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晋商年会范浩里演讲: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晋商文化力的能量转化
发端于山西晋中的晋商文化应用研究,是以“经济人”的独特视角对晋商现象、晋商文化的一种全新研究。其主攻方向是把发掘传统晋商文化大义与开拓当代企业变革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山西商帮治理模式与晋商制度文化传承基因的深入研究,揭示其经营理念、经营体制、经营机制的基本规律与运行机理。并通过对晋商优秀制度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将晋商“劳资共创、激励兼容”的本源价值,移植到当代企业管理体制型构与运行机制驱动的实践中。通过晋商文化力的能量转化,攻克当代企业因制度文化缺失而普遍存在的路径依赖、制度闭锁和机制失缺等疑难问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和创新。这与十八大精神对企业改革发展战略导向是一致。
关于十八大报告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面对中央关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经济领域“两个加快”、“四个着力”及“五个更多依靠”的“顶层设计”指向,作为市场主体的当代晋商企业,能否在“基层首创”方面有所探索、有所突破、有所建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维命题、创新课题!而2012晋商年会“晋商力量在哪里”的会议宗旨,正好切中这个主题。
一、晋商文化的主流价值,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逻辑和制度诉求。
在晋商商业理念、商业行为、商业模式和商业成就的历史传承中,以“身股制”与“银股制”为特征的产权制度文化创举,是晋商文化中最具决定意义的主流价值与体制基因。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制高点上看,晋商文化力的能量转化功能,综合体现在晋商资本组织形式、商业运营模式、职业授权方式和人才开发范式的运行之中:
一是以“劳合”与“资合”共进共创的制度安排,开创了全新的资本组织形式,成为晋商制度文化创意中最具穿透力的一种组织型构方法。这种 “劳合”与“资合”的“向量合力”与企业的“共同体”模式,把劳、资主体的物质利益绑定在同一个治理平台上,并将企业成员的个人利益追求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咬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劳资共创”、“激励兼容”的发展诉求。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逻辑是一致的。
二是以“专营”与“兼营”相依相济的经营谋略,开创了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成为晋商物质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基本特征。它把“劳资一体、两权分离、和谐共创、激励兼容”的资本组织形态,按照不同的产业领域演化成具体的规模业态和运行方式;通过产业链构筑的梯度推进和有序竞争,把企业打造成产业适度多元、产权无缝连接、经营专业连锁、区域集群发展的商帮集群。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方向是一致的。
三是以“信任”与“托管”分责共担的行权制度,开创了全新的职业授权方式,成为晋商责任文化引领的一种权力运行机制。它规范了晋商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和权利运行关系,构建了“设权方式契约化、行权方式职业化、权利义务人格化和激励约束制度化”的商帮治理机制。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诉求是一致的。
四是以“严培养”、“硬约束”与“强激励”兼容配套的人本制度设计,开创了全新的人才开发范式,成为晋商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文思想传承的动力之源。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把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绩效,与人的地位、作用、价值、权利及经营人才的时间经济价值链接在一起、融合为一体。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一致的。
从晋商制度文化研究的诉求与表达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代财雄德通天下、汇通天下、货通天下、利通天下的商业成就,殊为可贵的是遮隐在商业成就背后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而这种“力”的能量转化优势,就是以劳动和资本共进、共创、共赢、共富为“轴心”,把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和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紧密地咬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人与物的统一、心与身的统一、质与量的统一、绩与效的统一、眼前实惠与最终权益的统一。由此可见,晋商文化的主流价值对当代晋商企业变革创新而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推动晋商文化力的能量转化,是晋商文化应用研究的历史使命和实现途径。
晋商历史文化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持续近百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如何将传统晋商的文化大义与现代企业的变革思维结合在一起,并将晋商文化力转化成新的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却一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实践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发端于晋商故里的晋商文化应用研究,揭示了晋商“劳资一体、和谐共创”的本源价值,借鉴晋商“身股制”与“银股制”的产权制度设计原理,在国企改制和民企建制的实践中,创立了《三维(PEC)战略管理应用模型》。这一管理应用模型把资本——产权制度(P)、成本——工程经济(E)、人本——企业文化(C)之间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关系,框定在企业管理的三个基础领域:“所有制实现形式与分配制度”、“资源配置方式与转换效率”、“管理组织环境与人文精神”。从而形成三个管理维度的链接、融合和同频共振,从根本上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这一应用模型总结了晋中本土120多个企业资本化、社会化改造的经验教训,并经历了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企业经验到管理模型的演进过程。曾得到国家管理科学研究机构的首肯,并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颁发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管理十大成就奖”。该管理模型的实战应用推广,具有三个核心结构和创新功能:
一是资本——产权制度——所有制形式与分配制度的梯次拓展,强化了产权制度在企业经营大局中的统摄功能。从投资方式、财产形态、制度功能和财富权益等方面,揭示了企业产权制度的深层内涵,以严格的运行规则,规范企业所有制实现形式和分配制度。它的要害在于:用“价值型”管理学问,建立以“有限责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它有利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微观基础!
二是成本——工程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与转换效率的外向延伸,强化了工程经济在企业经营大局中的支撑功能。从投入结构、转换结构、产出结构和营销结构等方面,揭示了物质出量工程的运行规律与操作要领,以有效的管理手段,规范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转换效率。它的要害在于:用“工具型”管理学问,建立以“责任主体”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它有利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微观基础!
三是人本——企业文化——管理组织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内向深化,强化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大局中的激活功能。从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责任文化等方面,揭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层内涵与发展规律,以明晰的价值取向,规范企业管理组织环境与人文精神。它的要害在于:以“方法型”管理学问,建立以“绩效责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它有利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微观基础!
以上三个系统的运行机制,要通过制度安排、能力修炼、流程再造、绩效调控、文化整合、激励兼容等六步流程驱动来实现;针对实务操作中结构体制、运行机制可能出现的失衡和冲突,还设计了“八大调节机制”、“六项学习方法”等一系列实操推进方法。它的体制结构、机制特点和调节方式,抓住了企业管理的规律、本质和共性,而且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管理原则。为晋商文化力的能量转换,提供了一个易学、易懂、易记、易操作的“资源转换器”。也为当代晋商企业的管理变革与制度转型,劈出一条实战适用、快捷有效的实现途径。
三、晋商文化研究成果的应用,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方向和基层首创精神。
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两个加快”的战略导向,激发企业的“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必然会面临民主思维与专制思维激烈碰撞,法制正义与道德正义的无形摩擦,制度本位与权利本位的顽强博弈;面对这样一个痛苦的“涅槃”过程,多数企业尚缺乏足够的文化自觉与缜密的制度准备。作为晋商文化应用研究,就是要在践行十八大精神基础上,通过基层首创式改革,探索晋商文化力的能量转化方式和实现途径。在体制和机制改革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跳出非公即私、非白及黑的思维定势,把弘扬传统晋商的文化大义和激发现代企业的变革思维结合起来,为当代企业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与管理制度的转型,输出优秀的制度文化资源;通过激发新的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尽快建立起能够引领自己前进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和全新的知识体系!山西榆化公司是晋商文化应用成果引入最早的企业,他们通过十年三次大变革、大提升、大转型,由一个县级小化肥企业一跃进入全国化工500强、经济效益100强的前列位次,为中国“五小工业” 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工程经济提升、企业文化创新踏出一条阳光大道!十年来,榆化在三维战略管理的原创实践中坚持战略与“资本”共舞的运行实践,使公司净资产增值了17倍;奉行战略与“成本”共融的技术突破,使公司循环经济年产能提高了19倍;倡导战略与“人本”配套的文化创新,以物质能量与精神能量的聚合作用,使公司年度营收增长了20倍。一个贫困县的小企业“十年磨一剑”,快速成长为山西乃至中国氯碱工业战线的一匹“黑马”。榆化机制中的“战略”与“资本”共舞,“战略”与“成本”共融,“战略”与“人本”共创的变革实践告诉我们:晋商文化研究成果的应用,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方向和基层首创精神,才能够在“新四化”发展的先行先试中取得突破。
最近,山西省晋中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组向全市各县(区、市)中小企业局和开发区经发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市中小企业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的转型发展。同时,向全市各县(区、市)印发了《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建设企业管理评价体系实施意见》,通过大范围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将源起于晋商故里的晋商文化应用研究成果——“三维(PEC)战略管理应用模型”直接输入中小企业的管理实践。这种以晋商文化大义和制度资源能量转化的方式,激发基层首创精神,推动全市中小企业的管理变革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按照十八大精神,把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与此同时,晋中市中小企业局和经济管理促进中心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架构设计,在全市中小企业领域建立了以“四大体系”、“二十二纲”和“七十七目”为核心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与《三维战略管理模型》的“三维组合结构”、“六步流程驱动”、“八大调节机制”,对应形成企业变革转型的双向动力。这一改革举措顺应了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管理需求,抓住了企业管理的本质、规律和共性。被企业称之为“368”管理工程、“427”考评体系,为晋商文化力快速转化为新的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实现路径。这一重大举措的落实,对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水平的整体跃升,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一位著名文化学者曾指出:“文化力是人类的第二个太阳,让人丰富的内发创造力开花。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转化为力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文化力!”晋中实践再一次证明,晋商传统文化资源只有应用于当代企业变革转型实践,才能激发出旺盛的文化力;只有在“基层首创精神”的开拓进取中,才能将其转化成新的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