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学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银川海宝塔寺的历史价值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商人网   发布者:赵明景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09年10月13日 11:25


实地考察银川古城海宝塔寺,自有一番复杂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为纽带。我们特别要注意到,银川城垣发展到今天,历史文化得天独厚。我国唐代被少数民族称“天可汗”不修长城的形势下,曾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将对考察银川城垣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

迄今为止,银川古城起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唐盛世开创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市)的发展。并且海宝塔寺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

海宝塔寺位于银川市北郊1.5公里,俗称北塔。寺院坐西朝东,正门是三间歇山殿堂式山门,门楣匾额上"海宝塔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四周杨柳繁茂,绿树成荫,环境十分幽静。占地1.9万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有关专家推断已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湖泊,海宝塔就坐落在一块湖岛上,湖内芦苇丛生,鱼跃于渊。每逢阴历四月初四,人们出银川城,向北乘舟,过大湖,赶往寺院参加一年一度的庙会。

 海宝塔寺经历了初建、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海宝塔、玉佛殿、卧佛殿、藏经楼等建筑。近年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会,四面八方的香客,游人纷至沓来,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基于对海宝塔寺整体的综合研究,确定海宝塔寺为谁而建,卧佛殿里祭祀的究竟是谁?! 我们首先必须理性分析,唐代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找出海宝塔寺历史文化源头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海宝塔寺的价值,而且有利于从银川地区建筑文化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

海宝塔始建年代无从查考,清乾隆三年( 1739年)曾毁于地震,现存的海宝塔为砖塔,是清代乾隆年间重修的。高耸在卧佛殿和韦驮殿之中的海宝塔,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又名“黑宝塔”,俗称“北塔”。这是一座方形九层十一级楼阁式砖塔,通高 53.9米。塔建在一处方形宽阔的台基地上,台高5.7米,边长19.7米。台上四周有青砖砌花墙,东面正中有石阶可以登临塔座门。

海宝塔塔身平面呈方形,四壁出轩,每层四面设券门,均向外略有突出,构成鲜明的十二角形。塔身内为上下相通的方形空间,各层之间以木板相隔,沿木梯可登至顶层。塔身四面转角处均悬有风铃,风吹铃响,更觉宁静悠扬。塔上端为砖砌四角攒尖顶,顶上置方体桃形绿色琉璃塔刹。海宝塔建筑风格独特,方形的塔身,四面的券门,众多的棱角,四角的尖顶,为中国古塔所罕见,被视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我们来探索考证银川古城海宝寺塔、承天寺塔、包括两塔相互对称的型制完整,保存现状相对完好。这里,再拿中国唐代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座北向南的历史文化意义,来相互比较一下中国唐代在银川古城建筑艺术上座西向东的承天寺塔、海宝寺塔。说也奇怪,中国西安、银川两地建塔的形态一南一北方位一至不说,而且在唐代建筑形式上也符合着中国传统“天阴在南,阳在北,地阴在北,阳在南”的建筑规制。

中国唐代说起大雁的文化意义,它们是最高品节人性化的“节义” 象征。并且是以中国传统“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来形容中国万里长城的实质精神。如果说中国传统大雁塔的人文荟翠,它是为见证中国唐代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所建造,玄奘不但是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依照中国银川承天寺塔和西安大雁塔的建筑方位在南,形式则是平地进入塔门;中国西安小雁塔和银川海宝寺塔的建筑方位在北,形式则是塔下都有四方形建筑高台,它们都是蹬上四方形建筑塔基进入塔门。相互比较之下,既有它们四方形塔身的形体特征,也有它们以方生圆是修身人性化的“节义”品格特征。我们来依照考证,它们蕴藏了黄河“母亲河”古老文明的苍茫之美,浓缩了万里长城在“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风情。

确切地说,银川万里长城的走向和“丝绸之路”良好形象得到了树立,城市化大格局的形成,给银川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意义凸显无疑。银川城市建筑文化之所以成为经典,它们是形成了中国文化与长城建筑相互间巧夺天工的长城灵魂、长城精神、长城境界和长城历史的不朽丰碑!

银川城市建筑让人百看不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内涵长城及丝绸之路文化,它们体现了时代性,融合了民族社会整体的文治与教化,做到了中国文化中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银川城市建筑文化的作用特殊,所表达出的文明极富一种综合性的和立体的史学价值,仅仅用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的。

关于银川海宝寺塔后“卧佛”的故事,说来话长。据说唐代建造海宝塔寺的模式形象化,今天也许是只有建筑实物能证明。这里说说银川海宝寺塔后卧佛殿“卧佛”,座西向东,大佛头南脚北,背后靠的是贺兰山。这正是大佛作为贺兰山象征的应有之义,她是奠定了银川海宝寺塔的坚实基础。传说是唐代所建,要比张掖的大佛寺“卧佛”还要早300多年。

张掖古称“甘州”,祁连山依北大佛寺山门有一副楹联:“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大佛寺楹联蕴涵有哪些秘密,相传方位观念也很独特;从建筑来辩方正位的分析,张掖“大佛寺”的座南向北,大佛头东脚西,背后靠的就是祁连山。据说这正是大佛作为祁连山象征的应有之义,她们比较贺兰山象征的神奇传闻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于“卧佛”文化之根和发掘之路与“祁连山”、贺兰山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河图》云:‘昆仑,天中柱也,气上通天’。昆仑,被认为是神秘、神奇、神圣“天”的一个重要名词。也许值得询问的问题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涉及“祁连山”、贺兰山象征“卧佛”的传说就扑朔迷离。是平遥的先民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而且还借此仿照银川海宝寺塔后,卧佛殿前“贺兰桥”的模式形象化,“贺兰桥”被平遥的先民移回了故乡。

了解平遥,实际上这是真实的传说。笔者长期以来深入平遥作为详细的考证,平遥古城这样神奇的人文造型建筑艺术,以前关于平遥“贺兰桥” 、贺兰桥巷,传说都是有事实作为依据的,并不是任意虚造的子虚乌有之说。《兰州志》的记载中:“匈奴谓‘天’为祁连”。今宁夏贺兰山之“贺兰”亦属此例。所以“祁连山”、“昆仑山”、“贺兰山”均为“天山”的模式形象化等。最早“贺兰”一词出现在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这里“银川、平遥人”文化的宽泛性和开放性,孕育和滋养了银川、平遥历史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中国传统的“礼”序思想,北京史称“天桥”,是天子所在的圣地。宁夏银川、山西平遥,古人以人文造型建筑艺术,仿照史称京城的“天桥”建造“贺兰桥”的模式形象化的人文内涵,藏而不露,高深莫测。古往今来也许是缘于“银川、平遥人”的人文历史中,真实的银川、平遥人生活温文敦厚,聪明大气,特别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总是可以独领风骚,开创一代先河。所以“银川、平遥人”历来都是胸怀四海,放眼天下。

很显然,考察银川海宝塔寺历史文化脉络清晰;银川文物建筑遗址框架完整;丝绸之路灵州——银川——凉州道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可说,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古来的帝王所不可比拟的。从丝绸之路灵州——银川——凉州道所涉及到的文物建筑遗址,历史文化的多元化内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是在展示中国文化的这些文明内涵,很多都是银川城市建筑文化形成前的未解之谜。

因而,从银川海宝塔寺文物建筑的语言表现形式上,言简意赅的表现方法上,都是在弘扬着万里长城鲜明的文治与教化的民族个性特征,弘扬着万里长城与时俱进的人文品质,弘扬着中国“丝绸之路”的和谐精神。我们讲中国西部这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最能体现出银川海宝塔寺历史文化中质朴厚重的成分,都深深烙上了中国长城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印迹。




顶:7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3.54 (2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71 (78次打分)
【已经有13人表态】
3票
感动
4票
高兴
6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