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眼中的最美乡村48——西文兴:人文荟萃的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冬日景色
西文兴村一隅
《江雪》《黔之驴》《捕蛇者说》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你能背诵得下来吗?它们的作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你还记得吗?1000多年过去了,他的文章仍旧广为流传,柳宗元其人虽早已驾鹤西去,但其血脉却依旧绵延不断,在尘世间繁衍生息。
提起沁水县土沃乡的西文兴村,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柳氏民居,那可是响当当。柳氏民居就位于富有文化气息的西文兴村,之所以叫柳氏民居,是因为和柳宗元的一脉同宗后裔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全村只有60多户200余口人,几乎全为柳姓一族。
西文兴村是人文荟萃的柳氏民居,柳氏民居就是神秘的西文兴村,它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如果说,晋中的乔家大院是研究三晋富商豪门“活化石”的话,那么柳氏民居就是研究三晋名门望族的 “活化石”。近日,记者一行人驱车来到了西文兴村,一探古老村落的魅力。
站在村口,抬眼望去,进入眼帘的是一段新修葺的城墙和一座楼阁。当地人流传一句话:站在柳府向外看,只见山水美如画;站在山外向内看,不见深山有人家。
柳氏民居是明清城堡式庄园建筑的典范,其整个建筑大体分为三部分。其中包括外府区柳氏祠堂、关帝庙、文庙、圣殿、小学堂、纸帛楼;中部区文昌阁、校场、石牌楼;全封闭内府区的小戏台、观河亭、府门楼等数十处人文景观。此外还有至今保存完整的明清古街道,小巷18条约1.5公里。
柳氏民居的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84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总计房屋114间。院落分为两组,以东西走向的村中街道为中线,南北两侧并列两院。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除两座石牌坊为明代所建,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漫步柳氏民居,无处不在的木雕石刻,体现着柳氏家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每一座大门前的石狮都有一对元宝形的耳朵,标志着柳氏家族曾经的富足。院内每一道门楣、窗棂,每一根梁枋、斗拱,都蕴含着柳氏族人超凡脱俗的想象。仅各大院落的窗花图案就达40多种,故事木雕板块有百余方,各种石雕有上千块之多,竟无雷同之处。这里的雕刻没有太多的规矩和束缚,一切等级尊卑的限制在这里荡然无存,龙凤图案随处可见。
游览一圈下来,让人惊叹的是“河东世泽”宅院的大门。它共有十二道门栓,其中六道软栓,六道硬栓。即便是身处院内,不知情者也不容易打开此门,足可见柳府之戒备森严、防护意识之强。司马第院落门头上的九层斗拱,层层相叠、美不胜收,在我国民居中是最高的门楼;行邀天宠院落的门廊木雕,形色各异,争奇斗艳,共有30种含义。柳氏民居从其建筑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来看,水平之高,布局结构之考究,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国古代民居中实属罕见。
柳氏民居现存的名人书画碑在国内堪称一绝。据考证,柳氏民居目前保留有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文学家王阳明、明代书法家文徵明和方元焕等大家的书法碑刻,明户部侍郎、吏部尚书王国光和内阁协办大学士田宜奄的诗作碑刻。另外,还有未署名的书法碑40余通,以及不少的石、木刻楹联,壁画、皇家赐匾多幅。令人惊奇的是,这里还保存着“画圣”吴道子及一代山水画宗师荆浩的几通画碑,这可以算作是“国宝”了。除此之外,还有散落在地头院落的家训、祭祖、记事、皇旨、墓志碑石多通。这些极为罕见的历代名人书画碑“一窝蜂”似的麇集于此,无疑已成为西文兴村的无价之宝。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人竟把村里的文庙、圣庙、祠堂、环山居等古建筑都陆续拆掉了。近年来,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文化人不断到访,西文兴村的柳氏村民们,从客人惊诧的眼神中,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当他们得知以往被熟视无睹的司马第、中宪第、河东世泽等院落以及这些院落里千姿百态的门头、斗拱、楼栏、雀替、窗花、门棂,竟是价值连城的文物时,大家在震惊的同时也觉醒了。
村民们慢慢明白,要想脱贫致富,只要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就有希望。
旅游小贴士
怎么去:从晋城市坐车到沁水,然后再坐到土沃的班车,也可租车去,离县城约20公里。
怎么住:住村里的农家乐,价格实惠,服务周到,也可在县城宾馆落脚。
吃什么:小米饭,玉米面糊糊,酸菜炒肉丝,煮“圪垯”,手擀面,蒸“柿饼”。
玩什么:理解古民居高超的明清建筑工艺,一睹明清大家的诗词、书法的独特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