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网被贱卖了,马云赚了!
万网又卖了!
9月29日,阿里巴巴股票开盘即大涨6.8%,马云又赚了。相反,不少圈内朋友都在议论“万网贱卖了”。但我认为,不同情形要做不同的分析。
买家,得到了一个超值的盘子,包括中国互联网的老兵“万网”这块靓牌,和两个均不止1个亿价值的域名(www.net.cn,www.com.cn),一群互联网老牌用户,一个年营业额两三亿元,且利润不低,稳定上升的企业。因此,股民立即用“买入”投了支持票。
卖家亏了?站在最大股东Synnex的角度来看,他们在不到2年半的时间内,一进一出,在资本上就赚了1倍。同时,这2年多来,他们的整体收益远不止账面上这一点儿。
万网公司自身是不是亏了?这就要具体分析。
15年前,年轻气盛的张向宁拉着胞兄张向东,在包括父亲等亲朋的支持下创立了万网的前身“创联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当时,且不说普通大众,即便对国内绝大多数公司或单位来说,互联网也属于尖端科技,惟有专业人士才略知一二。“二张”的早期行为不可谓不是一个大胆的创举。
同时代的互联网先锋,如瀛海威、实华开等公司早已销声匿迹,万网却坚强地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为互联网基础服务市场当之无愧的“旗舰”。这是中国互联网界一段“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现代演绎。张氏兄弟及其创业宗亲,在后来的几次融资和股东易手的过程中也收益不菲。今天,已跃居当今中国互联网大牌的阿里巴巴,以5 亿多元人民币的现金收购,也可算是万网的阶段性成功。
那万网还有什么可遗憾呢?我认为,这只有少数了解业内发展情况的人才能细品出其滋味。这些人是与互联网基础服务行业交往密切、对相关资本市场发展脉络比较熟悉的人士。
较早淡出的创始人张向宁在多个场合重复过:公司在过去15年有太多爆发式发展的机会,结果都没有把握住。
眼看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百度为代表的搜索、盛大为代表的游戏、腾讯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一拨儿一拨儿的后起之秀,早已把万网甩在千里之外,就连细分行业的“小兄弟”上海网宿科技也被传就要在创业板挂牌了。你说,那些曾经为万网奉献青春和激情的一批批英才们会作何想?他们希望,在万网过去几次易主的过程中,能像创始人一样在经济上沾点儿光,有所收获,不过,听说是几乎没有。
万网,多么响亮的一个品牌,有时还冠上“中国万网”的大名,万网大厦的霓虹灯高高竖立在北京中轴线十分有限的广告牌中,这使得有些人误以为万网是有政府背景的“国字头”公司,其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多少,可以任你想象,加之域名资产、客户基础和营销系统,即使以十来倍的市盈率计算,区区5亿元人民币就售出了?包括创始人在内的万网趸拥者如果对此没有感慨是不可能的!
还记得在去年初,阿里巴巴上市后不久,意气风发、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总裁卫哲就携其新式武器“旺铺”杀向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地盘,试图一统天下。此后,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倒旺铺”的舆论攻势,铺天盖地。这是一场域名托管阵营的保卫战。
“倒旺铺”战役策划得缜密,打得极有章法,阿里巴巴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喧嚣一时的“旺铺”真的关张了。当时,有人猜测这一定是万网在幕后导演。不过,张总(张向东)在这次被收购后的媒体采访中说,他已与马云交往数年,神往已久。
或许那真的不是万网所为,但,这场战役为马云收购万网打下了基础,否则,“旺铺”一成,就没万网之类服务商的事儿了。可是反过来想,此时此刻,阿里巴巴一统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的目的还是实现了,代价比自己另起炉灶要经济有效得多。
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记者发表评论认为,万网有望摆脱被资本倒来倒去的窘况,从此走上心无旁骛、安心发展的道路,也可成为阿里巴巴战局中的一个重要棋子。这样的情形对万网的品牌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要看马云如何来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Synnex那种只在资本上买进,无心对企业加以整合利用的做法,显然是一个教训。否则,它赚的就远不止账面上这几千万美金,而可能是国内基础服务市场的一半甚至更多。
我相信,过去万网的迟缓不前、老态龙钟的运营状态,正是“资本”惹的祸。
第一拨投资的VC,在万网的立足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后来就撒手不管;IDG和其他小股东,有其他更大赚头的投资项目,无意插手万网;新桥当时在万网虽是大投资方,可比起它旗下的其他投资项目,它在万网的投资规模连一毛都算不上,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了。2005年,坊间传言说有投资人欲追加1亿元投资,以推动万网进入B2B市场。后来事实证明这1亿元投资只是空头支票。后来,来了一个对中国市场一无所知的Synnex,换掉了风投,可又无能力,或许根本就没想帮助万网腾飞。最终,马云得到了这样一个超值的盘子。
9月29日,阿里巴巴股票开盘即大涨6.8%,马云又赚了。相反,不少圈内朋友都在议论“万网贱卖了”。但我认为,不同情形要做不同的分析。
买家,得到了一个超值的盘子,包括中国互联网的老兵“万网”这块靓牌,和两个均不止1个亿价值的域名(www.net.cn,www.com.cn),一群互联网老牌用户,一个年营业额两三亿元,且利润不低,稳定上升的企业。因此,股民立即用“买入”投了支持票。
卖家亏了?站在最大股东Synnex的角度来看,他们在不到2年半的时间内,一进一出,在资本上就赚了1倍。同时,这2年多来,他们的整体收益远不止账面上这一点儿。
万网公司自身是不是亏了?这就要具体分析。
15年前,年轻气盛的张向宁拉着胞兄张向东,在包括父亲等亲朋的支持下创立了万网的前身“创联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当时,且不说普通大众,即便对国内绝大多数公司或单位来说,互联网也属于尖端科技,惟有专业人士才略知一二。“二张”的早期行为不可谓不是一个大胆的创举。
同时代的互联网先锋,如瀛海威、实华开等公司早已销声匿迹,万网却坚强地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为互联网基础服务市场当之无愧的“旗舰”。这是中国互联网界一段“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现代演绎。张氏兄弟及其创业宗亲,在后来的几次融资和股东易手的过程中也收益不菲。今天,已跃居当今中国互联网大牌的阿里巴巴,以5 亿多元人民币的现金收购,也可算是万网的阶段性成功。
那万网还有什么可遗憾呢?我认为,这只有少数了解业内发展情况的人才能细品出其滋味。这些人是与互联网基础服务行业交往密切、对相关资本市场发展脉络比较熟悉的人士。
较早淡出的创始人张向宁在多个场合重复过:公司在过去15年有太多爆发式发展的机会,结果都没有把握住。
眼看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百度为代表的搜索、盛大为代表的游戏、腾讯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一拨儿一拨儿的后起之秀,早已把万网甩在千里之外,就连细分行业的“小兄弟”上海网宿科技也被传就要在创业板挂牌了。你说,那些曾经为万网奉献青春和激情的一批批英才们会作何想?他们希望,在万网过去几次易主的过程中,能像创始人一样在经济上沾点儿光,有所收获,不过,听说是几乎没有。
万网,多么响亮的一个品牌,有时还冠上“中国万网”的大名,万网大厦的霓虹灯高高竖立在北京中轴线十分有限的广告牌中,这使得有些人误以为万网是有政府背景的“国字头”公司,其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多少,可以任你想象,加之域名资产、客户基础和营销系统,即使以十来倍的市盈率计算,区区5亿元人民币就售出了?包括创始人在内的万网趸拥者如果对此没有感慨是不可能的!
还记得在去年初,阿里巴巴上市后不久,意气风发、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总裁卫哲就携其新式武器“旺铺”杀向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地盘,试图一统天下。此后,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倒旺铺”的舆论攻势,铺天盖地。这是一场域名托管阵营的保卫战。
“倒旺铺”战役策划得缜密,打得极有章法,阿里巴巴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喧嚣一时的“旺铺”真的关张了。当时,有人猜测这一定是万网在幕后导演。不过,张总(张向东)在这次被收购后的媒体采访中说,他已与马云交往数年,神往已久。
或许那真的不是万网所为,但,这场战役为马云收购万网打下了基础,否则,“旺铺”一成,就没万网之类服务商的事儿了。可是反过来想,此时此刻,阿里巴巴一统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的目的还是实现了,代价比自己另起炉灶要经济有效得多。
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记者发表评论认为,万网有望摆脱被资本倒来倒去的窘况,从此走上心无旁骛、安心发展的道路,也可成为阿里巴巴战局中的一个重要棋子。这样的情形对万网的品牌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要看马云如何来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Synnex那种只在资本上买进,无心对企业加以整合利用的做法,显然是一个教训。否则,它赚的就远不止账面上这几千万美金,而可能是国内基础服务市场的一半甚至更多。
我相信,过去万网的迟缓不前、老态龙钟的运营状态,正是“资本”惹的祸。
第一拨投资的VC,在万网的立足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后来就撒手不管;IDG和其他小股东,有其他更大赚头的投资项目,无意插手万网;新桥当时在万网虽是大投资方,可比起它旗下的其他投资项目,它在万网的投资规模连一毛都算不上,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了。2005年,坊间传言说有投资人欲追加1亿元投资,以推动万网进入B2B市场。后来事实证明这1亿元投资只是空头支票。后来,来了一个对中国市场一无所知的Synnex,换掉了风投,可又无能力,或许根本就没想帮助万网腾飞。最终,马云得到了这样一个超值的盘子。