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建设一流省会城市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新闻网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1年9月23日 15:13


 

太原山西省省会,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曾是九个独立王朝的国都或陪都,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如今扬名世界的“唐人街”就是因此而得名。

中国成立后,太原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在改革开放和国家中部崛起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太原乘势而上,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就能占据有利地形;贻误时机、发展不快,就会差距拉大。面对太原市的发展现状和矛盾,综合考虑太原的现实条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太原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太原“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

奋力赶超,勇于创新,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

要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首先就要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太原要转型,不发展新兴产业没有出路。太原要跨越,不做大做强工业没有希望。”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说。

太原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期和转型期,推进工业新型化是未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太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产业结构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由新兴产业来挑起经济发展的大梁。

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就是要集中发展、建设和打造“三个一流产业集群”和“四个中心”。即:

建设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晋西集团拓展生产布局、能力,太重煤机收购澳大利亚威利朗沃,三一太原工业园、太原铁路装备工业园等纷纷破土动工……我们深深感受到,太原的装备制造“集团军”狂飙突进般的发展和扩张。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迅速汇集了煤科院煤机、山西煤机、三一重工等多个煤机装备制造规模企业;同时,还拥有着煤矿采掘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检测机构,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煤矿成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一个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巨人”,在太原已身形初露。

太原将以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为方向,加大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大力发展重型机械和矿用成套设备、铁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重大先进装备产品,建设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建设世界一流的 “以不锈钢和镁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超薄不锈钢产品、不锈钢无缝钢管、双相不锈钢、安全节能的第三代汽车钢等新技术、新材料不断研发、生产出来;建设资源保障基地、钢材延伸加工基地等构建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链,太钢集团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的路上疾行快跑。

太原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不锈钢、高性能特种钢、高性能镁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集聚一批研发团队和加工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实现由“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建设世界一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走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应用和系统集成商之一山西纳克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内物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罗克佳华、全国35家国家级软件园之一山西软件园、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企业山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出现在眼前,太原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太原将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产业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四个中心”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太原市提出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切实解决、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引进强势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园区,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发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作用,建设“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策划、开发建设体现三晋文化符号和元素的一流旅游线路、景区和景点,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品牌形象,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以能博会、中博会、晋商论坛为平台,拓展规模,丰富内容,扩大影响,打造会展业知名品牌,建设“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把金融业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建设太原金融场外交易市场和保险改革试验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

创新决定未来,人才支撑发展。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就要建设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

在过去的几年内,太原的科技创新环境氛围明显优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队伍发展壮大,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煤层气燃料、重型卡车、高速动车组轮对、太阳能单晶硅片、热连轧无缝钢管生产线成套设备等一大批国内及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成为太原经济新的增长点。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工程技术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3个,建成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促进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分子材料研究及检测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技示范机构,这些机构为太原自主创新基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对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太原市提出,将积极争取国家将太原确定为资源型经济转型自主创新基地,从而取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上的突破。要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产学研联盟,推动建设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和高科技企业聚集区,加大投入,吸引多渠道资本等多种方式,使太原的区域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优势产业和特色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争取跻身全国一流行列,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太原市将健全柔性引才政策,采取团队引进、项目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渠道,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培育创新主体,为太原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新城引领,生态改善,建设一流现代宜居城市

太原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定位更加合理,城建力度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长风商务区初具规模,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增强;持续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积极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大力推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8%,跨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太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太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要建设一流新城、打造蓝天白云之城和青山绿水之城。

如今,太原市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工程已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太原的新城建设,将充分借鉴国内外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以现代化为基干、以特色化为神韵、以人性化为根本,让新城彰显现代都市风貌、体现国际影响力气魄。未来,我们会在太原的城市南部、汾河两岸看到一座历史传统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的一流新城。

太原的老城改造,将以新城建设理念为引领,完善城市功能,公交优先发展,地铁、轻轨加快建设,水、电、气、热等公用设施逐步完善,城中村、棚户区投入改造,古城开发适时启动。届时,太原的老城将以更具文化韵味,更具特色,更加漂亮的形象呈现出来。

“让全市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说。太原市将采取严格主城区工业项目审批、控制工业污染、集中供热全覆盖、“气化太原”、“绿化太原”、“净化太原”等多项举措,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宜人景象常驻龙城。

大力推进东西两山绿化,坚持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大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强化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保护,精心打造城市水系,使东山上的绿色越来越多,西山生态景区变得日益妩媚多姿,城市中的一处处“绿肺”,一条条“绿带”,一片片“绿屏”,点缀、交错出片片美景……正在建设青山绿水之城的太原,景色会更加秀美。

太原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和追求,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突出稳定物价工作,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使太原成为最有人情味、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贵在自信,重在精神,成在实干,通向胜利之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传承着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品质的太原人,完全有能力再铸龙城新的辉煌。他们将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用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奋起直追,后来居上,重振太原雄风,将太原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并以此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唤起并州儿女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豪情壮志,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力赶上新一轮发展浪潮,昂首跨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科学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的古城太原,正蕴育着勃勃生机。山水形胜的禀赋是自然赐予的灵气,文化灿烂的底蕴是历史注入的魂魄,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国际化水准、融自然灵气和文化神韵于一体的靓丽龙城,必将在不久的将来矗立在三晋大地!

太原市政府新闻办 孙璐供稿

 




顶:6 踩: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83 (1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64 (45次打分)
【已经有11人表态】
2票
感动
3票
高兴
6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