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关键词剖析山西省今年经济大势
倒逼、战略定力、煤炭能源产业升级版、七大产业、新的增长点、三个新突破……
2014年12月29日,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省委书记王儒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深刻分析了新常态下山西省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挑战机遇,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并对201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本报记者从中梳理出12个关键词,邀请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社科院有关专家学者,对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2015年全省经济重点工作予以剖析和解读。
关键词1 倒逼
要义:山西省曾长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更多依赖的是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留下了生态环境严重欠账等巨大历史包袱。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把新常态下发展的基础夯实。这既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调整,也是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山西省经济发挥形成强大倒逼的历史必然,这是山西省转型发展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
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导、科研处处长杨俊青: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效益提升,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当此之际,和全国,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目前存在很大差距;其次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而科技、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相对落后,山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倒逼我们进行产业重新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产业,背水一战,才能走出困境。
关键词2 战略定力
要义:我们一定要对发展保持一定的战略定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担当,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切实把经济工作重心放到提质增效上来。
杨俊青:山西经济转型搞了好多年了,但一直以来似乎跳不出“煤炭形势好时,没有动力;煤炭形势不好时,没有能力”的循环怪圈。显然,保持对发展的“战略定力”,是从政策的长期稳定性角度,强调战略坚守,坚持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3 煤炭能源产业升级版
要义:切实围绕“六型”转变,深入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重点围绕山西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三大煤炭基地、三个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全力打造煤炭能源产业升级版,走出一条“革命兴煤”新路。
杨俊青:王儒林书记提出,山西煤炭产业必须实现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的“革命兴煤”新路,可以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西煤炭转型发展的谋篇布局。因为,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已经是大趋势,因此加快推进山西煤炭“六型”转变,增强煤炭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力打造煤炭能源产业升级版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关键词4 七大产业
要义:要切实围绕“七大产业”(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做好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走出“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困局。
杨俊青:2014年山西经济发展急剧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煤产业发展不够,不足以弥补煤炭价格下跌导致的增长下滑。在煤炭之外下功夫,大力培育发展新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已成为山西的不二选择。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山西选择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可以说既是立足于山西自然人文资源禀赋,又有对山西既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市场需求的考量。
关键词5 重头戏
要义: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这是山西省改革的重头戏。山西省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的问题十分突出,国有企业不但数量多,而且广泛分布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的市国有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仍高达70%以上,甚至理发店、浴池、照相馆至今没有改制。大型国企在重工业领域特别是煤炭行业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业办社会等问题普遍存在,企业内部管理、政策依赖、资源依赖等问题比较突出。
杨俊青:国有经济理应 “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的主战场,应该集中在自然垄断、公共产品、国计民生、高科技等领域。而在山西,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人所共知。国资国企改革之所以成为山西改革的重头戏,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垄断市场,竞争不足,活力不够,效率不高,效益不好;二是挤出效应,国有企业占用了70%—80%的资源、资金,制约、挤占了民营经济等其他经济主体的发展土壤和空间。山西大型国企改革,应该探索诸如混合所有制等新路子。
关键词6 先手棋
要义: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这步“先手棋”,建立审批事项及权责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企业、对微观事务的干预。
杨俊青: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统得太死,管得过细,使市场体系难以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主体活力不足。
经济学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给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守夜人,是市场交易的公平裁判,是公平、正义的供给者。山西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其着眼点在于,只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才能释放市场活力。
关键词7 新的增长点
要义: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走出经济运行低谷,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带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支撑。按照“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要求,我们必须主要依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依靠产业化创新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
杨俊青: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山西省将在投资、提升传统产业、第三产业、板块经济、特色经济、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等领域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板块经济、特色经济等都是新的提法。板块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对整体经济带动作用明显。这方面,我省差距大、发展的空间也大,各类开发区作为板块经济核心区的带动作用有待强化。而特色经济,则可破解我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问题,要求各个地区按照自己所在的主体功能区定位,从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出发,利用比较优势,在全省培育一大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聚集区和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名牌产业。
关键词8 三个新突破
要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够、金融振兴动力不强,是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全力在科技创新、民营经济、金融振兴三大方面实现新突破。
杨俊青:山西省是资源大省,却是科技创新小省。2013年山西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3.2%,低于全国平均值6.85个百分点;全省有“两院”院士5人,仅占全国总数的0.3%……凡此种种表明,差距就是空间,就是潜力。在民营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少,因此,要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优化环境、消除各种隐形壁垒上加大改革力度,力求有所突破。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山西省金融业不论是体系建设,还是市场发育,无论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严重滞后于全国,导致山西省经济发展“供血”不足。显然,银行、证券、保险业都有望迎来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9 农业转型
要义:要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山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室主任郭卫东:“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一是生产经营主体要多元化,要从家庭经营为主逐步向龙头企业、合作社转变;其次,农村土地流转要实现多元化,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失地农民的保障,要坚持农地农业化的原则,因为农地非农化后,具有相当大的不可逆性,或者说非农用地再转化为农业用地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市场主体应积极参与。此外,信息服务体系、金融支撑体系等也是应有之义。譬如,农业保险、大灾保险等,可以在发生自然灾害后保障农业经济主体维持再生产的能力。
关键词10 精准扶贫
要义: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和机制,改进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郭卫东:要实现精准扶贫,首要摸底数,查户口,找出相对贫穷人群,找准扶贫重点;其次应从贫困的原因入手,分别对待,对于有劳动能力,无技术的应技术扶贫,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应纳入五保户、低保户,对因孩子上学贫困的给予教育扶贫;最后,要走产业扶贫的路子。
关键词11 生态文明
要义: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由于煤炭资源长期高强度开发,山西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已成为全省人民群众的强烈渴望,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杨俊青:山西省是煤炭生产大省,也是煤炭消费大省。因此,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严守生态红线和开发底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12 改善民生
要义: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更加注重保障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杨俊青: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由于经济下行、企业开工不足以及产业转型,我省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竞争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从企业的角度看,需要由过去依靠低工资、低劳动力成本来赚取利润,向适度提高工资、刺激劳动者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盈利转变。
保障就业、提高工资,不仅对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意义重大,还有利于整个经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型发展。因为,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收入者工资收入增加,必然更大地提振社会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