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县:坚持“五个围绕”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山西祁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年多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的作用不断显现,真正做到了“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促新发展”。
一是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求实效。全县上下围绕“转型跨越、富民强县、重振雄风”目标,凝心聚力促转型,万众一心谋发展。倾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开展“一个项目一个堡垒”活动,做到“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活动开展以来,祁县接连签约了投资3亿元的今麦郎饮品生产线,投资5亿元的华能风电等项目,目前已储备符合祁县实情的项目160余个,资金达300亿元;认真落实省10项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化支农资金整合,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典型走”,全县新发展酥梨6000亩,苹果5000亩,干果经济林6000亩,新发展设施蔬菜5191亩,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大活力。今年的县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祁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商文化旅游区、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三区一基地”发展思路和规划,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再造一个新祁县宏伟目标。
二是围绕服务人民群众求实效。从教育、卫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0年县委政府承诺的12件为民实事全部兑现,今年县委政府又实施东环路景观绿化、东风路道路改造、湿地公园建设程、三支退水渠扩建、经济开发区完善、城市集中供热、祁县中学新建校区建设、中国玻璃艺术博物馆“八大惠民”工程,认真做好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五个全覆盖”工程,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全县上下形成一片“欣欣向荣,安居乐业”良好局面。
三是围绕促进社会和谐求实效。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行县——乡镇(城区)——农村(社区)——农户(楼宇)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源头治理,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疑难问题县解决”目标。大力开展“纠风治乱集中整治”行动,县纪检、信访干部实行“带案下访”制度,广大党员干部结合住村下乡活动走访农户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帮扶台帐。目前,全县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共计846家,送去慰问金3.26万元,棉被、衣服、大米、食油等合计1.58万元;为困难家庭成员联系工作24人次,帮助解决看病就医问题75人次,资助贫困学生51人,受到百姓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有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四是围绕加强基层组织求实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基层党的建设。圆满完成县乡两级换届任务,为全县“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起好步、开好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实行了全程差额选任领导干部和“三位一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干部教育管理和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开通了“干部教育在线”对全县944名机关干部进行网上在线教育,完成了第五届市委联系高级专家推选工作,评选了10名县级首届优秀拔尖人才;通过两轮84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有地方办事”的问题;通过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了“有办法办事”的问题;通过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解决了“有能力办事”的问题;通过加强农村两委主干队伍建设,解决了“有领头人办事”的问题。
五是围绕做好下步工作求实效。下阶段祁县将紧紧围绕 “转型跨越、富民强县、重振雄风”目标,进一步引深推进创先争优“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促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把创先争优与完成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进机关干部作风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住村包村增收活动,扎实开展职能部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同时,认真做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规定环节工作,总结和完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