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走出“文化低保”惠民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针对709个“徘徊”在贫困线上的行政村、革命老区村,11.4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集中居住的进城务工人员,山西省晋城市设立了“文化低保”专项资金,用于每年入村送戏、放映电影、赠订报刊、评选示范书屋,为低保对象发放购书补助卡,在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配置文化活动室等,缓解了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看数字电视难的问题。
“晋城是革命老区,各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金分配坚持向老区和贫困地区倾斜的原则,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让‘文化低保’发挥最大作用。”晋城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魏广麟说。
据了解,为保障“文化低保”工程顺利推进,晋城市专门成立了宣传、财政、文广、农业、住建、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工程领导组统筹协调。工程实施6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共列支2800万元,为文化低保村送戏3750场,送电影34500场;建设农民书屋260余个、示范书屋23个,配送图书30余万册,发放购书补助卡近41万张;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室26个,使近50万文化生活贫乏的群众直接受益。
“掰指头一算,这几年,晋城市、县两级财政在文化惠民方面的投入高达6000多万元,充分发挥了政府财政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晋城市文广新局局长闫锦绣告诉记者。
从2012年开始,晋城市率先在山西实施“以购代补”,将原来补助各文艺演出团体的资金用于购买文化服务,共支出1214万元,打响了“百姓大舞台”“周末大剧场”等群众文化新品牌。如“百姓大舞台”根据所在地实际分别确定了“K歌会”“大书场”等主题,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周末大剧场”演出则以本土文艺团体为主,适当引进高水准演出,并坚持最低1元票价,受到群众欢迎。
“两年多来,我们不断改进购买文化服务模式,变以前的‘送什么要什么’为现在的‘要什么送什么’,送什么剧目、电影、图书,群众说了算。”魏广麟说,这种群众点单的服务看起来只是方式不同,蕴含的却是理念的转变。
“你看,这些乐器、音响、电脑、桌椅板凳,全是新的。”晋城市阳城县文化馆参加夕阳红合唱队的王国强大爷告诉记者,“不光是设施好,馆里还经常给我们请市里的老师来讲课哩!”
从2012年开始,晋城市新设基层公共文化事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共建设大舞台21个、送戏777场、设置阅报栏200个、送音响2800套、培训文艺骨干200人,为18个村免费改装了有线数字电视,扶持文化村镇、特色文化项目和群众自办文化品牌57个,并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公益文化演出、阅报栏建设、音响配送、有线电视传输、文化骨干培训全覆盖。2012年开始实施的公益文化演出服务项目,主要服务对象是“文化低保”受益群体之外、文化建设不够完善的行政村,与“文化低保”工程、文化服务采购互为补充,力求实现城乡公益文化演出服务全覆盖。
为保证各项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晋城市以机制体制创新保证群众文化权益,出台了《“文化低保”工程监督考核办法》、《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管理办法》、《基层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管理办法》。“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改变。相反,政府要勇于、善于挑起担子。”晋城市副市长王卫平说,“下一步,我们还要求各县(市、区)参照市里的管理办法,尽快设立各自的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各项工作推进顺利,有望形成市、县一体的联动机制。”
一系列措施大大激发了全市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目前,晋城有市、县两级专业文艺院团12家,各类社会性文艺演出队伍170余支,绝大多数希望能加入“文化低保”和公益文化演出队伍。晋城市文广新局通过资质筛选,最终确定了17家服务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晋城市今年组织了全市文艺剧目大汇演,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剧(节)目方可参加全市公益演出服务。
晋城市还积极推动“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和文艺骨干培训,为村、镇培养一支永不离村的文艺队伍。到2017年,文艺骨干的培训将延伸到每个行政村,初步实现1500口人以下的村有1至5名业余文艺骨干,1500口人以上的村组建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