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大整合之后 晋商浙商合作是否能够全面开花
晋商,曾经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商帮;浙商,近几十年在中国乃至全球特别活跃的商帮,2010年的山西煤炭大改革中,浙商和山西政府曾经有过火花碰撞,2011年山西省政府以及民间晋商团体开始和浙商频繁接触。
晋商和浙商的合作是否将出现新的局面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一年一万亿,五年五万亿”,“十二五”时期,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招大商、引强企,才能打造区域工业经济航母,形成产业发展强大的引擎驱动。
一家大企业,赛过百家小企业。无论是产值规模、产业层次,还是产业链带动、品牌运营、产品销售,大企业均具有中小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山西省而言,招大商、引强企,无疑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五年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最佳途径。6月9日、10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率领党政代表团在杭州进行考察学习。同时,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杭州举行了浙江知名企业圆桌会议代表座谈会和2011年山西(杭州)招商推介会,拉开了2011年我省在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的大幕……
作为晋商故里的山西,孕育出“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富有时代内涵的新晋商精神是山西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精神支撑,省内外新晋商的创业热情是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动力。
据统计,目前有十万多山西籍企业界人士在浙江省各地创业,涉及房地产开发、建材、装饰、汽车配件、医药、酒店宾馆、加工业、商业、电气等行业。比较知名的企业有杭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宁波中海金龙航务工程有限公司等。同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山西平朔煤矿、山西省电力公司等大型企业都在浙江省设有分支机构。
浙江与山西经济互补性强,两省合作空间很大,长期以来有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山西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浙商踏上山西这片热土投资发展。如今,在晋的浙江人超过30万人,创办的企业近50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近千家,在晋投资总额已达2000亿元左右,涉及能源化工、地产开发、服装鞋业、建筑装饰、园林绿化、文化教育、医药、百货、钢铁、矿产等各个行业和领域。有上千家浙江企业在晋设立了常驻机构,吸纳200余万人就业。
2006年以来,山西省与浙江省对外招商引资重大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在一次次重大招商活动中与浙江省签约合作项目可圈可点 (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博会、第一届至第三届能源博览会)中,共签约86个项目,总投资额为137.5亿元人民币,拟引资额为119.7亿元人民币,涉及化工、农业、材料工业、冶金、装备制造、服务业、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机械电子等行业。目前,这些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有72个,其中已峻工投产的项目有50个,落地开工项目和峻工投产项目占签约项目总数的84%。
特别是去年,浙晋两省更是进入了经济合作“蜜月期”。 2010年3月,山西省长治市与浙江杭州桐庐洪风新燃料新技术开发公司HF节能环保燃油乳项目在长治签约。第一期年产15万吨HF节能环保柴油,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石油资源近2万多吨,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200多吨,社会效益显著。
2010年4月,山西省推进城镇化调研组在浙江考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带领山西省推进城镇化联合调研组在浙江省考察调研。
2010年5月,山西省晋中市与浙江金华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加强经济贸易、旅游开发、科教文化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开展干部挂职交流等活动。
2010年6月,山西省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全省5个市11个县的劳务输出地代表团赴杭,与浙江省进行省际劳务合作洽谈,与娃哈哈等80多家生产制造、电子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等企业签订劳务合作意向书90余份,达成劳务合作输出意向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