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最专业的学习3:人文与人心
一带一路上的人文与人心
梁周敏(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一带一路”的推进在积极而为的同时应顺势而为。古代的丝稠之路山高路远,困难重重,没有现代交通的便利,全靠人牵马驮走出了一条贯通欧亚的道路。可以想像当时如没有不同国家和人们的需求,没有彼此互利的交换,没有交换中彼此的双蠃,这条商路或许就不会开通。今天我们要重启“一带一路”,非常有必要走进历史的深处,探究一下我们的先人为什么开辟了这条道路,他们向远方输送交换了什么东西,他们从交换中收获了什么,在交换中遇到过什么障碍又是如何克服的?
尽管今天与昨天的世界已大不相同,但历史总有它惊人的相似之处,走进历史的深处,向我们的前人学习,或许可以借鉴到我们期望得到的真经,也可避免前人曾经经历的曲折和犯过的错误,得到我们如何顺势而为重启“一带一路”的正确答案。
哇春芳(外文局总编室副主任):
对古丝绸之路的研究确有必要,至少对丰富“一带一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有益的,但研究的角度和切入点要认真思考,不能泛泛而言,也不能把所有古丝的研究都套上“一带一路”的新帽子。其实,从研究的层面,我感觉,现在可以考虑将各种相关研究逐渐梳理到“一带一路”的主题框架下,集历史追溯、理论探讨、政策解读、现实分析、地区规划、国别研究、对策建议等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带路学研究体系。
赵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要加强民心相通,推动科技和智力在两大洲的交流互动,鼓励教育、就业、旅游、人才等市场相互开放,夯实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的社会根基。中国文化在输出精英文化之前,要先做好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传播与铺垫。
真正崛起的中国,不能在经济上仅自大,不必在近现代历史上仅悲愤,不需在文化上仅念旧,不容在现实博弈中仅忍让……;坦坦荡荡、兢兢业业,崛起的目的,不是总量占比不断提高,而是希望中国人内心有归属与温暖,人与人之间有友善和关怀,国际社会对中国有欣赏与认同:既喜欢中国做什么,更喜欢中国是什么。
刘建冬(国家电网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编辑、投资管理部主任):
《请总理放心,我们一定给中国装备长脸》文章,文章内容很好,但文章标题在国际文化传播过程中,会产生误解,不被国际文化接受。难道,我们做事就是为了让总理放心?就是为了长脸?价值观有点立不住啊。我们什么时候看到过美国媒体报道某企业做了什么事,请奥巴马放心?为谁长脸?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过程中,类似表述,一定要避免。
张荣刚(中共深圳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高级新闻顾问):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一带一路”的落地同样是一种对外价值观的传播行为,不但要考虑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更要考虑价值认同!
蒋正翔(光明日报社网评中心理论编辑室副主编):
大环境的话语体系和导向,短时间内不会变化。但大家必须要一点一点努力改进,不管是企业还是媒体。
陈平(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顾问委员会咨询专家):
“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的举国之措,而不是为谁而做。应该是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强盛而负责。
孙杨(博雅公共关系公司):
我们需要用对方听得懂,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自己、宣传自己。通过有效沟通建立互信、征服人心。从而为务实合作奠定基础。
刘建冬(国家电网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编辑、投资管理部主任):
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困扰高层多年。“一带一路”同样面临如何走出去并走进去的问题。其实两者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你是否有他国真正愿意接受的东西?有符合他们需要的好东西?或者价值观契合(至少不排斥)、情感契合的东西……。目前,我们对外传播之所以如此困难,不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不是翻译问题,而是语言本身承载的内容出了问题,因此要在价值认同上做文章。无论孔子学院、纽约大屏幕播放的纪录片,还是国家各种文化基金的巨额投放,都不能沉醉在自我陶醉和自说自话中。
陈平(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顾问委员会咨询专家):
文化输出要真正做到被国际社会所认同、接受,首先要了解世界的游戏规则,既不能自说自唱、自以为是,生硬推销,也不能仅仅投其所好。文化需要自尊,也需要受众,如果用平等自信、不卑不亢,目的性不要那么强烈的态度,走大众底线,不要过度展现政治倾向、国家意志。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国家派团出去展览、参加演出比赛,而其他国家都是社团甚至个人行为,我们声势浩大、财大气粗,不是民间行为,而真正的国际舞台大部分都是普通民众的自发行為,出发点与效果自然不尽相同。“一带一路”文化输出,要切忌淡化政府行为,放手让民间社团、个人、协会去参与,国家给予方向性把握与指导即可。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我們要总结经验,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是大投入、大规模地搞文化活动,但影响力和声望都依然有限?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深入民众,像是完成政治任务,所以世界对我们也充满提防和警觉。如果变成了民众的自发交流,效果就不同了。就好比培训,同样是参加培训班,官方出钱派人去参加与个人掏腰包去参加,目的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完成任務,而后者是自发的需求,主动性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民间外交就是最好的器。
梁周敏(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中国传统文化给了“一带一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呢?儒家学说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等,都是解决国人生存交往、传承发展之道。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总是正统和正道,它满足了为政者和民众进取的理想和奋斗的文化支持。但人有自由的天性,有不愿受生存发展束缚的内在向往,道家如庄子学说提供了人们心灵自由和实践修为的自由观。老子的道家学说述说了无为而治、柔弱如水的为政和个体修为的道理,满足了人们自由想像和心灵无拘的文化满足。人还有不满足已知世界的追问,以及我如何、怎么办的问题,追问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时空的关系,这些追问亦是人的本性。佛教学说则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幻想和灵魂永生的需求,慰籍了人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痛苦的心灵。正因为儒道佛在文化上滿足了国人精神的种种需求,所以千年来不论焚也好、坑也罢,都不能弱减它的力量。国人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惯常从中汲取和寻找。
民主和科学是时代的潮流,国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崇尚之信仰之,并真正将民主和科学的力量升华成自觉的价值追求,推动并上升到信仰的层面。由此认为,国人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大变迁大转型中既有混乱、值得批判整肃重构的一面,更有坚定正确呈现正能量的一面,如不是,就不能解释三十多年中国巨大的历史进歩,也不能很好说明“一带一路”所追求的融合、沟通、合作、共蠃的愿景和行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