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煤老板转型做影视 曾客串《乡村爱情4》
挥毫舞墨是任艳明的爱好之一
专访本土电视剧《撞击》制片人任艳明
挥毫舞墨、轻抚古筝、玩转摩托……这些看似跟煤老板没有交集,却是吕梁煤老板任艳明的酷爱,正如亲朋好友对他异口同声的评价:“思想很前卫,兴趣很广泛,总爱弄出些新玩意儿来。”
其实,现在称任艳明为“煤老板”已有些不妥,自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那一刻起,任艳明便乘着这股东风快速转型,由“焦煤”转为“传媒”,在辽宁创办了秋实传媒有限公司,“我在文化传媒领域找到了真正的兴趣,这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做。”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吕梁中阳人,任艳明抱着感恩之心,于去年重返家乡,与中阳县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了30集青春励志电视连续剧《撞击》。4月26日,本报记者曾赶赴中阳县探班《撞击》剧组;4月30日,剧组转场到太原拍摄为期半个月的室外戏;5月中旬,拍摄将在太原正式杀青。作为该剧的制片人,任艳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回到家乡拍摄电视剧,不仅是为带动更多焦煤行业的企业家发展文化传媒产业,也想通过本剧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中阳,喜欢中阳。”
没有出头之日 绝不再回家乡
任艳明出生在吕梁市中阳县张子山乡庄上村的一户普通家庭里,性格开朗的他从小就是“孩子王”。儿时玩伴任永安确证:“艳明人缘一直很好,很有自己的想法,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围着他转。”
任艳明打小就有生意头脑。13岁,在县城上学的他,看到街上卖瓜子的小商贩,灵机一动,便用母亲做的纸壳当秤,利用课余时间有模有样地卖起了瓜子,赚到了不少的零花钱。16岁的那年暑假,他向父亲借了500元跑到外地运来韭菜准备卖,第二天要大展拳脚时傻了眼:韭菜全被捂坏了!一次失误没打垮这个倔小子,没过多久又跟父亲借了800元卖起了西红柿,这一次他净赚了五六百元。
尝到甜头的任艳明随后一发而不可收,红红火火地开起了饭店、书店。生意兴隆的他,拥有了中阳县城第一辆崭新的昌河面包车,风光一时。
28岁,是任艳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得意之时他重重地摔了一跤。“年少时便拥有不菲财富也不懂珍惜,只看重兄弟情义而将所有财产轻易付之东流,年少轻狂的自己决定离开家乡奔走异乡。”回想起在1999年经历的变故,任艳明唏嘘不已。
陷入困境的任艳明背着父母,扛着被褥,面对前来送行的兄弟忍不住泪洒车站并立下重誓:“没有出头之日,绝不再回家乡”。
一个月后,任艳明的妻子曹文梅放弃了稳定的教师工作,追随丈夫来到宁波卖起了山西陈醋。但由于当地人更偏爱米醋,生意惨淡。在最窘迫的时候,任艳明顶着炎炎烈日修过自行车,冒着瑟瑟风雨卖过盒饭。即便如此,牢记誓言的他始终未动过回家的念头。
焦煤成就财富 书法结交良友
2000年,任艳明坐上了开往沈阳的火车,去给做煤炭生意的姑父帮忙。
三个月后,任艳明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当下他便给父亲打了电话:“只要有5万元,咱也可以干。”向来支持他闯荡的父亲,不顾老伴的阻拦,四处奔波为儿子筹钱,甚至动了卖掉房子的念头。
任艳明用这5万元在老家买了两车皮的焦煤,从中成功捞取了第一桶金。之后如同滚雪球,他先后在沈阳创办了默燃旺炉料有限公司、宇时兴炉料有限公司、德顺昌物资有限公司,还当上了辽宁山西商会的副会长。
2007年,已在辽宁商界占据一席之地的任艳明却被一件小事深深触动,他的人生也随之出现了第二次转折。“记得那年参加了一场中山书画院举办的笔会,主办方要求每个人用毛笔来签名。看到其他人都写着一手好字,我当下决定学书法。于是拜东北著名书法家张海原为师,并随后创建了秋实书画院。”说着,任艳明拿出了自己近年来的得意之作,“从那时起,每周我都会举办笔会,与全国各地热爱书法的友人切磋交流,还有幸结识到了赵本山、王小利等许多东北演艺圈里的明星朋友。”
任艳明的妹妹始终难以忘记第一次走进哥哥办公室的情景,“穿过机器轰鸣的厂房,推开他办公室的门,映入眼帘的竟然是满屋的书画作品,在浓浓的墨香中找不到一丝煤的痕迹,当时真的特别震惊。”
当被问及如何萌生拍摄影视剧的想法时,任艳明笑着谈起了自己在《乡村爱情4》中有趣的客串经历:“当时《乡4》剧组正在拍企业家跟客户在刘一水的养殖场里谈生意的戏,由于跟剧组的人很熟,他们便要我来客串企业家,但是没有任何台词。‘本色演出’的我在正式开拍后,不禁指手画脚地说了起来。而刘一水的扮演者闫光明还即兴地跟我搭起台词来。当导演喊‘停’时,我还在自顾自地说,这场戏被NG了三四遍。或许就是那种欲说不能的感觉,让我第一次动了自己拍电视剧的念头。”
转型已是必然 偶然撞出新路
“总跟在别人后面做事会很累,只有弄出点新意来,才能闯出自己的路子”,考虑到文化产业蕴藏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况且自己还掌握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任艳明决意要从焦煤业转向传媒业,“与煤打交道需要的是机遇和胆识,而与文化打交道则需要头脑和经营”。
得知任艳明转型的想法,就连一向支持他的父母这次也投了反对票。做焦煤生意正顺风顺水的妻子自然也一千个不愿意,甚至还扣下了丈夫的身份证和车钥匙。无奈之下,任艳明只好打着跟客户吃饭的幌子“密谋”转型。“在家里吃饭时,我的电话只要一响,老婆就会第一时间去看到底是谁给我打的电话。如果是客户,就相安无事,一旦是文化圈里的朋友,她会立刻跟我急。有一次,我骗她跟一个公司老总吃饭,没想到过了两天那个人打过来电话却说好久不见,当下就露馅了。”任艳明笑着说起了他跟老婆之间的斗智斗勇,“那个时候,只要一涉及‘传媒’,她就会跟我急,吵架甚至动过手,为此我摔坏了不止10部手机。”
就这样,一心投身传媒的任艳明瞒着家人,向朋友陈玉明借了500万元,2010年5月,创办了辽宁秋实传媒有限公司。
“他的家业置起来很不容易,转型是要冒险的,谁也不知道文化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所以他老婆反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现为秋实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继刚如此看待任艳明的转型,“其实现在煤炭生意做起来也没那么容易了,而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这方面任总看得远。”
创立之初,任艳明的传媒公司只是小打小闹地接些商演、广告之类的活儿,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直到一次与著名台球教练张树春的偶然交谈,让任艳明开始谋划出手“大手笔”。张教练告诉任艳明,有个朋友打算拍一部以台球为主题的纪录片,但苦于缺少资金,问他有没有兴趣投资。张教练的这个信息一下撞击了任艳明因当初“触电”在心里埋下的遗憾,“台球是项既高雅又大众化的运动,而目前大陆还没有一部以台球为主题的影视剧”。
2011年6月,拟好故事大纲,任艳明请来东北知名编剧木燃,耗时半年,于年底成功打造出了剧本《撞击》。
“有钱”“有才”整合 聚力文化产业
“开始很多人都劝我在沈阳拍,因为毕竟在那儿已经呆了十多年了。后来,中阳县县委书记刘广龙真诚地对我说,回中阳拍吧,让更多的人了解中阳,为中阳投资。”心系家乡的任艳明最终决定回中阳拍戏,回馈15万家乡父老。
虽是制片人,但也是真正的“主角”,任艳明将自己融入到了剧中,“剧中的大龙就是年少时的我,仗义而又冲动,而企业家盛大可则是现在的我,霸气十足。这部戏最初是叫《草根奇缘》,我觉得有些俗,正式报批的那天,突然想到通过小小台球不也可以撞击出亲情、友情、爱情,撞击出合作和财富吗?于是,当下拍案就叫《撞击》。”
自2月10日正式开机起,任艳明就“厮守”在了剧组,早晨6时开工,晚上零时收工,每天累得几乎都是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人脉,是任艳明认为自己投身文化产业最大的优势。“开拍之前,我就向《乡村爱情》的导演张惠中、《钢的琴》的导演张猛详细咨询过影视剧拍摄的专业问题。这次拍摄《撞击》,人气青年演员朱雨辰、职业台球选手刘莎莎在剧中都是友情出演,歌手汤潮还亲自帮我打造了片头和片尾曲。”提到这些“腕儿”,任艳明满怀感恩也无比自豪,“别人也许身家一百个亿,而我或许不值一个亿,但我敢跟他PK,因为我有无价的朋友!”“他很好学,不仅是个成功的商人,还拥有艺术头脑,在文化传媒方面基本没走过弯路。”常和任艳明一起喝茶写字的男一号扮演者王小利力挺好友,“他整,我就全力以赴支持!”
转型后的任艳明非常重视片子的质量,“片子只有好才能卖出去,画面、道具、演员吐字等各种小细节都不放过。我希望通过这部戏激励农村青年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打拼奋斗,启发‘富二代’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理想,帮助误入歧途的孩子走回正道。”
“目前已经把片花发给几家电视台了,反响特别好。”王小利向记者透露,“这么好的开端,任总的辛苦没白费!”
这的确只是个开端:之后他还将筹划拍摄《撞击》续集,打算从这部戏中提炼精华,拍成励志电影;今年要在中阳开场笔会,邀请北京、上海、东北等地的书法家参观交流,到时不仅要将笔会上的作品进行慈善拍卖,还要将这些作品整理成书,以此来宣传中阳的文化和特产;之前在沈阳资助过40多个孩子上学,这次拍完戏后将40多张道具台球桌拍卖,将所得全部捐给中阳的贫困孩子;计划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在中阳举办台球公开赛,拉动家乡的旅游、经济……任艳明的计划已然构架成一幅多亮点的文化产业蓝图。“我希望自己能够将文化传媒做成产业链,更希望以文化产业为桥梁,将有钱的人和有才的人整合到一起,在山西转型文化大省的过程中,撞击出自己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