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太原博物馆外部装饰工程完工(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发布者:王秀萍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1年8月09日 12:47





      像五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像一串红色火焰熊熊燃起。继太原美术馆、大平台绿化等工程的完工,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的又传来捷报,文化岛上主要建筑之一太原博物馆连廊工程完工,也标志着太原博物馆主体及外部装饰全部完成。
  太原博物馆是长风文化商务区文化岛内五大建筑之一,位于整个文化岛西南角,紧邻山西大剧院和山西省科技馆,是省城十大建筑之一。太原博物馆方案由国际建筑设计大师、法国人安德鲁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红灯笼,主要建筑为5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连通的倒锥型体块,建筑外墙主色调呈红棕、古铜色,表现了山西人民热情、开朗的性格。建筑立面运用深浅变化的玻璃百页,丰富曲折的外部轮廓仿佛中国折扇,使建筑在不同天气、不同角度呈现神秘莫测的变化,戏剧性地塑造了一个热情奔放、风格独特的建筑形象
  工程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建筑形式为局部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76186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51629平方米。拥有设施齐全、功能兼备的文物库房、修复室、大厅、展厅、报告厅、艺术品制作室、活动中心、会议厅、信息资料研究中心、设备用房、安全监控室及停车场等。
  博物馆主体核心筒结构于2011年1月8日封顶。其后,又经过3个多月努力奋战,完成了7000吨钢结构的制作和吊装任务,如期实现了博物馆主体结构的顺利封顶。主体封顶后,工程进入外立面装饰阶段。
  太原博物馆连廊属于通体玻璃连廊,即整个外表面全部由近2000块两平方米大小、8毫米厚的钢化玻璃经过胶粘、机械固定组成,使五个互相独立的锥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共分为四部分,分别连接1号、2号锥体,2号、3号锥体,3号、4号锥体,4号、5号锥体。在承担连接功能的同时,也是观众进出太原博物馆的通道。承担玻璃重量的T型龙骨为不锈钢材料,其横接、竖接技术十分超前,基本属于国内首创。
  据介绍,太原博物馆连廊作为进出通道和锥体连接通道,也可作为展厅布展使用。同时,通体玻璃形式,也使其成为长风文化商务区内欣赏风景的绝佳平台:向西、向南可看内河旖旎水色,向东、向北可欣赏大平台盎然绿意和汾河景区。
  太原历史悠久,全市有文物20余万件,并有多项被列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太原博物馆建成后,意味着这20多万件库存文物有了新家、有了可以让大家欣赏的地方。
  简 介
  ●太原博物馆方案由国际建筑设计大师、法国人安德鲁设计,主要建筑为5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连通的倒锥型体块,建筑外墙主色调呈红棕、古铜色。
  ●工程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建筑形式为局部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76186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51629平方米。
  大事记
  ●2009年12月1日,太原博物馆项目开工
  ●2011年1月8日,太原博物馆核心筒封顶
  ●2011年4月23日,太原博物馆钢结构封顶
  ●2011年7月31日,太原博物馆主体外部装饰完工
  在汾河畔抒写精彩华章——太原市博物馆施工历程侧记
  位于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中央文化岛西南角的太原市博物馆,是长风商务区五大项目之一。
  自2009年12月1日开工建设,尤其是今年5月份进入“百日决战”以来,太原市博物馆项目在该市住建委、中心商务区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全体参建人员群策群力,创造了骄人的成绩。
  “如果正常施工,主体完工需要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而我们只用了一年多就完成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太原市住建委主任孙荣琨自豪地说。
  制定科学施工计划
  据山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太原市博物馆项目部项目总工刘建青介绍,太原市博物馆是一种造型独特的建筑,每个筒都是椭圆形倒锥体,有八个圆心,八段弧,由下到上、由小到大呈辐射状,全部采用钢结构吊装,不锈钢“T”形龙骨支撑,施工要求极为复杂,难度很大。
  为此,开工伊始,项目部就建立了完整的施工计划,即现场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包括技术部、施工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技术、管理人员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超前技术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加强过程控制,尤其是被列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序要从材料采购、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重点难点的技术攻关等各个环节予以全过程控制。
  合理安排抢工方案
  今年5月份,太原市住建委与中心商务区管理中心发出 “大战百日迎中博”的号召。随即,山西建工迅速成立了由董事长张玉平挂帅的百日决战指挥部,并以打破常规,制定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抢工方案。
  山西建工太原博物馆项目部经理梁振告诉记者,抢工方案突出重点,突出关键,将总进度计划分解细化,明确任务的时间节点,对所涉及管理人员和施工班进行组织交底,并签订责任状。同时,项目部对作业面加强过程控制,成倍投入劳务资源,各工作面同时展开,合理安排穿插作业,努力提高一次性验收合格性。
  同时,太原市住建委也积极跟进协调,成立了百日决战指挥部。每天晚上八点,该委都会准时开指挥部协调会议,为各个项目的有序施工解决问题,扫清障碍。
  优秀参建者感动工地
  在施工现场,一名皮肤黝黑、高高瘦瘦的施工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分管南平台的施工员刘俊。
  太原博物馆南平台施工工艺极为复杂,又面临与幕墙施工面穿插作业的问题,要照顾到双方材料机械进场,保证道路通畅等方面的需求,给组织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为此,刘俊凭着多年的组织协调施工的经验,提前考虑将要遇到的各种施工困难,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果断调整施工方案,采用先两边再中间的施工办法,为双方留出了进场道路,保证了材料的及时供应。
  而在项目部帐篷,记者找到了太原市住建委派驻太原博物馆工地的片区负责人王天明。只见他脸色略显苍白,其他工作人员这才告诉记者,王天明已经带病在工地上连续工作了好多天了。
  “奋战的日子是艰苦的,枯燥的,但当外幕墙脚手架拆除,撕去筒体幕墙保护膜的那一刹那,看到五个造型新颖的倒椭圆锥形筒体挺拔的身姿时,我真的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王天明激动地说,“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红灯笼”闪耀龙城——省城市民期盼着崭新的太原博物馆
  太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三晋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2500年历史的太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三晋文化的精华所在。目前太原共有馆藏文物20余万件,然而没有一座市级博物馆,作为省会城市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太原博物馆从开工就承载了这个城市无数人的梦想与期盼。
  7月底,太原博物馆主体及外立面装饰工程完工的消息,无疑为人们希望的实现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特色文化名城需基础文化设施
  如何将太原建设成为 “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太原要吸引世界靠什么?一位哲人讲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建设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正是太原吸引世界的根本之举。
  太原博物馆的建设是太原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基础硬件设施。建成后可以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样大型博物馆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城市转型发展,也可以传承发展三晋文脉。
  省城文物专家介绍,三晋文脉是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灵魂”,也是架构和彰显城市品格和魅力的核心。太原博物馆的设计就呈现了兼具古朴与时尚、厚重与明丽之特色的多彩姿容,势必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大型博物馆助推文化名城建设
  尽管省城一些专业性的博物馆发展蓬勃,但仍然掩饰不住没有一座大型博物馆的缺憾。
  “我原来带孩子去过晋祠博物馆,以为那里就算是‘太原博物馆’,却不知道太原市还没有一座市级博物馆,这着实让人遗憾。”8月5日,随着太原博物馆的外立面装饰的竣工,省城市民王女士明白这5只连起来的 “大红灯笼”才是真正的太原博物馆。
  而据太原一家旅行社负责人介绍,很多外地游客来山西都希望能到当地的博物馆看看,虽然有山西博物院,但很多游客都希望能看到具有太原本土特色的博物馆,“我只能说目前还没有,挺遗憾的”。
  2010年,位于太原迎泽公园的太原晋商博物馆的建成,让省城市民及外地游客可以一睹晋商风姿。还有晋祠博物馆,它主要是依托风景区,也属于一家专业性的博物馆。记者了解到,也有一些小型博物馆苦苦支撑,甚至因经营不善而注销。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太原市虽已有不少博物馆,但因受专业局限,所展示文物不可能将太原的历史面面俱到,建设一座大型博物馆已成为时代所趋。
  填补了没有市级博物馆的空白
  太原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学生露露说,她是一名历史文物爱好者,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时候,都会与表妹去山西省博物院参观学习。采访中,露露告诉记者,听说是新修建的博物馆造型是非常壮观的红灯笼,她真的很想看看外装饰完工的太原博物馆。
  省城某高校历史系赵老师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太原晋商博物馆建成开馆后,家里来了外地同行就会拉着他们去看看咱们晋商的风采,现在长风文化商务区又建成了太原博物馆,以后可去的地方就更多了。”
  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军表示,太原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太原市一直没有一座市级博物馆的空白,更有助于太原博物馆群的发展。
  “当然,这样一座伟大的建筑离不开设计者的智慧、施工者的汗水、离不开太原市住建委领导没日没夜在工地上的辛勤付出!”刘军说。





顶:8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3.44 (1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3.15 (47次打分)
【已经有22人表态】
4票
感动
6票
高兴
12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