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部:山西省概况
一、地理位置
山西地处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太行山之西,故称山西。春秋时期,山西大部分地区为晋国领地,故简称晋。战国时期,由于韩、赵、魏三家分晋,山西又有“三晋”的别称。山西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相邻;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二、气候特征
山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山西冬季漫长干寒,全省温度在0℃以下;夏季南长北短,温度高且多雨,7月气温约21~26℃;春季短,风沙多,常干旱;秋季较短,天气暖和,晴朗。年均气温-4~14℃。年降雨量400—650毫米,但分布不均。
三、人口与民族
西总人口3355.2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412.81万人。主要城市有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长治市、晋城市、临汾市、运城市11个市、119个县(市、区),省会为太原市。山西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除汉族外,全省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0.35%。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中间夹着一系列串珠状的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晋中盆地、晋南盆地、上党盆地。
四、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
山西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686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2512公里,以重载、双向电气化在全国领先,石太高速客运专线建成后从太原坐火车3小时可达北京。省会太原对外航线40余条,太原机场为一类口岸,长治、运城、大同机场全部通航。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通邮,国际直拨电话可达260个国家和地区,固定、移动通讯网络遍布城市乡村,电话普及率达85%,互联网宽带接入达65%。
山西共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大同市商业银行、太原市商业银行、长治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上海招商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五、对外交往
山西省与世界上7个国家建立8对友好省州:日本的崎玉县;美国爱达荷州和田纳西州;英国的德比郡;意大利的阿布鲁佐大区;乌拉圭的卡内洛内斯省;罗马尼亚的穆列什县;俄罗斯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
山西省与世界上10个国家建立18对友好城市:太原市与英国的纽卡斯尔市、日本的姬路市、俄罗斯的塞克特夫卡尔市和萨拉托夫市、澳大利亚的朗塞斯顿市、德国的开姆民茨市、喀麦隆的杜阿拉市;大同市与日本的大牟田市、英国的贝利市;阳泉市与英国的切斯特菲尔德市、美国的芒特弗农市;长治市与美国的雷丁市、德国的马尔市、法国的勃利耶市、新西兰的上哈特市;临汾市与日本的秩父市;运城市与意大利的兰恰诺市;平遥县与法国的普罗万市。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每年在太原市举办“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博览会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拟于2007年6—7月间举办。首届规模设定为:展位1500个,参会企业2000户,国外客商2000人。展会内容主要有:1、产品技术与展示,包括煤炭关联产品及延伸产业技术展示、能源产业商品展示、国内外科技成果展。2、投资贸易洽谈。分项目、分专题、分区域设立投资贸易洽谈平台,促进跨国采购与招商引资。邀请国内外采购商、投资商、中介机构代表参加,组织贸易洽谈、项目对接、促进贸易、投资及经济技术合作。包括大中型国有企业并购及股权转让项目洽谈、大中型煤炭与能源企业设备采购招标信息发布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会。3、主题论坛。以煤炭与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有关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设置能源战略与环境保护、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矿山安全与政府服务等专题论坛。4、交易平台。争取全国性煤炭交易会同时在太原召开,利用山西政府信息网支持系统,建设煤焦商品交易网及博览会信息网。5、配套活动。包括煤矿工人文化节、“煤都之夜”演唱会、平遥国际摄影节——煤炭与能源专题展、太原国际面食节。
六、高等教育和科研概况
山西现有高等院校75所,在校研究生12000余人,在校本、专科生40.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46.6万人。各类科研单位216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30余万人。山西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洁净煤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都取得了突破。山西省本土培养的两院院士为:彭堃墀,山西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专业。谢克昌,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煤化学工程专业。王一德,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专业。
七、旅游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据古老的民间传说,早在上古时期,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炎帝尝百草于河东,嫘祖养桑蚕于夏县,后稷教稼穑于稷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美丽的传说都发生在山西。在临汾、运城之郊,尧王陵、舜帝庙至今犹存。后土祠——女娲的祠堂,就在山西万荣县,至今保存完好,观者络绎不绝。北魏时,大同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盛一时。清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山西成为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曾向外移民十几次,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着“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山西历史上名人辈出。武圣关羽、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古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戏曲家、书法家白居易、王维、柳宗元、关汉卿、王勃、傅山都是山西的杰出代表。
山西人善于经商,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拓者,被称为“晋商”。清朝末年,晋商首创中国历史上的票号,专门经营民间汇兑业务。汇兑分号遍及天津、沈阳、苏州、上海、厦门、广州、重庆等全国各地,同时在日本、印度等国也设立了分号。山西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源地,富甲千里,山西祁县、太谷、平遥的普通街巷,票号林立,商贾云集,有“中国华尔街”的美称。
悠久而开放的古代文明还为山西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文化旅游资源,造就了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国现存的金代以前的古建筑72%以上在山西境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71处,占全国的11%。其中五台山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县木塔为世界上现存最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此外,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保存完好的晋祠古园林、运城关帝庙、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蟒河等自然保护区,也是景致各异,风光秀丽,堪称奇绝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山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杂粮以及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等。其中以小米、豆类、马铃薯为主的杂粮面积、产量占到粮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3,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生产的杂粮营养价值高、品质好,以其独有的保健功能享誉国内外。小米、苦荞、红小豆、燕麦及其加工品中外,前景十分广阔。山西省特色商品有:晋祠大米、沁州黄米、大同黄花、平顺花椒、山西潞麻、垣曲猴头、稷山枣、临猗石榴、汾阳核桃、清徐核桃、山楂、山西党参、黄芪、上党连翘、平陆百合、汾酒、竹叶青酒、玉屏酒、昌蒲酒、蔺泉香酒、桑落酒、太谷饼、闻喜煮饼、平遥牛肉、临猗酱玉瓜、侯马蝴蝶杯、大同皮毛、大同地毯、大同铜器、云冈绢人、平遥推光漆器、大同沙棘等。特色食品有:头脑、刀削面、高平烧豆腐、曲沃腊牛肉、太原东坡茄子、繁峙疤饼、黄河鲤鱼、台蘑、保德碗托、羊杂割、烧麦、豆沙糕、麻花、解州羊肉泡馍、晋南醪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