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李水合的传奇征程
自古山西晋商闻名天下。改革开放后的山西人更是以其智慧和勤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抒写着新的历史。李水合,一个同样充满着睿智、勤奋、不断开拓进取的山西 人;一个同样有着光影梦想、坚韧前行、甚至有着传奇色彩的电影人,经过几十年风雨搏击,牵领晋地电影几经辗转、创新思维,开启了一片具有可探索模式、可研 究经验的山西电影事业的“暖色”春天!
199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同时又是李水合由统领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多年后走马上任执掌山西电影制片厂的年份。从那时起,李水合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十年电影制作营销的风雨征程……
李水合说:市场、产业不能等待、不能彷徨:迎着困难往前冲,阳光总在风雨后。
自1999年以来,山西电影制片厂独立出品和联合出品的故事影片67部,电影戏曲片2部,电影纪录片5部,电影科教片3部,数字电影19部。不仅数量可 观,而且质量上乘,在国内外获得各类奖项76项。其中,《走过严冬》、《声震长空》、《暖春》、《生死托付》4部电影四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 奖;《红孩大话火焰山》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明天我爱你》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故事片奖;《王长喜来了》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 数字电影奖;《暧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爱在路上》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特别是电影《暖春》在国内外先后获得18个奖项,《二十五个孩子一 个爹》获得11个奖项。 由于李水合出色的工作成绩,他也荣获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出品人奖。
面对掌声、荣誉和鲜花,李水合 经常这样提醒自己,“成败论英雄”那是别人对你,而不是自己对自己。他不愿仰视荣誉的光环,但是他从未疏淡自己对经营山西电影制片厂和如何经营好山西电影 制片厂的求进与反思。反思中求进。求进中崛起。所以他多年全神贯注的是,逐递增电影数量、提高制作质量和盘活拓展市场运营……“暖”系列唱响主旋、 扬名影界。
《暖春》、《暖情》、《暖秋》载着“至情”与“大爱”,一部接着一部地植入观众心田,这也是李水合至今引以自慰的电影作品。
2005年起,《暖春》先后入选日本爱知国际女性电影节、奥地利国际儿童电影节、朝鲜平壤国际电影节、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暖春》成了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和山西电影的著名品牌。 《暖春》先后在全国辗转放映,全国票房总收入突破2000万元,这对一部中小成本电影来说,可谓奇迹。电影《暖春》被当时誉为“暖春现象”,引起中央有关 部门领导和本省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3月,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到山西电影制片厂进行视察调研。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 新闻媒体也都对电影《暖春》的成功上映进行了宣传、报道。
投资300万元的《暖情》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妇联等11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组织观看影片《暖情》的通知》;上海市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影片展映活动中,《暖 情》是首轮推荐影片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全区教育系统启动了观看《暧情》的活动;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陕西、河南、河北等省也均有计 划地安排了《暖情》的上映,观众反响强烈,票房收入可观。
投资250万元的《暖秋》也同样引起了业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形象化教材。山西、江苏、福建、河北、云南、重庆、辽宁、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部门均发文件要求把《暖秋》作为共产党员的必看影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低成本、小制作,大主题、高效益”的“三暖”作品,给李水合和山西电影制片厂带来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柄利刃亮剑所指、熠熠生辉
第一把利剑是“精品生产”。李水合说,要发展、要繁荣,就必须做精做强电影产品。他主要是抓三个环节来实现精品生产:一是在精品电影题材的选择上,坚持 “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李水合明确提出,电影作品题材必须独特新颖,故事情节必须引人入胜,主题思想必须积极向上,艺术质量 必须全国一流;生产的每一部影片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山西电影制片厂推出了《暖春》、《暖情》、《暖 秋》等多部精良作品。二是在精品电影剧本的创作上,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陸”统一的原则。从题材选择、编写剧本、修改剧本、论证剧本、直到 定稿,李水合都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和电影发行放映人员。就剧本的思想内容、体裁切入、故事情节、表现形式、场景规模等进行反复论证,直到求得剧本“三性” 统一,达到建组开拍的标准。三是在精品电影摄制上,坚持编剧、导演、演员三者的最佳结合。李水合有一套实用性很强的理论:用优秀的题材选择优秀的编剧,用 优秀的剧本选择优秀的导演,用优秀的导演选择优秀的演员,充分发挥优秀创作人员的聚合效应。
第二把利剑是“市场开拓”。李水合在重点抓 奸精品电影生产的同时,本着“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多方合作、广开市场”的总体思路,从三条渠道拓展电影市场。一是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抓生产。从 1999年到2007年,山西电影制片厂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拍摄了《光辉的历程》《迈向新世纪》《三晋》《腾飞之路》等电影纪录片、科教片8部,《晋商》、 《走进小康》、《忠贞——开国元勋的夫人们》等电视文献纪录片3部(57集),使用党委和政府资金达700万元。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讲,这些片子不可能赚多 少钱,但却为山西电影制片厂赢得了更多的社会效益。二是做行业文章,争取社会各界对山西电影厂的支持。1999年至2007年,山西电影制片厂为山西的企 事业单位、民营企业、旅游部门等拍摄了各种电影、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共30多部,吸引社会资金近200万元。山西厂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已形成了6个系列,即文物古迹系列、山水风光系列、晋商大院系列、革命纪念地系列、先进人物系 列、名牌产品系列。这些作品不仅起到了在全国宣传山西、树立山西形象的作用,为山西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还使电影厂的经营在这块市场上占据 了相当的份额。第三条渠道是面向全国找项目,多种形式搞合作。李水合说,仅仅在山西开拓市场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自己融入全国的大市场中。广泛寻找合作伙 伴,充分利用外来资金拍摄影视片。多年来,山西厂以信誉、品牌和业绩吸引了全国30多家影视制作单位,以及与香港和台湾地区影视制作机构的合作,吸引了足够的拍摄资金,使社会亡的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融入到山西电影制片厂的发展中,增强了发展山西影视事业的实力后劲。
第三把利剑是“思维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山西电影制片厂所以能够崛起于电影市场产业的大潮,其秘诀天机也曾被李水台道破:小厂要想办大事、创大业、出 成绩、出精品,关键在于认清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掌握驾御市场的操作能力,但更为关键的在于厂领导班子具有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勇于开拓。李水合执掌山西 厂之初,同样面临其他省级厂一样的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历史重负。但是他带领的山西厂在人员老化、设备陈旧、资金短缺等各项事业难以为继的困境中,不是徘徊 等待、畏避不前。而是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解放思想,把眼光放大,把步子迈开,走出山西,面向全国,打破陈旧模式,创新运营机制,聚精会神搞精品,一心一意 谋发展。这种与时俱进的思维创新和谋略操作主要体现在:具有重视精品生产的品牌意识:具有尊重知识、尊重创作、重视资源整合的人才意识:具有改善运行机制,重视电影事业产业化的市场意识。于是,李水合带领班子所取得的业绩也给他带来“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大创新人物”等荣誉光环。
“九州同映”担当重任、新途远征
业精于勤而废于嬉。十年,时间长河中转瞬即逝;十年,人生风雨路上百转千回,李水合是用几千个日日夜夜的奔走和勤劳换回了一些成绩和收获。虽不是石破天偯,却也波澜有漾,也让山西电影制片厂在电影界有了名望和地位……
李水合执掌山西厂10年的经验与业绩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和声望,而是更加艰巨繁重的责任和担子。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开发二级电影市场的总体部署 开始启动,由国家扶持和全国所有国有制片单位出资组建的九州同映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应运而生,有关部门点将尚未卸去山西厂厂长职务的李水合担任总经理重任。 两年间,李水合马不扬鞭自奋蹄,九州同映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目前,九州同映已拥有1000余部优秀国产电影发行代理权,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 影发行商,担负起了国家部署的国产影片批量、快速进入市场的战略任务;九廾J自有院线公司的放映队伍迅猛壮大,已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流动放映 设备一百余台套,今年上半年放映优秀国产电影已超过5万场,同时还多次组织了具有较大反响的诸如“首届青岛国产电影交易会”等大型主题活动;二级市场固定 影院建设快速、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又在九州同映公司母体基础上融资组建“九州中原”公司。在全国地、市、县级城市和厂矿企业、大专院校、城市社区投资发展1,3K(中档)数字固定影院,目前正在全国多个省区市县确定建立100余家1,3K(中档)固定数字影院。
一位哲人说:经历可以决定个陸。但凡熟悉李水合的同行都说他已经成为一台停不下来的永动机。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造就了他这一个性。人生舞台上、产业市场中,这位操着一口浓重“山西普通话”的电影人还在不停地行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