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政治经济学:听皇上的话 按官府的要求办
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实在普遍得很,绝非某一地的稀有特产。
晋商在明清、尤其清代中叶崛起,并得以垄断恰克图的对俄贸易,吃苦耐劳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绝非核心竞争力。最为关键的,是其获得了政府的倾向性政策的扶持。
晋商的起步,源于明初的“开中制”。
朱元璋坐了江山之后,在北部边境设立“九边”,防范瓦剌和鞑靼。但是,边远的“九边”面临着艰难的补给问题,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朱元璋将其外包给了商人们:由商人们负责向“九边”运送粮食,而政府的回报,则是给予商人销售“官盐”的特许资格,这就是所谓的“开中制”。
山西因靠近“九边”,得天独厚,晋商因此成为“开中制”的最大赢家,不仅垄断了边贸,而且几乎垄断了河东、两淮的“盐引”(运销官盐的特许证),自此发家。
明末风云中,关外的清军曾得到16家汉商的大力协助,其中一半是晋商,他们随同八旗军承办军需、开展贸易。入关前,满清高层即形成共识:“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所出,国用不匮乏”,对晋商极为重视。
晋商的政治投入,在八旗军入关以后得到巨额回报,被新政权册封为皇商,得以基本垄断北方市场及张家口这一商贸要道,甚至,深深涉足江南一带商业。康熙就曾感慨:“夙闻之,东南巨商大贾,号称辐辏。今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土著者盖寡。”
听皇上的话、按政府的要求办,成为晋商们的准则。在清代前、中期的多次西征中,晋商范毓宾作为皇商,成为清军的后勤部长,运输军粮百余万石,并捐输白银406万两(约合人民币8亿- 12亿),为平定新疆立功卓异,因此受封二品顶戴,其后人一度垄断中国与哈萨克之间的贸易。道光年间,不少晋商还参与了新疆保卫战,抵抗浩罕国所支持的张格尔叛乱,牺牲颇重。
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新疆成为晋商们收获政治投资、展现经营才干的大市场、大舞台。道光初年,仅南疆八城每年的茶叶需求量就在20万封(每封5斤)以上,如此巨大的市场,加剧了晋商们财富的积累。而在茶业的带动下,上下游的产业链,如物流(驼运业)与金融服务业(票号),也日渐蓬勃,晋商携强大资本、政府资源和配套产业,攻城略地,几乎占领塞外所有商业中心。
当中俄开辟恰克图作为贸易口岸时,在西北经营多年、早已羽翼丰满的晋商,当仁不让地成为主力军,令其他商帮难以望其项背。乾隆时,获得恰克图贸易特许证的晋商,“其资本较厚者六十余家”,依附的散商则更多。榆次常家、太谷曹家、祁县渠家、乔家、汾阳牛家等,都是著名的大户,采购网络遍及全国,经营范围遍及茶叶、丝绸、土布、瓷器等,建立了上万里的水陆物流渠道,运转资金额高达白银3000万两(约人民币60亿- 90亿)。
紧跟政治获取巨额利润,依靠财富再获取更大的政府资源(如科举的特别配额),晋商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在近代中国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