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晴天之前雾霾还要多久:山西日报高调发文“如何管好县委书记”
编者按:
2月17日,羊年春节还有2天,这一天山西日报发文“如何管好县委书记”。
山西晴天之前雾霾还要多久?
山西日报“如何管好县委书记”
背负了重大期望的县委书记群体,却屡屡出现深陷贪腐泥沼的个体。之于山西,亦是如此。特别是去年,更有10多个现任或曾任县委书记的官员相继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郡县之治,重在县委,重中之重在县委书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 ‘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党中央对县委书记的重视。省委书记王儒林也说:“省委对县委书记寄予更大期望。”
然而,就是这样背负了重大期望的县委书记群体,却屡屡出现深陷贪腐泥沼的个体,成为腐败重灾区。之于山西,亦是如此。特别是去年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发生后,更有10多个现任或曾任县委书记的官员相继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这样的现象令人痛心,更让人深思——如何才能管好县委书记?
权力无边,监督缺位,制度缺失多因素造成县委书记成为腐败重灾区
平定县、柳林县、泽州县、阳泉市、左云县、阳泉矿区、代县、离石区……从去年以来,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公布的消息看,这些县区的“一把手”,相继落马。特别是高平,这个晋城市的县级市,因为“塌方式腐败的样本”一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两任书记、四任市长先后被查,政治生态严重败坏,影响极为恶劣。
为什么县委书记会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权力缺乏边界,却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重要原因之一。”山西医科大学纪委书记顾昭明教授,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长期从事组织、纪检工作,并对执政党建设特别是党内监督、选人用人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理论成果。他认为,长期以来,县委书记作为县里的 “一把手”,在县级政权中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除了外交、军事、国防什么都可以管。组织若对其管理不好,“一把手”就真正变成了 “一霸手”。“绝对的权力最终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一政治学名言,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顾昭明说。
“权力具有扩张性,县委书记无限的权力本身就很容易扩张,如果组织选人不慎,本人党性不纯、宗旨意识不强,再加上我们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县委书记这一岗位就很容易毁掉一个人,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这里也有制度设定的问题,有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顾昭明继续分析。
对此,社会上早有诟病: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难,同级监督太软,法纪监督太晚。按道理说,对县委书记进行监督,同级纪委应当是监督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监督往往形同虚设。越到基层,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就体现得越明显。同在一个锅里吃饭,抹不开面子是常事,纪委书记又是县委书记的下级,监督权力不对等。有的纪委书记为了个人升迁,完全听命于县委书记,主动放弃了监督权,有的甚至与县委书记同流合污,最终导致了一同落马。顾昭明说,原有体制下,纪委主要受同级党委领导,一些敢于监督的纪委书记往往在仕途上很难有更多作为,可以说是“顶得住的上不去,上得去的顶不住”。
此外,许多制度的缺失也让县委书记的权力走向失控。比如:对县委书记权力的依法确权、分权、制衡机制还有待完善,考核制度难以突出品德、廉政等内容,日常监督制度没有完全建立等等。
依法确权,依规用权,阳光作业防止“一言堂”
管好县委书记,选好用好是基础,是关键。选拔任用与管理监督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必须把对县委书记的管理监督摆上更加重要位置,真正管到实处、严到份上。顾昭明说:“防止权力滥用的根本办法,就是用权力来制约权力,用法律来规范权力。”
顾昭明谈到,管好县委书记,首要一环,就是要明确县委书记的权力边界,依法确定其权力。由于县委书记岗位的特殊性,目前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能对县委书记的职、责、权做出明确而又具体的划分,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一部党内法规,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层级党组织特别是第一书记的职、责、权。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权力行使有依据。其次,要依规用权。要严格执行《党章》,严格党代表大会制度,严格任期制。这样,县委书记就会工作有长远,心中有群众。有效防止“跳棋式干部”的短期行为,贻误当地民生。再次,完善县委议事决策程序,普遍实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一把手”末位表态发言制度,有效避免先入为主,事先定调。
王儒林书记深入阳泉、晋中、长治、晋城调研时,专门围绕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召开了三次座谈会(下简称“座谈会”)。其中,有一位组织部长建议,强化对县委书记的权力制约,深入推进“六权治本”,深化党务公开,完善议事决策规则,落实县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等等。
作为县委书记本人,应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焦裕禄为榜样,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前不久,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一期县委书记培训班,习近平总书记还与学员们亲切座谈,可见,党中央对县委书记的重视程度,这是一种荣誉,一种使命,理应倍加珍惜。顾昭明表示,下一步,应当进一步组织县委书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修身、履职、尽责。同时,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县委书记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强化管理,加强监督激励干事创业
如何加强对县委书记的监督,切实进行有效管理,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党内监督还是最直接、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顾昭明说。但是,县委书记到底由谁来管?我们一直讲党管干部,其实这个概念有些抽象、笼统。县委书记这一岗位目前属于“省管干部”的范畴。但是,实际工作中,由省委或者省委组织部管理县委书记,确实有些困难。
顾昭明建议,干部下管一级是较为可行的,这也符合我党干部管理政策。县委书记的日常管理应该由市委一级为主,把主要责任落实在市委班子身上,这样更便于强化对县委书记的日常管理。比如,我们可以建立县委书记定期向市委报告工作、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市委班子和市委主要领导也要定期与县委书记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疏通情绪。
同时,落实好纪委的监督作用,明确县纪委“有问题而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而不报告是渎职”的责任,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顾昭明说,县级纪委要定期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报告县委书记在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这样就对县委书记有了真正的约束。
在那次座谈时,也有官员提到了这方面的建议:实行县委书记用权行为问责制,对县委书记权力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巡视,切实在干部选拔任用、重大项目决策、大额资金安排等关键问题上建立健全有效的可追溯制度保障体系,形成权力制衡的长效机制。
对于县委书记,是否只要加强监督,令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就万事大吉了呢?其实不然。管好县委书记,并不止于监督,而是要在监督的同时,激励县委书记干事创业,造福一方。顾昭明认为,上级党委、纪委,也要为清正廉洁、敢想敢干的县委书记撑腰、做主、壮胆,时常关心县委书记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立足本职岗位,为党和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对反映县委书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是非、澄清问题。既要关心、爱护、帮助,又要严格要求、正视问题、未雨绸缪,大胆鼓励县委书记干事创业,支持县委书记干成事业,真正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