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山西】《又见平遥》里初识平遥
《又见平遥》剧场的入口有一条狭长的甬道,观众很多,我们也只能小心挪步,很快地,同行的朋友便散开了,我紧紧攥着萍的手,生怕她也走丢,这个剧场就像个迷宫,我们甚至找不到舞台,弄不清楚座位在哪里,更不知道下一分钟将身在何处。
不同于以往我所看到的实景剧,这是一场边走边看的情境体验剧,讲述的是500年前,平遥城里票号赵东家为了救回分号王掌柜的唯一血脉,倾尽家产,与两百多名镖师奔赴沙俄,最终全部客死他乡的故事。
整个剧分为“镖师洗浴”、“选妻”、“灵魂回家”、“面秀”等几个片段。剧场里没有设置向导,观众可以跟随剧情在剧场里自由穿梭。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王潮歌将这些片段重新组合,打造了两条观剧线路:一条是顺序观看剧情,一条则是倒叙。这场景,让我想起第一次看话剧《暗恋桃花源》时的心情,也许惊喜就是来自于“不走平常路”吧。
“镖师洗浴”片段
我们先选择了倒叙的线路,走进了一条明清老街。老街上,除了身着古装的行人,还有扛麻袋的工人,老艺人坐在屋里低头剪纸,黯然伤神的女子静静地把一串平安红枣放在了我的手中……
起初我并不明白这条略显苍凉的老街上为什么尽是落寞的表情?直到走到城门才发现,原来这里的剧情直接穿越到王掌柜的儿子只身一人回乡时的情景,那么故事的开端又是怎样的场景?好奇心驱使我们又折返回去,走进了顺叙线路。
这一边的剧场里灯光昏暗,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就站在“舞台”中央,只是隐约发现对面看台上早已挤满了人,也许是观众,也许是演员。
正寻摸着合适的观看点,几束追光突然造访,一转身,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的几个身形高大的镖师,径直从身边走过,让我们避而不及,那气势,足以迎面撞个满怀……就这样,当我们慢慢地习惯与演员的咫尺相处,从面露惊讶变为享受其中,顺着故事的发展,我们也渐渐地入了戏。
“灵魂回家”片段
我曾在余秋雨的《抱愧山西》里,读到一些表现晋商仁义的细节,他说,“按照我们往常的观念,富裕必然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结果,但事实是,山西商业贸易的发达大大提高了当地人的就业幅度和整体生活水平。”
当时并不以为然,现在有些感触了,我想,晋商精神里除了诚信,他们的内心还关照着“自己人”,就像这部剧里讲述的,东家和两百多名镖师毅然决然的牺牲换来了掌柜家血脉的延续。这是一种怎样的德行,也许,过去,我们并不曾关注。
赵东家“灵魂回家”的一幕,让我们穿越到那段时光,走进人性深处,看到了山西商人难能可贵的仁德情结,他们没有忘记过去的艰难岁月:他们推着小车,载着沉重的粮食和盐,不畏艰难,远走他乡……财富的积累让他们更加尊义重情。
在平遥古城里,曾辉煌一时的平遥日昌号,为无数普通的年轻人打造了精彩的人生舞台。今天,在这个剧场里,又出现了许多平遥人的身影,他们没有科班背景,没有演出经验,却将平遥人的德行用艺术的方式完美地展现出来了。
“面秀”片段
我们终于停下了脚步,坐在“面”秀的剧场里,闻着弥漫在空中的面香,听着熟悉的山西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恍然明白,一碗面、一片桃林,足以让远在他乡的平遥人把思绪带回到家乡,让灵魂回家看看。而此刻,我也在这里,虽然我不是平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