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下降看山西省产业转型新机遇
阅读提示
2014年的立春已过,山西煤炭市场却逢春尚远。2013年1月4日,西山煤电股价为13.74元。今年春节后上班的头一天,西山煤电开盘股价只有5.98元。“腰斩”的股价,折射出煤炭产业的持续低迷。
在价格与需求下滑的双重压力下,煤炭产业复苏迹象难觅,与之相关的税收也遭受冲击。2013年,我省煤炭行业税收占税收总量“半壁江山”的格局终于被打破,全省煤炭行业完成国税税收525.4亿元,同比下降25.8%,占全年国税税收总规模的45.7%,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
税收增速放缓,直接影响到山西的钱袋子。对于习惯了依赖煤的山西,在过去一年里有些煎熬。煤炭行业受挫,山西眼之所及真的尽是暗淡吗?一定不是。只是需要做出选择——是该继续挤撞那扇要关闭的门,还是去寻找另一扇开启的窗。
香饽饽成烫手山芋
春节前期,秦皇岛港作为中国煤炭市场风向标,再次被黑色煤山堆满。媒体报道,从1月1日的527万吨到1月23日的702万吨,短短20余天该港煤炭库存激增175万吨,突破了高位警戒线。令人忧心的是,环渤海港口煤炭数量持续攀升。
港口外运梗阻,产煤的山西日子又怎能好过?
省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3年煤炭产量达9.6亿吨,同比增长5.5%,外运量达6.2亿吨。乍一看,数据沾着喜气。事实上,冷暖自知。
2013年,受市场需求低迷、价格下跌影响,全省煤炭生产行业入库税收486.4亿元,同比下降24.9%;煤炭运销行业入库税收42.3亿元,同比下降34.7%。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进入深度下行通道。2013年5月,全省吨煤综合售价跌破500元关口。“全省煤炭行业税收下降,主因是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等因素合力的结果。”省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杜飞彪说。
纵看山西历年国税收入,2013年延续了2012年的下滑态势,继2009年后再次出现负增长,较2012年、2011年分别减收158.6亿元和86.6亿元。而此前,2006年突破500亿元关口,2010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2年达到1316.74亿元的历史高位,连年走高。
“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影响着钱袋子,煤炭价格与税收亦步亦趋。
去年1月~11月份吨煤综合售价444元,较去年同期下跌84元。尽管前11个月全省煤炭销量8.4亿吨,同比增长3.8%,但无法弥补价格下降对税收产生的影响。初步估算,因价格下跌导致增值税减收118亿元。
资本市场更加敏感,沪市山西板块中的煤炭企业,家家日子难过。全省煤炭企业利润也大幅下滑。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1.5%,2013年1月~11月份利润同比下降51.6%,煤炭利润占全省工业利润比重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点。
更为复杂的是,煤炭产业里问题绝非煤价 “雪崩式”下滑那么简单。2013年,媒体曝光山西联盛能源公司负债近300亿元,煤炭产业交织在各类利益圈的资本市场里,让市场风险更加难以捉摸。
弱势运行将成常态
我省主导行业减收严重,但也存在一些增收因素。煤价加速下跌,利好电力企业,成本下降,业绩增厚。去年,电力增值税增势迅猛,从2月份起累计增幅始终保持在20%以上,全年增值税同比增长20.61%。
不难想象出,火电、水泥、钢铁等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得以缓解。但是这些利好并没有带来太大改善。“焦煤—焦炭—钢铁”这一传统产业链,并没有因煤价降低而挡住全线价格的跌势。
2013年,全省钢铁业税收再次下滑,入库增值税26.68亿元,同比下降19.73%,减收6.56亿元。我省某大型钢铁企业去年平均售价下降9.16%,入库增值税下降53.8%。
钢铁产品价格大幅回落,是下游房地产、汽车等产业需求放缓所致,焦煤降价带来的成本利润,根本无力挽回钢铁行业的颓势。钢铁需求减少,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进而又压缩着焦煤需求。
杜飞彪介绍,去年全省焦炭入库增值税23.04亿元,同比下降0.62%,焦炭市场长期弱势运行。去年11月份我省二级冶金焦价格1180元/吨,同比下降14.5%。焦炭主产区襄汾县入库焦化税收2.89亿元,同比下降7.53%。
煤炭作为上游基础性能源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影响。建立在工业经济放缓基础之上的煤价下跌,也意味着下游行业同样面临萎缩,需求萎缩又对煤炭行业也会形成“增长约束”。因此,对煤炭行业及下游行业都难言“利好”来了。
2013年,在全省重点行业中,煤炭生产、钢铁、焦炭、化工、机械、煤炭运销六行业税收下滑,降幅依次为24.85%、20.19%、5.45%、2.34%、0.48%、34.65%,合计减收192.03亿元。
工业经济放缓的另一个迹象,就是我省5000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数量开始减少。去年,全省纳税5000万元以上企业数量349户,较2012年减少67户,较2011年减少62户;入库税款占全省税收比重57.8%,较2012年下降 7.02%,较 2011年下降4.59%。
杜飞彪认为,从长远看,受工业增速放缓,煤炭产能集中释放,进口煤维持高位,以及京津冀周边地区严控煤炭消费总量,煤炭需求仍将遭受打压,价格难以根本好转,煤炭行业弱势运行将成常态。
产业转型迎来新机遇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每逢经济增速连续放缓时,各国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更关注区域内外的全面竞争。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换个角度看煤价,下跌也非坏事。
由于长期挖煤、烧煤、卖煤、炼焦,从政府到官员,从招商到投资,存在着 “推动经济增长依赖煤” “干什么都不如挖煤”的思维定势。如今,这种依赖性因煤价下跌而减弱, “资源诅咒”下的资源开发对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也在弱化。
有史为证,我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危机过后,中国的贸易额、经济增长率均高过发达国家。每一次危机,对中国而言就是一个机遇。可以说,山西恰恰因煤炭的不景气,而积蓄了问题“倒逼”转型的强大动力,也迎来了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时机。
1999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形成的煤价下降,对山西造成撕心裂肺式的惨痛打击,真正催生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反思之后的山西,从 “十五”开始了 “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2009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形成的煤价下跌,造成了伤筋动骨的剧痛,却促成了煤炭资源整合和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战略。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延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另一种是横向选择替代产业。上世纪90年代末,在煤价第一次大波动时,介休市民营焦化企业三佳集团就开始投资开发绵山,阳城县皇城村用挖煤赚的钱开发皇城相府。经过十几年建设,绵山、皇城相府均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
2012年的煤价下跌,缘于欧洲债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那么这次煤价下滑会给山西怎样的触动呢?承受了三次波动,山西人学会了很多。去年年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出台的煤炭、煤层气、低热值煤发电等一系列措施将为煤炭及其下游企业发展增添动力。未来蓝图已在眼前。
煤炭依赖的直接后果就是所谓 “资源诅咒”,让资源富集地区反倒成为经济滞后地区。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就打不开。要学会一生二、二生三,真正实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省委书记袁纯清这句话正是抓住新机遇的关键。
TAG: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