要宏伟,可见墓主人在当时有很高的地位,但墓室内空无一物,根本找不到记载墓主人身份的物件,这个无名尸骨究竟是什么人的?”这似乎是一步“死棋”,考古工作者没有办法判断墓葬主人的身份,因此这位比晋侯墓地中墓主人身份还高贵的无名尸骨,彻彻底底成了一个“谜”。
根据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铭文,考古学家发现,铭文中出现的晋侯名字有6个,而且根据羊舌墓地出土的玉器、金器来看,该墓葬主人在生前又是何等的荣华。“史料记载,大玉戈、大玉璧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样的玉器只有在高级别的贵族墓葬中才能见到,而羊舌墓的墓主人身上有七八件之多,可见身份非常高贵。”经过综合分析,专家认为墓主人有可能为晋国两周之际的一代名君晋文侯。
汾阳东龙观宋金墓群
让考古工作更亲民
考古工作神秘吧?距今800多年前的古代人又拥有怎样的世俗生活?曾经,让很多人迷惑的问题终于在汾阳东龙观宋金墓群中得到了答案,因为在此次发掘过程中,本报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全国之先河,成功举办了“考古大讲堂”公益讲座。
在开办公益讲座的同时,我们还请30多位文物爱好者走近考古现场,与宋金墓近距离接触,亲眼目睹了墓室内人物造像、生活场景等精美砖雕及彩绘壁画。一扇半掩的门,雍容华贵的古代妇人微微探出头来;在八角的砖石墓葬内,精美的砖雕,描绘着墓主人当年的生活:热气腾腾的包子,正在沏茶的两位男士;在木栅栏内外,还站着一男一女,女士手持一贯钱,而男士手中仿佛拿着一张纸,这难道就是人们所说的钱庄……精美的壁画让参观者目瞪口呆,古人们的生活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而每位参与者都仿佛搭乘时光快车,回到了那古老的岁月,去触摸那段古老文明。
活动最后,省考古研究所编纂了一本名为《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的书,全程记录本次讲座、以及文物爱好者走近古墓的过程和经历。这种与考古的“亲民”方式,不仅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