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跨越一年间:“五区”建设描绘魏榆发展新蓝图 “四化”率先发展的“榆次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
有“省城门户”和“太原南大门”之称的晋中市榆次区,有着全省所有县市都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随着大太原都市圈、太榆同城化步伐的加快,榆次在全省城镇化建设布局中的特殊性、重要性将越来越显明,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此为契机,立足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结构合理基础雄厚的工业基地和日益影响全国的文化旅游品牌资源,榆次的“十二五”之路注定引人注目,注定异彩纷呈。
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面前,在全省上下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竞争态势面前,榆次区的转型跨越立足自身独有的众多优势资源,走得从容、稳健,转得大气、精彩!优势吸引优势,众多外来的优势资源(项目)纷纷看中晋中、落户晋中,优势叠加形成强势而起,于是,国家级大型纺机制造集群、国家级高性能液压元器件及液压系统制造集群、全国最大的镍铬合金产业集群、全国最大的老陈醋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应运而生,乘势而起!全省最具活力的新型工业聚集群、现代物流核心区、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都市农业示范区和绿色生态宜居区,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呼之欲出……
榆次从此不寂寞,强区升位,赶超跨越,“新榆次战役”全面展开,众多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正在以全新的内涵诠释着转型跨越发展的“榆次模式”。
榆次名片
国家级:
中国晋商文化之乡中国晋商文化研究基地全国文化先进县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全省唯一)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省级:
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全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区全省文化十强县(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区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区)全省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区
“十一五”精彩回顾
成果数据:2010年,全区地压生产总值完成144.5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财政总收入实现17.1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3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93.9亿元;是“十五”末的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9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
“十一五”期间,榆次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园区工业、文化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现代农业蓬勃兴起,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工业发展壮大,被国家四部委确认为“省级开发区”,入园企业达137户,完成投资110亿元;文化旅游品牌显现,被命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和“中国晋商文化研究基地”。商贸流通日趋繁荣,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8:36.5:54.7。
“十二五”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中部崛起”、“山西综改试验区”和大太原都市圈建设为契机,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强区升位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实施 “工业强区”战略,坚持“城乡统筹、改革开放、低碳发展、人才为重、民生为本”原则,把榆次打造成为新型工业聚集区、都市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名胜区、现代物流核心区、绿色生态宜居区,实现主要指标翻番,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前十强。
“十二五”奋斗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22%(现价);财政总收入完成35亿元,年均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5亿元,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量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两亿美元,年均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400元,年均增长15%。
新型工业集聚区
立足原有的工业基础,重点培育机械、冶金行业,稳步壮大轻纺、食品行业、优化改造煤焦、建材行业,巩固提升电力、化工行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支柱产业优势突出、重点产业不断壮大”的发展格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五大百亿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构建新型工业产业体系,把榆次建成山西省最具活力的新型工业聚集区。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翻番,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
“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工业亮点之一):借助“中国纺机名城”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经纬纺机的带动效应,全力构建纺机科研、产品配套、生产制造、品牌建设、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大型纺机制造集群,努力实现“十二五”末产值达100亿元;以太重榆液集团为龙头,依托液压核心技术,聚集区内外液压企业,建设液压工业园和全国最大的液压元器件专业交易市场,打造国家级高性能液压元器件及液压制造集群;“十二五”末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以万邦工贸为龙头,借助与太钢的战略合作伙伴之契机,加快60万吨镍铬合金项目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的镍铬合金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00亿元;依托吉利汽车、中航汽车、上海百成纯电动汽车,打造集核心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为一体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借助“山西老陈醋生产基地”这一全省唯一的招牌,依托金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醋工业园和醋文化产业园,打造全国最大的(山西)老陈醋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0亿元。
榆次工业园区(工业亮点之二):作为全省四大省级精品工业园区之一,榆次工业园区近期规划为31平方公里,长远规划8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园区工业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出口创汇突破1.4亿美元,使园区经济成为榆次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建成全省一流的精品工业园。
绿色生态宜居区
借助大太原都市圈建设的有利契机,高举太榆同城化龙头,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生态保护和城镇建设,旨在将榆次区建成 “宜居新区”、“三晋绿洲”、“省城后花园”,力争“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66%以上。
围绕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理念,依托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庆城天然林场以及潇河、涧河、108国道百里绿色长廊,高标准实施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庄园,让绿色成为未来榆次的主色调,实现人在城中,城在绿中。
按照“一城百个中心村”的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立足构建现代中等城市框架,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统筹做好重点镇、中心村和居民点的专项规划,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舒适的100个中心村。积极引导农民向城区、镇点、中心村梯度转移、集中居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都市农业示范区
借助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榆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服务大太原都市圈为重点,大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特色化、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和整体质量效益,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力打造全省最具辐射带动能力的都市农业大区、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观光基地、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力争“十二五”末,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达到154000元。
五大特色产业(农业亮点一):“粮、菜、果、牧、花”是榆次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五大特色产业。其中,蔬菜产量连续17年保持全省第一。“十二五”期间,按照“粮食集约化、蔬菜设施化、畜牧园区化、果业优质化、花卉特色化、加工规模化”发展思路,五大特色产业将在更高层面全力推进。
生态庄园(农业亮点二):围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多元投资、规模经营”的思路,大力推进生态庄园经济开发,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合作组织、增强科技示范、吸纳农民务工等途径,实现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实现庄园经济富民的目标。2011年,榆次区完善提高10个生态庄园,引进开发50个,“十二五”末,计划发展到300个,拉动社会投资30个亿,带动农户1.5万户。
现代物流核心区
充分发挥榆次区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主动承担大太原都市圈流通重任,把榆次建成引领太原都市圈物流产业、辐射周边省份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力争“十二五”末,全区现代物流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55%以上。
依托大太原都市圈、工业园区和大学城建设,发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积聚效应,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物流,重点抓好铁路物流、省粮食物流、美特好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田森配送中心、金虎便利和家家利物流以及修文货站等,形成以太铁编组站现代物流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依托网络业态,合理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发挥商贸拉动作用,努力建设三晋综合保税物流港项目核心区。
规划建设大型机具、苗木花卉等专业市场,支持发展金融、中介、会展、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农超对接”、“超市进村”,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建设集仓储、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逐步构建榆次区现代大物流发展格局。
文化旅游名胜区
放大“中国晋商文化之乡”和“中国晋商文化研究基地”的品牌效应,提高榆次的文化吸引力,依托“中国影视剧拍摄基地”金字招牌,不断丰富影视服务、文化创意和会展业等新型文化业态。完善提升已有的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后沟古村、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做足做好这“四篇文章”的同时,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的“十朵金花”……“十二五”,榆次将更加注重打造旅游精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变,把榆次建成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力争“十二五”末,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亿元。
文化旅游“四篇文章”:即“中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中国封建城池文化大观园”榆次老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后沟古村和堪称“天然氧吧”的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十二五”期间“四篇文章”的后续升档提质工程将进一步丰富各景点内涵。
“十朵金花”(旅游亮点之二):是围绕省城“后花园”和城市人的休闲地,精心打造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精典之作。以鲜明的休闲、观光、采摘、健身、菜地认领等特色,形成了旅游产业中颇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目前,已有富通山庄、老树红枣、凤麒生态庄园、丰润泽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明乐庄园、金威农业生态园、百草园、潇河人家、凯众山庄、九龙山庄为代表的十大精品生态庄园初具规模,称之为“十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